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 《格隆汇“芯”智能时代系列》 首期——寻找下一轮科技“芯消费”大机遇
机器人专场 议题: AI DAY前瞻,人形机器人时代开启
主讲人: 刘高畅 国盛计算机首席分析师、机器人大组组长
直播平台: 格隆汇APP直播间&格隆汇视频号
时间: 9月27日(周二) 16:00
主讲环节摘要:
1、虽然特斯拉AI DAY的中文邀请函出现了“或许”两个字眼,但是预计930AI DAY极大概率会有protype机发布,而年内也预计很大概率会有上百台demo机出来。目前市场对于创新科技容易要么过于激情,要么过于谨慎,受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影响较大。后续随着有关人形机器人研发和产业进展的落地会逐步改变大家的投资预期。
2、据我们了解,目前已经有一些核心的中国供应链,比较深度的参与甚至承担了核心供应商位置。另外未来也有更多的中国供应链参与,包括原本特斯拉车链的供应商。中国供应链具有很好的成本优势,预计未来参与度会越来越高。
3、特斯拉对国内外供应商有很高的保密要求,市面上所谓的特斯拉各类专家目前看均非常不靠谱,出现很多基本错误。这个赛道目前比较早期,产业链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封闭。
4、包括马斯克和贝索斯的国内外众多科技领袖大咖都十分重视人形机器人,目前特斯拉推出人形机器人具备以下几个有利条件:
首先是芯片方面,目前英伟达Thor,算力达到2000TFLOPS,芯片算力的提高能大幅提升机器人的识别、反馈速度,以及促进二次编程的算法生态发展,实现端级别的智能化。
第二块是硬件成本控制方面,特斯拉通过汽车生产积累了大量的cost down经验,为以后机器人量产留下非常大的下降空间(预估量产万台以上的话,可降本20-30万元/台)。
第三块是其软件生态与现金流,特斯拉目前在新能源车领域构建的软件框架和应用生态,以及新能源车业务形成的良好现金流,为其早期研发提供了很好的承载力。
第四块是中国供应链介入,包括中国产业链的积极准备程度和扩产能力,目前中国供应链已经切入到这个领域,为机器人加速降本提供了条件。
第五块是算法突破,早期其他机器人包括运动控制、定位、实录、还有一些综合算法给了特斯拉一些基础。近期的话,像MIT等进行了一些机器人的高阶算法突破和开源,而特斯拉也通过SPACE X/NEURAL LINK/FSD等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算法,整个特斯拉机器人的复杂性和超越性还是蛮强的。
5、为什么选择人形形态?
目前特种机器人在单一场景的效率会更高,虽然全球工业机器人每年大概38万台、累计大概有200多万台,但是其单一形态功能有限、并且各厂家软件开发系统封闭,导致其机器人迭代很慢、并且软件生态发展受限。而人形意味着可以实现大部分人能做的工作,其无限潜能吸收众多开发者把机器人包括实录、爬楼梯、抓取、交互等动作功能不断迭代、成熟,从而促进整个机器人开发。
总之人形机器人不是单一场景效率最大的形态,但是人形机器人是目前来看最可能形成机器人软件生态的基础。特斯拉的Optimus就像当年iphone3一样,它将开启了一个迭代的起点,未来伴随着这种开发工具、开发者越来越多,它的功能也会越来越丰富。
6、对于特斯拉DEMO机而言,我们认为它早期会在自己熟悉的场景当中进行开发,而且可能会偏一些工业端应用,而随着开发者的变多、以及对各种落后简单行业的占有替代和理解训练,这个机器人它一定会是一个通用的全能的机器人。在一些相对偏简单的工业和社会服务场景当中,就有很大的使用空间。
7、成本和价格方面,起码protype会高于二三十万这个价格,但是demo机到明年量产环节应该大概率是趋近于或者说低于这个数。目前以我们对产业链的跟踪,我们觉得这一点应该来讲是非常可能的。所以这个机器人从一开始就很具备经济效益(北美的人均工资成本在30万+/人),后续的话会极大的降低这个成本。
8、我们觉得在三年之内,保守估计可实现一个30到50万台机器人,50到150万台的话是需要开发工具和开发生态的成熟、以及一些大面积的具有极大经济效益的杀手锏应用场景。但是只要有30到50万台,对很多核心公司的利润弹性就会非常显著。
9、目前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手术机器人的精度和速度已经极高,像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在这个葡萄上面缝针,也是可以在不破内膜的情况下剥出鹌鹑蛋。某国产空心杯电机产商同时是达芬奇机器人和特斯拉汽车的供应商,未来切人特斯拉机器人可能性极大。
10、拆解Optimus来看,主要产业链相关方有:控制系统供应商:伺服系统供应商;机器视觉供应商;减速机(关节处)供应商;机器人系统集成方。这其中控制系统一般是主机厂自己做;机器视觉的弹性量级不大,因为一百万个机器人的话,也就八百万个摄像头,而目前主流的摄像头供应商竞争激烈未来切入厂家会较多。
11、未来2-5年之内,机电类相关的核心产业链会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心。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关节类占机电类的成本超过60%的,那么对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才3到6轴,人行机器人则有40多个关节,所以从投资上来看,“得关节者得天下”。
并不是说(PPT里面列举)这些厂商一定会进这个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但符合人形机器人特征的这个环节,包括谐波减速器、用在指关节里面的空心杯电机、直线传动及总成系统等。这些中国的供应链起码不会有明显的劣势,应该也是全球同类两到四家里面的核心部件,技术水平加上产业优势,增大了后续切入供应环节的可能性,也增大了投资的可信度。
12、回到930AI DAY大会,我们预计会有一些相对精密的、组合动作的应用可能会出来,一旦出来的话,大家对这个人形机器人会有进一步的认知,其未来的功能会随着软件和算法不断快速迭代而升级,大规模的功能实现意味着一个超级消费品出现,人形机器人的大时代也将到来!
