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优宝
2022年刚刚开头,很多人呼出了胸中的一口闷气,把所有烦恼都抛给了2021。 然后想着,不管是事业还是感情,一切为时尚早,今年让我们慢慢来。 然而当大家都想着春节该怎么过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已经开始了他2022年的复读大计。 唐尚珺将在今年迎来他人生中的第13次高考,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及,要说广西最有耐力、最有冲劲的高考备考生也非他莫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甚至有一部专门讲述他的纪录片名叫《高十》,别人的高中只有3年,但他却上了十多年。
学习从来没有奇迹
唐尚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作为超生儿的他一降生便让爸爸丢了工作,彼时妈妈也已经40岁高龄了,一家人只能靠刮松脂、种甘蔗维持开支。 他们村里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90年代那会村里曾出了一个考上清华的状元,那个人后来当了官,还给村里修了路。 于是唐父唐母每逢祭祖便向先人许愿: “一定要保佑我儿考上清华大学。” 读书,也就成了唐尚珺唯一的出路。 他很争气,小升初以第一名成绩考上县里最好的中学上思二中。
唐尚珺美滋滋地坐着班车,离开了贫穷的村子,第一次感受到了读书带来的好处。 等到了县城,他更感觉自己离清华又近了一步。 然而开学没多久,他就再也美不起来了。 县城里的孩子大多从小学就上英语课,而唐尚珺在来上思二中前,压根没上过英语课,看着英文书感觉就像在看天书。 除此之外,他发现班里的同学懂得很多,成绩也都不错,巨大的落差让他很自卑,因为没有共同话题,他变得越来越孤僻。 这时,他认识了同样来自农村的何汉立,相似的成长环境,相似的性格让两人快速成了好朋友,也让他孤单的求学之路有了一丝慰藉。
彼时,唐尚珺天真地以为考清华很简单,于是他和好友约定,一起去北京读大学。 初三时,唐尚珺压力倍增,他知道考清华的第一步是先考上重点高中,为此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复习,但距离中考前两天时,他还是病倒了。 2015年,复读了一年的唐尚珺终于考上了重点高中钦州二中,他是全村唯一考上的人。
村里人都对他说,考上了重点高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唐尚珺信以为真,仿佛自己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清华。 于是他很快便飘了起来,开始翘课打球,晚上也不回宿舍跑去溜冰,或者拿着小音箱去操场上放声高歌,周末还骑着自行车畅游钦州。 高三之前他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也没有认真完成过一次作业。 直到临近高考他才开始懵懵懂懂意识到清华原来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能考上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但对于过惯了松散日子的他而言,一切都已经晚了。 只靠努力远远不够
2009年是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只考了372分,刚刚过了三本线。 他没得选择只能复读,父母也都是这个想法。 一年的时间转眼即逝,2010年他考了405分,虽然有所好转,但依然没过二本线。 此时家人已经开始动摇,他们劝唐尚珺要不就读个大专吧,毕竟不管是上三本的学费还是复读的钱,家里都已经供不起了。
唐尚珺表面上答应了下来,并填报了大专志愿,但实际上他又偷偷去复读了。 家人拗不过他,也看到了他在日记本上写下的那句誓言: “我的目标是明年的六月考680分左右,上清华。谁说二百天造就不了神话,我就做给大家看看!” 但结果又如何呢? 2011年,475分,没有达到一本线。 2012年,505分,可以去一个不错的二本了,只是离清华依旧遥不可及。 2013年,537分,终于过了一本线,但唐尚珺觉得自己绝对可以考得更好。
2014年,573分,他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但他没去报道,而是选择继续复读。 2015年,587分,他被吉林大学录取,但他报考的专业没有考上,他不愿服从调剂,于是继续复读。 2016年,625分,他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但这一年唐父被诊断出肺癌晚期,家里急需用钱,他只好再次放弃。
2017年,570分,这个分数能上广西大学,而那一年他也交了个女朋友,但一整年两人吵吵闹闹结果都没考好,女友选择去上广西大学,唐尚珺则选择继续复读。 2018年,619分,他依旧不满意,还要复读,此时的他似乎已经有些魔怔了。 2019年,646分,他被重庆大学录取,但仍然没去报道。 2020年,受疫情影响他没有参加高考,并花了2年时间复读备战。 2021年,他考了591分,这一次他终于认清了现实,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
或许这就是一个智商普通的学生,在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极限。
对外,他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说成是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他不好意思再提起清华,毕竟2019年他考得最好的那次,也只是与科大擦身而过。 可他没得选择,今年必须继续复读,但他希望这会是最后一次。 他在自己的微博签名中写下: “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情,非刻意为之,只因后知后觉。” 错误的人生如何回头?
唐尚珺1988年出生,今年已经34岁了,却还没有出入过社会,没有正经找过工作,没有体会过真实的人生,更没有成家立业。 但曾经,命运也给了他很多次机会选择不一样的人生,可他为什么偏要如此执着呢? 这里有个事情没有细说,也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唐尚珺家里这么穷,他一次次复读的钱从哪来?
当他的复读成绩已经能考上一本时,很多学校便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甚至不惜拿出“重金”吸引他去复读。 不光不收学费,生活费,还会发一部分奖金,而发达的网络也让他成了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人物,这些都让唐尚珺很有“成就感”。 而从小对清华的执念,父母对学历的期许,初入县城带来的三观冲击,这些也都萦绕在他的内心挥之不去。
虽然父母也曾多次劝过他放弃坚持,选个不错的大学就好,毕竟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家里以后的日子还需要他帮衬。 但当父母也被眼前的利益所惑而失去了话语权,孩子便不再愿意考虑父母的任何建议,哪怕那才是对他人生最好的良言。 人的选择动机往往有两种,一是有利可图,二是规避要害。 复读可以获得高额奖金,对于唐尚珺来说,这样赚钱要比出去打工容易得多。在金钱面前,梦想成了他的遮羞布。 他妄图靠努力突破困局,改变一切,但复读也早已成为了他欺骗自己待在舒适区的借口。 方向错了, 再多努力也只是毫无意义。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 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旅者,长途奔波,爬山涉水,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 他看见几个老者正坐在路口,就上前询问。 一位老者答复他说:“往东走吧,那条路宽阔且平坦。” 另一个老者却说:“往西走更好,虽说有些崎岖,但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旅者更加迷惑了,他见第三个老者低头不语,就主动上前请教意见,老者抬起头看着他,缓缓地问:“你,还记得自己为什么要出发吗?” 当我们的人生陷入迷茫,或许我们应该停下脚步,想想自己的初心,那时你会发现,总还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大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部分人因为相信而看见。 我们着急赶路,但也要让灵魂跟上身体的脚步。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往期精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