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讲武堂:现实中的高射炮,真的只能用来防空吗?

提到高射炮,许多玩家可能会想到《战争雷霆》里缩在后排摸鱼的防空车,《战地》里保护薯条们天空的“AA人”,亦或是《使命召唤4》“深陷泥沼”关卡里,压制着友方飞机不敢进场的任务目标。

这些高射炮虽出自不同游戏,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点:要么无法对地,要么对地能力极其堪忧。

多年以来,高射炮这种东西早已在玩家心目中形成了“皮薄馅大,专职防空”的刻板印象。就连在《英雄连》《红色警戒》这种RTS里,它们也大都是常年被布置于二线,需要地面部队重点保护的对象。

那么,高射炮在现实中也是这种功能单一的作战单位吗?

关于这个问题,参与了阿富汗战争的苏联中校皮亚塔科夫最有发言权。

咆哮的大河

1986年3月的一天,在皮亚塔科夫中校收到情报,说阿富汗游击队在峡谷里藏着一批武器弹药,在经过空中侦查证实报告并向上级汇报后,他接到了袭击该弹药储藏点的命令。

毛熊打仗,向来简单直接。

战斗一打响,对地攻击机编队便对着峡谷一阵猛舔,而后一整个营的D-30榴弹炮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火炮刚停,“阿尔法”特种部队便搭乘着直升机抵达战场,让躲避炮火的阿富汗战士难以重新占领阵地。

《战争雷霆》里的苏-25对地攻击机,是当之无愧的“炸弹卡车”

对于阿富汗部队来说,“阿尔法”部队进行空降的过程,便是最好的下手机会,因为两军胶着在一起时,无论是火炮还是空中支援都很难发挥起支援效能,而“陆战之王”坦克在这种山地里更是施展不开。

然而,皮亚塔科夫中校对此毫不担心,反倒是正等着这一刻到来,因为它手里掌握着一项大杀器:ZSU-23-4自行高炮,又称「石勒喀河」。

故事讲到这里,我先说几句题外话。

苏俄关于武器命名这一方面,一直都是将斯拉夫人的艺术天分发挥到了极致:自行火炮用“康乃馨”“金合欢”“芍药”等花名,火箭炮用“冰雹”“飓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名,而自行高炮则选用了“通古斯卡”“叶尼塞河”等苏联境内的河流来命名。

在《预先号令》里,苏军的“冰雹”火箭炮表现不俗

石勒喀河位于俄罗斯东南部,与中俄界河黑龙江相连。全场560公里的它虽然称不上多么气势磅礴,但也滋养着20.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便是在石勒喀河的上游发迹。

用这样一条意义非凡的河流来命名一款自行高炮,足以见得ZSU-23-4在苏联人心目中的地位。而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它,也切切实实拥有能让五大三粗的毛熊为它骄傲一把的硬实力。

石勒喀河”自行高炮的底盘取自两栖坦克,防御力较为一般,也就能挡挡小口径枪械。为了让它更能抗,设计人员大量采用了倾斜装甲设计,使其防护力和重量达到了一定平衡。

电子设备方面,该车的炮塔顶部装有一台雷达,可以搜索和跟踪空中目标。此外它还搭载了微光夜视仪和双向稳定器,它们不仅赋予了“石勒喀河”夜战能力,还能做到“边跑边打”。

当然,要说这款自行高炮最亮眼的,那还得是其炮塔上那四门23毫米机关炮,它不仅能在一分钟内如同暴风雨般射出4000发穿甲燃烧曳光弹,还拥有极其出色的仰角,是战场上当之无愧的“铁扫把”。

开火时的“石勒喀河

这种火力强劲、自察自打、适应性强的明星装备服役不久,便接受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考验。在这场仅仅持续了六天的战争里,“石勒喀河”大显身手,一举打下了31架以色列空军的“幻影-3”战斗机,因此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自行高炮”。

视角回到阿富汗。

身经百战皮亚塔科夫中校当然明白,自己手里的大部分武器装备,都会被阿富汗那满是山地丘陵的地貌限制发挥,但“石勒喀河”却是个例外。优秀的仰角加上猛烈的火力输出,让这条“大河”在山谷中如鱼得水:既能把低空中的战斗机给干下来,又能反制轻型车辆和载具,同时还能用随时拿高爆弹下一场“铁雨”牢牢压制住地面上的步兵。

也就是说,“石勒喀河”不仅不是游戏中那个需要特别保护的花瓶,反倒是“适应性强,怼天怼地”的开路先锋。有了它的加持,阿富汗圣战者们被牢牢按在地面,这让苏军特种部队可以安全从容的接近并消灭他们。

经典RTS《冲突世界》过场动画里的“石勒喀河

斗结束后,皮亚塔科夫向上级报告称,他的部队击毙了20名圣战者,并摧毁了大量武器装备,行动毫无疑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石勒喀河”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装备不假,但是冷战时期的科技发展速度,同样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所以在1988年,结合了导弹和高射炮,搭载了先进电控设备的“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统入列服役后,苏联人理所应当的将近空防御任务放心交给了他它。

“通古斯卡”防空系统

与其说苏军有了新欢忘了旧爱,倒不如说些“老兵不死,慢慢凋零”这种话来自我安慰一波。“石勒喀河” 用它的实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最终却败在了时代的浪潮之中……吗?

