文丨尼克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身处民生刚需领域的粮油巨头金龙鱼,赚钱原本应该非常轻松稳定。然而,其2022年一季报却惊呆了众人,净利润同比下跌超九成,几乎要跌没了。股价也是非常地配合,财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直接跌了近8%。
浓眉大眼的油茅,就这样出人意料地爆了个大雷。2020年10月上市以来,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其股价犹如过山车般惊险刺激,巅峰时市值一度冲上8000亿元,直逼万亿大关。随后的滑落速度之快,幅度之深,却始料未及,从顶点至今高达70%的跌幅中,埋葬了一众入场抄底的“价投”。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金龙鱼净利暴跌超过九成背后,稳健消费股的外衣下,深藏的竟然是妥妥周期属性。
01
利润微薄难以卖贵
众所周知,油茅金龙鱼做的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粮油生意,主营业务为米面油和大豆榨油后形成的豆粕、豆皮、米糠等饲料原料,可谓将一粒大豆吃干榨净,最大程度榨取每一分利润。
其2020年递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金龙鱼食用油、大米、面粉市场份额分别为38.4%、18.4%和26.7%,均位居国内第一,名副其实地掌握着国人的饭碗。
然而,《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获悉,金龙鱼并不具备作为一个行业龙头应该享有的定价权,这里面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首先,金龙鱼所在的粮油业务本质上属于农产品初加工产业,产业链极短,生产工艺简单,因此也就意味着产品附加值低,本质上与蔬菜、肉类等其他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并无二异。
与此同时,由于进入门槛低,企业间竞争激烈,除了金龙鱼外,还有中粮集团、山东鲁花、上海多力等几家粮油巨头以及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16.7万家粮油加工厂,彼此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价格,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粮油相关上市公司净利率均值仅为2.54%;海外的粮油巨头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着国际四大粮商之称的美国阿丹米、邦吉、嘉吉、法国路易达孚等的净利率也均不足3%。
除了市场原因,政策也是金龙鱼们难以卖贵的重要原因。作为关乎民生大计的饭碗问题,中国人自古便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信仰,粮油产品价格跟水电等民生物资一样,会受到政策干预。金龙鱼自身,也曾在招股书中透露:当米面油价格上涨影响消费者生活时,物价部门可能采取临时措施,可以说粮油涨价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
最后,金龙鱼作为一家具有“外资”背景的粮油巨头,更为战战兢兢。控股股东丰益国际为新加坡跨国粮油巨头,背后更是隐藏着新加坡首富郭鹤年以及美国粮商阿丹米。
因此,金龙鱼做的可谓是一门利润微薄的辛苦生意。难以卖贵使得净利率长期处于极低水平,而对比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其赚钱的辛苦程度更是可见一斑。
02
大豆一抖就“搁浅”
长期以来,金龙鱼的毛利率仅为10%左右,净利率仅为3%左右。这意味着其成本占比高达90%,成本稍一波动,便对3%的净利率形成巨大冲击,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金龙鱼食用油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高达90%,其中又以大豆为主要原材料。而自2020年以来,由于全球大豆主产区集中在美国及南美巴西、阿根廷,中国大豆自产自足率不高,长期依赖进口,在中美贸易战及大豆主产区天气不利等因素的影响下,大豆价格自2019年低点至今,涨幅已经近1倍有余。
进入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被称为世界大粮仓的乌克兰粮食出口锐减,加上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和供应链,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等状况,大豆价格也进一步攀升到了有史以来最高。
金龙鱼在财报中也宣称,如今的大宗商品行情变化历史罕见,原材料价格波动前所未有,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生产经营成本高于去年同期,虽然上调了部分产品售价,但难以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利润同比减少。
金龙鱼2021年大豆采购均价同比上涨50.52%
同样面对疯狂的大豆,海天味业尚能凭借较高的毛利率扛一扛,其2021年净利润仍同比上涨了4.18%,2022年Q1也仅下滑6.36%。然而,利润微薄的金龙鱼则直接跪倒,2020年净利率同比下滑31.15%,2022年Q1更是直接清零式暴跌92.71%,直逼亏损边缘。
可谓是大豆抖一抖,金龙鱼直接搁浅。而不幸的是,2022年疯狂的大豆并未停歇,在已经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价格上,很有可能再创新高。
03
消费外衣里的周期性
虽然金龙鱼自称其油米面等粮油日常消费品,需求比较稳定,属于刚需消费,不会周期性波动。然而,《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其占比90%的成本端波动却造成3%利润端的大幅周期波动属性,虽然披着一件消费股的外衣,其本质却如猪鸡养殖股一般为周期股属性。
其在2021年报中也暗含了这一点:一般来说,在原料行情下跌的时候,零售端毛利水平会较好;在原料行情上涨的时候,零售端毛利水平会较差。
因此,金龙鱼的周期属性取决于大豆等原料的周期属性。从近10年大豆价格走势图来看,其周期变化非常大。
近10年大豆价格变化图
为了对冲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净利润的巨大影响,金龙鱼不断试图通过使用期货、外汇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然而偷鸡不成蚀把米,2016年,金龙鱼就由于大豆期货交易波动,商品衍生金融工具损失了34.05亿元,造成当年净利润仅为5.11亿元。不过其后,金龙鱼仍然醉心于通过期货对大豆进行套期保值。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其财报后发现,金龙鱼近两年因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分别产生了25.88亿元及19.59亿元的投资损失,占其当年净利润的43%和47%。
除了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外,金龙鱼还不断试图通过对产业链进行横向及纵向延伸,扩展更多高毛利产品,以摆脱对粮油等低附加值产品加工的过度依赖。
其先是横向进入酱油、醋等高毛利领域,推出了丸庄黑豆酱油品牌,并导致与酱茅海天味业的直接冲突。后又纵向衍伸至预制菜、中央厨房等高附加值业务,意图争夺这一巨大的新兴市场,从而拉高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尽管如此,就本质而言,金龙鱼面临更加激烈挑战的事实并没有得到改变,2022年接下来的日子依然会非常艰难,甚至可能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单季亏损。【《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