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瘦身后的月饼还是那个味吗

又一年中秋。作为佳节必备的月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吃食,它或许承载着“社交货币”的功能,也折射出市场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切面。

近几年,五仁黑化的同时,“手工月饼”广受追捧,“网红月饼”频出,也引起人们对传统月饼工 艺的关注。然而,手艺虽然还是老手艺,但当一切标上价签,待价而沽的时候,月饼的味道就已经变了。市场逻辑下的月饼,吃的是腔调,拼的是营销,喧嚣的是资本,获利的是商家。“手工月饼”成为“问题月饼”,难得的是中秋的团圆。

没有人情,就没有传统月饼手艺

月饼的工艺经历了悠久的演变历史。

自唐宋以来便有了月饼的前身“胡饼”;元代末年,中秋吃月饼在民间流行开来;明代,饼师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做成图案印在月饼上,月饼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老手艺还在,月饼却变了味道

如今,老手艺尚存,而人与人的关系却变了。

月饼制作的传统手工技艺并没有因为工业化生产月饼的泛滥而彻底消失,但月饼工匠的手作之品却上升为一种现代贵族式的消费品,稀有而昂贵。比如北派传统月饼手艺传人卫全发出品的月饼,精心打造而一饼难求。

一个直径三十公分的月饼能卖两百出头的价格,一个二两半的月饼卖六块钱一个。至于其它特殊定作的月饼价格也当然有所提高。即便如此,中秋之际,也会有很多客户排队排了两天也未能尝上一口老卫做的月饼,想吃上一口他做的月饼最好是提前预定,若等到节日之际排队那是少不了的,再加上每天限量的制作,那就只能望着月饼流口水了。

经由酒楼经营的南派手工月饼更是深谙饥饿营销之道。如半岛月饼,上世纪80年代在传统广式月饼基础上创新的手工精制奶黄月饼,原本只赠不卖,后来在中秋前后限量供应,曾经出现疯狂抢购引发警力介入的事件,现改线上预售,但往往迅速售罄。

许多酒店看到了酒家月饼传统手艺的暴利,便找食品加工厂代工生产,最后借酒店的名声高价卖出:

“一直以为星级酒店的月饼,肯定就是星级酒店的大师傅做的,没想到无意间看到月饼盒反面的标签,才知道原来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厂代做的。”……对上述现象,晨报记者近日兵分四路,暗访调查浦东、浦西共21家高星级酒店的月饼,但结果令人咋舌:仅有1家酒店是自己生产月饼,其余20家都是代加工,除了外包装为酒店设计外,月饼本身与酒店没有一点关系。……因为包装精美,加上酒店的品牌,多数星级酒店的月饼价格比市场上同类月饼贵很多。常见的椰蓉、豆沙、莲蓉等品种的月饼,市场售价不过每只7元左右,但一旦“穿上”酒店华丽的外衣,再配上一个例如“至尊红豆沙”这样响当当的名字,价格就飙升到每只30元左右。

市场不断流动,销路不断便利化,手艺虽然还是老手艺,但当一切标上价签,待价而沽的时候,月饼的味道就已经变了。如今,真的传统手工月饼稀少昂贵,真假难辨的手工月饼则利用消费者的信任与信息不对称疯狂要价,而背对着陌生的消费群体的月饼手艺人并不知道谁最终会吃(买)到自己做的月饼,制作的过程又能带几分真挚呢?

工薪阶层吃不着手工月饼

在中低端月饼市场中,平价手工月饼也开始走俏,普通消费者也希望从手工、健康、私家制作的手工月饼中寻找一份无工业添加的返璞归真。然而,据新华每日电讯的调查,“尽管一些卖家宣称月饼从饼皮到馅料全部为手工自制,无任何添加剂及防腐剂,但实际上,经原料带入产品的添加剂、防腐剂几乎不可避免。”

同时,假的手工月饼也纷纷涌入中秋月饼市场。据新华社报道,在淘宝上,有些贴着“私家”“手工自制”等标签的“私房”月饼只是吸引消费者的噱头。有商家客服向记者透露,这些“手工”月饼主要依靠工厂机器生产,只在部分制作流程上,使用了手工代替机器。”

在这条手工月饼的利益链中,厂商和分销商借着中秋月饼热,以“手工”、“私家”、“天然”作为营销的噱头为月饼产品增值,不少消费者无奈被坑;而月饼厂的生产工人,却在糟糕的劳动条件下生产,他们是谁,他们是如何劳动的,他们从中能得到多少收入,吃月饼的人无法知道。一颗月饼,只剩入口的甜腻,却做不出些许人情味。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中秋也已经不再是“月是故乡明”,月饼在商品化的过程中已沾染了太多营销与资本的味道。利益至上的市场逻辑之下,手工月饼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商家在其中攫取大量的利润,而消费者与生产者都处在被异化的状态。

搜索建议:瘦身后的月饼还是那个味吗  
热文

 外贸人的报价技巧

网络贸易, 询盘 应该是大量的。虽然,区别出有购买力的买家和普通了解一下行情的买家,有一定的必要性,可是这样做,我认为会损失大量的订单。还有一些卖家,喜欢普遍报...(展开)

热文

 徐若瑄有哪些作品?

2006年由其主演的电影《云水谣》上映,徐若瑄凭借该片获得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2007年,由其与韩国男星金桢勋搭档主演的台湾爱情偶像剧《恋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