1994年,车臣境内的恐怖分子借着有美国和土耳其撑腰,在俄罗斯各地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动恐怖袭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忍无可忍,大手一挥,命令高加索军区的俄军进入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开战未久,实力强劲的俄空军便迅速摧毁了车臣空中力量,且将车臣境内的主要军事设施炸了个七七八八。很快,俄罗斯装甲部队长驱大进,兵峰直抵车臣首都格罗兹尼。

人人都以为战争即将结束,但车臣首领杜达耶夫不这么看。

作为前苏联空军少将,杜达耶夫对于俄军的战术战法了如指掌,他在拍往莫斯科的电报中称:“你们在空中赢了,但你们早晚会落地”。

车臣共和国前总统杜达耶夫

事实证明,杜达耶夫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在他的指挥下,车臣武装全民皆兵,将俄军拖入了残酷而又血腥的巷战。

而在这一过程中,“通古斯卡”可以说是毫无用武之地:论火力,它的导弹系统在面对地面目标时完全就是摆设;论装甲,单兵操作的RPG-7火箭筒和“德什卡”重机枪都能给它上一课。

以率先进入格罗兹尼的131摩步旅为例,他们麾下的6辆“通古斯卡”在几个小时内被全部击毁。而整个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投入的20辆“通古斯卡”,最后只有5辆得以幸存。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巷战场景

纵观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不仅打的狼狈不堪,更是证明了“通古斯卡”的局限性。从那以后,俄军再也没有派遣过“通古斯卡”进行过作战行动,直到去年冲突爆发后,才又将这尊佛请了出来。

虽说这场仗让毛熊吃了不少亏,但斯拉夫人却有一个悠久的传统,那便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1999年10月,为了彻底扫清车臣境内的分离主义分子,解决上一次战争没能解决掉的问题,刚刚就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一声令下,俄联邦军队再度开入车臣,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短短两个月后,车臣境内大部分区域都被俄罗斯联邦军队控制,并形成了对格罗兹尼的包围。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次进城前俄军不仅做了精密的部署,更是采取了“缓慢推进”的稳健战术:炮兵和空军对敌方的防御枢纽进行定点打击之前,地面部队绝不贸然行动。

行进中的俄军装甲部队

当然,上一次的经验告诉俄军,无论再怎么密集猛烈的远程火力,都无法将废墟中的敌人全部击杀,所以最后还是得靠步兵去收拾残局。而这次执行任务时,俄军所倚重的并非什么高精尖武器,恰是当年大放异彩的“石勒喀河”。

在军事游戏圈里有这么一句话:“高炮放平,军事法庭”。

虽说这句话经不起推敲(没有哪个法律或条约这么规定),但也从侧面印证了高射炮在攻击地面目标时的凶猛与残忍,特别是像“石勒喀河”这种兼具杀伤力、高射速强火力持续性的联装机炮,只要那些藏在楼宇废墟中的狙击手和机枪火力点被他发现,那机炮一开火便可将车臣叛军和他的掩体一起扬了,祷告都来不及。

自第二次车臣战争尝到甜头后,俄军和其他装备了“石勒喀河”的军队便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解锁了一种很新的自行高炮使用方式。

2008年的俄格冲突中,俄军的“石勒喀河”直接开上了两座高地,利用强大的直射火力将市区封死,此举直接使得陷入巷战的格鲁吉亚王牌第4旅难以获得支援,为战斗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2011年爆发的叙利亚内战中,叙利亚政府军不仅有样学样的将“石勒喀河”开进市区,还为其外挂了可抵挡RPG弹头的格栅装甲,并与T-72坦克搭配使用,在艰难的城市拉锯战中表现不俗。

叙利亚政府军的“石勒喀河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

说它是设计理念超前也好,说它是歪打正着也罢,总之在新时代的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石勒喀河”用自己的硬实力争得了一席之地。而且在我看来,这种杀器距离淘汰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和大多数以导弹作为主要攻击手段的防空车辆相比,“石勒喀河”的联装机炮在针对一些位于低空的小型飞行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这种优势放到由无人机主宰战场形势的今天来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这名老将仍未褪去战袍,它泼洒出密集的弹雨保护着反法西斯战士们的头顶,仍可用压倒性般的火力为纳粹分子敲响丧钟。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此情此景,难免使我想起那句话:“钢铁的领袖已经远去,领袖的钢铁还在保卫人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讲武  讲武词条  高射炮  高射炮词条  防空  防空词条  用来  用来词条  只能  只能词条  
热传

 祖传秘方:治愈糖尿病的方子

材料:木瓜子100颗,荔子骨50颗,元肉骨50颗。元肉骨就是桂圆的核,荔枝骨是荔枝核,木瓜子是木瓜里的籽。服用方法:以上药共煎两大碗,中午12点服一碗,晚上11...(展开)

热传

 详解,链动2+1模式架构

用户引流是什么?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结合自己的用户群体做好精准营销,从而获取到精准用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生意很好,而有的人生意很差;原因就是他们做的是用户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