Q&A环节:
Q1:目前国内的供应商在哪个环节会有优势?以及哪些公司已经进入了或者正在给特斯拉做认证?
A1:处于合规性考虑我们不涉及个股,大概就讲一下哪些环节。我们认为,在电机代工、关节总成、谐波减速器。应该上来讲,有比较大的这个优势。然后的话呢?在指关节电机、还有一些直线传动装置,中期来看有非常大可能。
Q2:人形机器人的渗透率大概以什么节奏来提升呢?或者说怎么看人形和工业机器人的场景,直观上我们会觉得工业机器人上量更快。
A2:工业机器人全球每年38万台增速也固定,因为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已经比较清晰了。人形机器人的爆发点是在于他的软件算法迭代速度会越来越快,导致其功能实现一方面成本会越来越低,另一方面节奏会越来越快。随着后面一些软件工具的出现,往五年之后看,甚至是普通人都能给人形机器人编出一些符合自己要求的一些组合式功能。所以人形机器人的这个市场空间和渗透率会要高很多。
工业机机器人,比如说四大家族,或者说国内某些厂家,都很难快速的去迭代自己的产品和方案。当然国内工业机器人还会享受国产化率的提升,包括国内工业化率的提升的红利,但对于海外市场来讲,整体的增速已经降到勉强两位数。
Q3:机器视觉方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或者公司呢?
A3:在工业领域,比如说有这种像奥普特、凌云光,这类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里面的话,也有像奥比中光或者说像英特尔这种视觉组件。然后在整体的这个方案上来看的话呢,你比如说像海康、大华、像云从、还有一些其他的这种AI四小龙,都会有一定能力储备在这个视觉上。
但这个机器人它本身视觉体系可能是主机厂自己做,但是未来会有很多应用类的这种需求,包括运控类还有基础算法类,可能是主机厂自己会来主导,但是到应用类的算法,他对视觉、对场景的理解方面,未来这些公司是有很多切入点,有可能会去触达。
Q4:请问减速器和电机热管理这几块?哪个部分的价值量或者弹性更大?
A4:热管理其实价值量并不大,但是代工和关节总成的价值量会到5万元以上的级别,减速器谐波的话大概在2万这个级别,指关节电机的话在1.5万-2万之间,这个级别指的单一机器里的价值量,但他们利润率不一样的。
Q5:除了小米之外,国内有没有做人形机器人做的比较好的主机企业?
A5:我们认为未来潜力最大可能还是像特斯拉一样,具有这种软硬件算法、综合制造的厂商。目前来可能会包括国内最顶尖的手机厂商,然后像小米、小鹏这类大企业。
还有像优必选这一类创新企业,这种经验储备也会相对来说比较充分,但是等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出来之后,我们认为这类公司的水平也会有一个飞跃。就像特斯拉车没出来之前,蔚来和小鹏这些东西都没出来;但特斯拉车搞出来后,我们国家大量的新能源车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而且其发展非常迅速,甚至在很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所以后面这一类人形机器人企业应该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相信因为生态的这个原因,后面也会慢慢的像手机一样由分散逐渐走向集中。
识别海报二维码查看完整回放,或加群参与互动讨论
主办方声明: 【1】格隆汇保留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2】本次活动中所生产文章、图片、视频、直播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次活动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3】直播嘉宾的发言和互动可能有其特定立场,直播所有言论或观点均不能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