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牧草种植的种养循环农业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这期间走过了很多地区的农村,从陕西关中平原的黄土沃野到云贵高原层层梯田,从绵绵无垠的新疆农场到翠峰叠嶂的广西十万大山,我们一直在做着牧草种养循环项目的推广落地,这段时间中收获了业绩,同时也一次次深刻的认知着农村的风土人情。真的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每一个地域的农村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原生生态,农业的物产如同挂在不同农业从业者脸上的表情一样丰富多彩。我们能感觉到农民们播种时的淳淳期待,也有机会体验物产丰收时乡亲们满满的喜悦,当然我们也看到无数次农民们的无奈与叹息。
我们发现现在真正让农民有激情去做的产业已经很少很少了。
在陕西本地,多年以来一直借助驰名世界的“洛川苹果”致富的洛川县,我们接触了很多当地的村民,有很多已经开始在做农业产业转型,开始挖掉苹果树改做别的产业了;在全国花椒主产区陕西韩城,过去依靠种植花椒创富的村民们,也有很多放弃了种植花椒,谋求新的出路;在广西百色,过去大面积种植甘蔗的现象也在逐步地转化中放弃;在广东我甚至见到了很多闲置荒芜的农田,因为农业生产所创造的财富已经无法跟劳动收益所持平,于是更多的农村人选择了不种地或者少种地,像这样的现在大江南北的农村已经很普遍了,几乎在每一个地域都有存在。
我们跟很多村民聊天,寻找这种现象的根源所在。
一方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的新上山下乡运动,一大批的城市中产阶层涌向广阔的农村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乡村情怀,在山间水边建起自己的烟火家园,远离城市间的喧嚣,远离压抑的工薪生活,寻求在山水田园间的灵魂放纵;还有在新思潮的带动下回乡创业的农村青年,期望通过自己在外求学创业中沉淀的智慧与热情,把对家乡给予的期望与反哺情怀,付诸于生态农业大潮降临的全新机遇中,希望能够点燃原本沉寂已久的乡村生活之火。他们都在努力增色着乡村产业的勃勃生机。
另一方面是现实的中国农村广阔而又厚重,更多的都是缺乏开发背景与产业规模的传统农业,有着更多的依靠“四千年农夫”的祖辈们沿袭下来的农业技巧勉力生存的农民群体。他们依然占据着农业生产的绝对主力地位。他们凭借着祖辈传承的农业生产技艺,通过原生的农业认知和微薄的农业投入,在仅有的自有田地上生存繁衍,通过简单重复,繁重艰苦的劳作方式向自热资源不受控制的田野索取收成。然而,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的农业生态都很脆弱,可能都会在偶然的一场暴雨冰雹,一场肆虐的鸡瘟之后陷入绝收的无望境地,农民的投入是最大的,收获却是与付出极不对等的场景,就是我们真实的原生农业的现状。
农业是一个一半浪漫憧憬一半风雨烟火的行业。
我始终认为农业的资源其实都是公平的,而农业振兴最或缺的就是人才与认知。
很多时候我很想为这个伟大的国家以及基层的公务员们点赞。因为我们用巨大的资源和人力群体再拉动一个庞大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后的产业生态。这个群体是保守而又小心,是现实而又期望公平对待,是这个社会中最辛劳狠辣的角色,他们为了种好一亩地养好一头牛可能会拖垮自己的身体,彻夜成年的去拼命在田间地头。这个群体也是最缺乏科学影响和教育普及的群体,很多原生的农民基本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家,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错失了求学进城的机会,他们更习惯身边的山水烟火,乡亲人情。让这样的一个朴实的群体快速地跟进时代的步伐,去参与到全新的农业概念中,去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
当我们在推行牧草的种养循环时感觉非常的艰难。我们的牧草种养循环农业的正向做法是,从牧草的种植开始,通过分期加保底回收的方式让农户大面积种植牧草,在通过饲养肉牛实现牧草的利润转化,把草的经济价值通过肉牛的牛肉产出放大,因为优良的牧草营养成分均衡,使得我们的肉牛牛肉品质堪比和牛品质,这就使得产品的溢价空间提升了2倍以上。在养殖过程中的牛粪通过发酵制做成生物肥还田,进一步追肥牧草种植,实现简单地正向循环农业生态。当然这里面可以在牧草的种植中添加进去草地养鸡,生物肥养殖蚯蚓,牧草制做菌包进行菌类生产这些附带的产业出来。按照我们在各个乡村推进的“3+2+1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一个标准的200草地加300头肉牛带动的产业经济价值在600万以上,附带产业进入循环生态可以实现1300万左右的产值。
这是一个让我自嗨很久的商业模式,我们在推广伊始就觉得一定没有问题,甚至畅想凭借这种产业一定非常有杀伤力,可以迅速地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打出一片让人瞩目的乡村振兴产业集群。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博弈毕竟会有残酷的结果。我们在推广了大半年之后我们发现,模式很美,落地很难。
于是我在整个产业环节中做自省反思。
通过大量的走访我们发现,农业生态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者的认知不够,导致他们一直存在包装和销路这两个卡脖子的困扰因素。我们的农业生产有着丰富的物产输出,可以说很多农产品的品质都是让世界认同的,很多农村都有具有地域地理标识的优质产品,但是很多好的产品除了一些外事活动作为礼品推出之外,基本产生不了大批量规模化的商品订单。我们身边的例子就有很多,比如陕西的阳光玫瑰葡萄,在街头卖的价格只比沪太8号的价格高出一些。甘肃的静宁苹果每年可能就是2元多一些的价位出货。这样的现象就是大大的伤农。优质农产品的培育生产是非常繁琐辛苦的,可是农民得到的实惠少的可怜。这就是困扰广大农民农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如何去做产品的价值包装,如何打通农产品的销售通路?
农产品的普遍性遭遇在我们做牧草的种养循环的时候同样是一个制约发展的问题。
于是我们在探索问题的症结。能否把制约的问题提前到农业生产的前端来解决,不要让他们成为产业链后部的卡脖子环节。这个就需要以一个逆向思维的模式来思考了。种草的逆向运作会不会成为一个漂亮的逆袭呢?
我们从产业的后部来推演,我们的产品转化为大众使用的就是高端高品质的牛肉,我们通过社区平台在C端建立链接,提供好牛肉给每一个精准的用户群体,以订单形式去确定牛肉的城市消费量,返向向养殖场订购肉牛,获取精准屠宰产品,同时开放会员与认购模式,这样,牛场的养殖出栏就会得到保障,我们保证养殖企业的牛肉出品可以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订单订购 ,前置要求牛企的出栏供给牛苗必须吃我们的高品质牧草,如果没有指定牧草可以定向收购我们种植户的牧草,或者合作种植牧草。种植户或者企业可以向我们订购牧草种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逆向运转的产业链模式了。让专业的团队来解决农产品的包装和销路保障的问题,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路子,当然这还是需要有广泛的认知和人才参与。
由此会不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业态,这是一个正在探索实践的话题。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适合整个农业生产关系的流转,让农户没有顾虑地参与到生产业态当中来才是一个正向思考点,如何走出一个让所有参与的群体获利,并且舒服的发展才是长久之道吧。
种草人的乡村振兴之路没有参考,只有不断地摸索。希望有一个能够让农民真正有收益,且不伤农贱农的模式,这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创业者心中的底线,为此可能余生都会去不断地实践与推进。
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喜欢农业的朋友共同来交流农业的从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