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职场法则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1
爱自己 真的是一切的开始
还记得大家对于成长起来的这一辈年轻人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评价,而这个评价则是来自于他们“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
“他们呐,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太把自己当回事,而太不把别人当回事。”
这是很多长辈对他们的评价,也是大家对于独生子女身上最默认的特征。
我也曾一度以为那是个坏毛病,觉得做人不能太“自私”。
我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无私”的人,但是却又从骨子里鄙视那些“自私”的人,觉得这样的人一定不会有大的作为。
然而当我真正长大走入社会之后,我才发现这种特质,恰恰是生存的一大法则,甚至我常常因为自己不够“自私”,而总是觉得无法融入其中。
比如他们总是能够直接而坦率的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做事也能够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量平衡好和他人的关系。
而最初的我却总是保留着下意识的习惯: 做事瞻前顾后,总想几头兼顾,而又常常全部错失。
这很明显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要学会分享、要学会为他人考虑、要学会做个大度无私的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2
“自私”的孩子 才能守住糖果
谈到“无私型人格”的迫害者,出生在多子女家庭中的朋友小石,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她在家里排老二,头上一个姐姐,脚下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弟弟,你很难想象在思想日益开放的21世纪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但是你也没有办法否认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对于血脉的认知。
小时候我也觉得男女都一样,可是当我得知我以后的孩子只能和姐妹的孩子以表兄弟姐妹相称,即使流淌着同样的血,却再不是一家人的事实,难免感觉很奇怪。
不得不承认,血脉和香火,就是横在父母对于子女婚嫁中间的一道鸿沟,且无法跨越。
说回小石的话题,她就是典型的在多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而且还处在最尴尬的位置:老二。
人们常说的“万年老二”,其实并不是开玩笑的,因为这个处境真的很尴尬,不同于第一个孩子一样的惊喜,也不同于最后一胎终于盼到儿子的喜悦。
父母对于小石而言,只是有着生恩的家长;而小石对于父母而言,则是阻隔他们与心心念念的儿子见面的累赘。
从小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
“以后出去了要少惹事,别人才不会像父母一样好好教导你。”
“你是妹妹,姐姐穿不了的衣服你怎么就不能穿了,本来家里负担就重,得懂事一点。”
“你是姐姐,以后我们老了弟弟还小的时候,你是要帮些忙的。”
可以说小石是典型的在PUA中长大的孩子,而她的自卑来源则是她最亲近的人:她的父母。
她可能算一个比较不幸的存在,没人告诉她这一切并不是她的错。
她的潜意识里,只会觉得是自己抢了弟弟的计划生育名额、觉得自己是家里多出来的那一个、觉得可以通过降低存在感和提高贡献量来缓和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所以她读的是不要钱的师范专业、所以她大学没有谈过一场像样的恋爱、所以她即使工作依然工资上交,因为父母说弟弟还在读书。
这些物质上的匮乏尚不算什么,真正让我感到难过的,是她精神上的缺损:
她甚至没有体会过真正的被爱,当然她的戒备,也不曾让她真正的爱上过任何一个人。
下意识的讨好,忍不住的去观察身边人的举止,无数次将一点点小的细节在内心翻涌过无数的巨浪,最后化作不甘偷偷咽下。
这就是小石,以及很多像她同样性格的人,N+1次的内心活动。
3
没有人会为你的原生家庭买单
对于小石的经历和她的种种行为,我不知道是该同情还是该厌恶,如果你了解她的故事,知道她的过去,那么会心疼这个女孩。
但是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为泛泛之交的朋友,那么她这类人身上的很多行为,我想都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
“小题大做,疑神疑鬼。”是对她们最一针见血的评价,诚然她们也确实如此。
这样的性格会让自己草木皆兵,也会让周围的人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可能本来是一件小事,但经过思想斗争后就变成了大事,而后又因为羞于开口让误会越积越深。
泛泛之交的朋友才不会了解你的过去,更不会替你的原生家庭赎罪,处处迁就你敏感的小心思。
那个能让自己逃离原生家庭的桎梏的人,只可能是我们自己,自己尝试着勇敢一点、自私一点、对周围的人狠一点,不要对自己太狠,因为不放过自己往往是他们所犯的最大的错误。
成年人的自私并不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因为别人也已经有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合时宜的打扰和泛滥的同情心,往往才是真正的不礼貌。
点到为止的善意和张弛有度的自私,这样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任何的不可取。
就像我听到的一句三观很正的育儿语录:
“尽量去帮助他人,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
记住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成年人的一地鸡毛,就是围着自己转的,所以以自我为中心,也是理所应当的生活方式。
也许这不是什么褒义词表述,但起码他们没有失去自我,是独立的人。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毒鸡汤的分号。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
【毒家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