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是对新婚女子的称呼,《说文解字》对这个词的解释为“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亦指妾”,最早见于《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如女儿嫁人,嫁时称为‘新娘’。”那么这个词语到底有什么来历呢?我们又为何将新婚的女子成为新娘呢?
“新娘”一次源头不详需要注意的是,《儒林外史》虽然是最早关于“新娘”两字的文章,但从其前后文的意思来看,显然不是这个词的出处。
《儒林外史》其原文如下: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那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称为“小友”。就如女儿嫁人: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奶奶”,“太太”,就不叫“新娘”了;若是嫁与人家做妾,就算到头发白了,还要唤做“新娘”。
由此可见,“新娘”这个词应该早在《儒林外史》之前便已经出现,甚至于已经被广泛应用了,但该词具体出自于何时,因何而诞生,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却并未能成功查到。
“新娘”与“新妇”虽然“新娘”的源头没有查到,但却找到了“新妇”这个词的源头,或许这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新妇”出自于《战国策·卫策》“卫人迎新妇”,相较于“新娘”,“新妇”的意思和来源显然要好理解一些。
在古汉语中,“妇”乃是对人妻的称呼,如“二十为君妇”,也就是二十岁时做了你妻子的意思。但由于当时将所有人妻均称为“妇”,这便导致一个家庭通常会出现辈分不同的几个“妇”,容易产生混淆,会造成指代不清的后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词汇总在不断丰富,于是“新妇”这个词便被广大民众发明了出来,而“新妇”最初的意思便是“妇初到者曰新妇”,至汉代时则逐渐开始用“新妇”这个词来称呼儿媳。可见,“新妇”最初指的便是刚刚成婚、成为妇人的女子。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妇逐渐老去,但人们却已经习惯将其称为新妇,于是“新妇”这个词便又失去了原本的意思,逐渐成为了儿媳的统称,并一直在吴语、客家话、福州话、潮汕话、萍乡话、广丰话等方言中保存到今天。
“新娘”与“老娘”关于“新娘”这个词的由来,网上流传着一种解释,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至于是否为真,则不敢保证,在此分享给大家。
古人造字,家中有女谓之“安”。古人一向提倡“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天性就没有女人细致周到温柔体贴,这又使得男人天生便需要女人的关怀和照顾,年少之时承担这个责任的自然便是“老娘”,而随着男子的逐渐长大,离家独立已成必然。
男子成婚不仅代表了他的成熟,更代表了一个新家的诞生,一个新的女子走进家门,“安家”或许便有此意吧。而随着这个新家庭的独立,这种照顾男子的责任,便自然从“老娘”手中移交到了这个新进家门的女子手中。
正如从“妇”中衍生出“新妇”这个词一样,“新娘”是否也是从“老娘”这个词中衍生出来的呢?由于两人成婚之时,女子尚且年轻,称之为“娘”或“老娘”显然均不合适,故而人们便以“新娘”这个词语来称呼新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