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妈: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件“慢慢来”的事,总要经过一番试错过程,才能学会进步和成长。
作者:紫竹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眼前这些话你是不是特熟悉:
“快点,别磨蹭了,赶紧刷牙洗脸!你看看都几点了?怎么那么磨蹭?”
这情景在很多家庭中,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更为魔性的是,好像越催,孩子越慢,仿佛和大人唱反调,就连博士妈妈也未能“幸免于难”。
前阵子,“一位985博士妈妈被女儿写作业逼哭”上了热搜。
视频中,妈妈带着哭腔说:“几个生字,她写了3小时。”
“我都不想做她妈了”。
妈妈满腹委屈,小女孩眼睛通红,一边不停抹眼泪,一边继续写作业。
有网友调侃,博士妈妈是被女儿磨蹭逼哭的。
一直以来,在家长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个孩子9个磨蹭,还有一个根本就没听你说什么”。
而面对孩子的磨蹭,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催促。
于是,许多孩子变成“青蛙”,一戳一跳,众多家长化身“闹钟”,定时催促。
可这样的催促,真能改掉孩子的磨蹭吗?
《正面管教》书中说,孩子不良行为的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大人只有识别出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
想让孩子不再磨蹭,就先从改变自己着手,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他。
管住嘴
让孩子学会自主安排
《超级育儿师》中有这样一幕:
心急的妈妈还没下班,就一遍遍打电话,催促孩子做作业。
下班回家发现儿子什么都没做时,妈妈顿时火冒三丈:“为啥一个字没写?打了多少电话,催了多少次?”
面对妈妈的咆哮催促,儿子捂着耳,憋着嘴,含着泪,一言不发躲到角落。
这样的“母子大战”几乎每天都会在家里上演。
渐渐地,不管妈妈怎么说,儿子都无动于衷,有时还会恶狠狠地瞪着妈妈,就是不肯写。
明明是血浓于水的母子情,却偏偏水火不容。
孩子磨蹭,大人催他、吼他,自己越着急,孩子越拖拉。
真是不催不动,小催小动,大吼才动,催急直接熄火。
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孩子的感受与行为有直接联系,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坏的感受,就会有坏的行为。
本想提醒孩子珍惜时光,提高效率,但不断催促,只会激起他的逆反。
闺蜜上小学的女儿,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根本就不用妈妈操心。
问起闺蜜的秘诀是什么,回答就两字:不催。
刚开始孩子上学时,她也“无催不欢”,怎么催也没有用,催急直接上手帮忙。
后来闺蜜干脆就憋住不催,看看孩子到底啥时候磨蹭完。
令人意外的是,小家伙早上的一番操作,相比之前鸡犬不宁的早晨,仅慢了8分钟。
从此,妈妈不再唠叨催促,孩子如同开了窍一样,学会了自主安排。
其实,大人的催促,看似帮孩子节省时间,实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拦路虎,剥夺他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权利。
如果父母尝试管住嘴,控制不去催促,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分清界限
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李柳南是韩国知名学校校长,优秀教育专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
儿子是全校希望之星,女儿成绩喜人。
无数家长视她为榜样,向她学习育娃之道。
可是,就在高考前三个月,儿子退学了,女儿也跟着退学。
妈妈想尽办法和儿女做“斗争”,连女儿生病住院也不放过,一直催促学习,可无济于事。
孩子小时候,在妈妈催促推动之下,非常优秀,可他们没有自主能力,感受不到存在的意义,不懂如何承担后果。
当他长大足以与妈妈抗争时,妈妈再怎么推,已无可奈何了。
趁孩子还小,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事做主,这样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俗话说:智慧来自经验,经验来自失策。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分享自己女儿的故事:
有次女儿去朋友家玩,说好12点前回家,下午一起看电影。
结果她玩得太开心了,回家晚了半个小时。
她不但没有催促赶紧出门,而是平静地说:“时间来不及了,我们看电影的计划泡汤了。”
从那以后,孩子就没有随意忘记时间,因为她有了教训。
只有当孩子养成自主安排、自律做事的习惯后,即便没有父母的催促,也会调整自己的节奏,按时完成任务。
时间管理形象化
帮孩子告别磨蹭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将5~7岁的孩子分组对时间进行估算。
实验表明:5~7岁的孩子对短时间无法估算准确。
7岁的孩子,虽然知道现在几点钟,却不了解时间的长短,根本不懂5分钟到底是多久。
由此可见,有的孩子磨蹭,并非故意,而是他们根本不理解时间概念。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做,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成为时间的小主人。
1、用孩子能懂的方式,帮他“简化”时间
孩子对时间估算能力是很弱的,从生活中常见事着手,用他能懂的方式,直观地“感受”时间,他会更容易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为他准备一个沙漏,手表等之类的计时管理器。
我们告诉孩子,沙漏结束是10分钟,你可以读一篇课文......
当我们把抽象的时间转化为看得见的沙漏,他就能直观地感受10分钟是多久。
给他一个看得见、听得着的感官刺激,远比人为唠叨催促更有效。
只有当孩子有了时间概念,知道自己做某件事大约用时,他才能学会管理时间、掌控节奏。
2、用游戏的方式,帮孩子建立时间规划能力
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不懂如何规划时间,需要我们逐步帮他建立。
用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这样孩子容易接受。
举个例子,我们把孩子每天必做的事,设计成一个闯关游戏,游戏里边有写作业、洗漱、睡前故事等。
然后跟孩子说:“我们今天玩闯关游戏,你快速完成作业,进入下一环节......”
等所有关快速闯完之后,奖励一个贴画,攒够10个换购心仪的玩具!”
同样是催促孩子,但用游戏的形式,孩子就不会抵触,潜移默化学会时间规划。
3、用鼓励代替催促,让孩子学会遵守时间
作家龙应台说,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容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
生活中,碰上性子慢的孩子,父母多一份耐心,做得好的时候,及时给出鼓励。
你可以这样说,“真棒,这次比上次快多了!”“现在都不要妈妈提醒就完成了,真厉害!”......
变化就这样不知不觉发生,看到孩子一点点的改善,父母便做出积极回应,强化他的行为,孩子会很有成就感。
你不断催促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我不行,什么都做不好”的消极情绪。
长此以往,只会磨灭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多一句“慢慢来,妈妈知道你一定行”,少一句“快点儿,别磨磨蹭蹭的”,孩子成长道路上会走的更加平稳。
假如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不再磨蹭,那是最好,如若不能,就让我们再多些耐心,给他慢慢长大的机会。
多一些耐心,再多一些
每一个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断催促的家长。
孩子一磨蹭,家长立马就催催催,越催促,越磨蹭,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他并非故意要磨磨蹭蹭,只不过有时候,跟不上大人的脚步而已。
美国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说:磨蹭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阶段,正因为磨蹭,他才能专注于眼前的事。
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件“慢慢来”的事,总要经过一番试错过程,才能学会进步和成长。
所以,不妨对他多一些耐心,多给他一点点时间和关爱,他定会以最大的速度前行。
点个在看,假以时日,孩子一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简介:紫竹,富书专栏作者,富书持续投稿变现营2.0学员,喜欢学习思考,热爱旅行,崇尚自由的中年少女妈妈,愿不断努力,终得所愿,文章首发公众号: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