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举行的武汉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武汉,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0.5%,PM2.5年平均浓度较2018年下降23.9%,劣Ⅴ类湖泊全面“清零”……近年来,武汉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是一块会呼吸的“绿肺”,一大片池杉“破水而出”,“水上森林”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在“碧水保卫战”中,新洲区围绕外源截污、内修生态、长效管护3个方面,对涨渡湖的入湖港渠进行清淤整治,湖泊周边鱼池尾水生态治理,完成生态修复水草种植近1000亩,生态补水4000多万立方米。
江城武汉,165条河流纵横交错,166个湖泊星罗棋布。越来越多的河湖历经“治污、绿化、美化、亲民”,水体和水生态得到修复。
武汉自2018年起,在全国率先推出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制度,向社会公开聘请民间河湖长,参与河湖管理。如今,武汉市民间河湖长和河湖志愿者突破了5000人。
由湖到江,武汉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排查长江入河排污口1847个,88家沿江化工企业实现“关改搬转”。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换来的是水清岸绿。长江武汉段水质已稳定保持Ⅱ类,为20年来最优;长江汉江腾退岸线47公里,复绿岸线788万余平方米。
武汉都市圈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中。2020年6月,武汉市新洲区与黄冈市团风县签订道观河生态补偿协议;2023年1月,武汉与孝感、随州签订府澴河生态补偿协议。武汉市还与咸宁、鄂州、孝感、随州等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统筹推动梁子湖、府澴河、倒水、滠水等流域的综合治理。
今年6月1日,位于通顺河下游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武汉市将300万元生态补偿金交给上游的仙桃市,这是湖北省首笔到位的长江一级支流跨市生态补偿资金。
探索固体废弃物治理新模式
7月28日,一辆危废转运车驶入东湖高新区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制造园,停在4号楼货运电梯前,四名员工乘坐电梯来到一家药企的危废暂存间与该企业安环部负责人进行危险废物的交接、收集、转运工作。此次共计转运危废品890公斤。据了解,该企业是5月刚在园区成立的制药企业,生产线刚开通一条,产生的危废种类却多达十几项。
产废量不高、单类型小量、种类繁多、处置成本高等问题一直是不少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的通病,此前,分散的订单少有回收企业接手。为打通危废管理“最后一公里”,东湖高新区在武汉率先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项目,建设小微企业危废集运中心,实现聚集小散、化零为整,一举改变小微产废企业“自寻出路、分别转运”的传统路径。
2022年4月,武汉市成功申报获得国家第二批“无废城市”建设资格,随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探索超大城市固体废弃物治理新模式。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武汉积极推进尾矿减排和综合利用,近五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尾矿实现零排放,钢渣、氧化铁皮、含铁尘泥等冶金渣综合利用率提升至100%,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稳定在100%。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天,现已实现全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4.99%、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89%。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武汉推动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数据显示,武钢有限2022年吨钢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5.73%,中韩石化万元产值能耗下降8%。
武汉通过“加新、控煤、稳油、增气”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煤炭减量替代,积极发展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各类能源互补互济和协调优化。2022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2295万吨,比2020年减少105万吨,下降2.8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8月,清洁能源装机总容量达到104.17万千瓦,比2020年底增长132.8%。
发展“绿”经济的同时,武汉打造“点绿成金”新名片。10月8日,9家参与亚运会碳配额捐赠的重点排放单位在武汉获得碳配额自愿注销证书。
2021年5月,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落户武汉武昌。“中碳登”自成立以来高质量完成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任务,支撑了全国碳市场顺利启动,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紧密合作,在碳金融、碳普惠、气候投融资试点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支持推动地方碳市场创新发展。
截至2023年9月28日,通过提供自愿注销服务,“中碳登”累计帮助全国范围内20余场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累计自愿注销配额量达到87989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武汉发展以碳金融为代表的双碳产业,引进33家头部企业,100多家涉碳服务企业、机构落户,参与组建15亿元武汉碳达峰基金,收集一批双碳重点项目,总投资459.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