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磁灶镇瑶琼小学课题组
※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
本课题于2008年11月以《构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的研究》为题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同时被确立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晋教综[2008]15号文件)。同年11月15日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确立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格局,探究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精心制订研究计划,同时提出各年级的研究子课题,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整个研究步骤井然有序,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推进。[鉴于2009年8月学校人事变动,课题组重新分工调整。]2009年9月7日课题组重新分工,形成新的课题研究机构,同时报送上级审批。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教研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今课题研究已开展将近两年,研究方向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高。
在研究中,我们以“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走“求实、求精、求新”的科研之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有效;使教师教得自信、教得轻松、教得有效。以科研求发展,以质量树品牌,有效调动数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开创我校数学教学研究新局面。
一、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围绕“严”字下功夫。
1、建立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集体。课题开题初,成立以校长为课题组组长,教研组长、数学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集体。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到位,充满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信心。研究中课题组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担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能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同时还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教研经费的投入。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制度。为更好地规范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3月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制定了《课题学习制度》、《瑶琼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瑶琼小学教育科研课题考核、奖励制度》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还刺激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激情,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课题研究的落实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和保障。
二、强化课题研究培训,围绕“需”字抓落实。
针对教师的工作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紧紧围绕“需”字做文章,想课题教师所想,做课题教师所需。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重新配置电子备课室电脑,充分利用班级多媒体,发挥远程教育的巨大优势,让老师下载课件、教学设计、教育心得等,与全国各地的教师讨论一课甚至一题的教法,让最新的思想占领阵地,最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同时选派陈珊珊、张小林、曾健勇等老师参加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2、加强课题研究新理念的培训。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学校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的基础上,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学校充分发挥校内的网络资源和“本土专家”资源,采取网上学习、骨干教师讲座、上示范课、课标知识学习等方式,学习有效性理论及课改环境下的课堂教学。2009年11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姚永宁副校长到校作课题检查指导;2009年12月磁灶镇教委办张贻发、陈清传两位教研员到校指导课题工作。建立外出学习“二次培训”制度,凡是参加镇级或以上的研讨活动回校必须作主旨发言,时间段主要设置在每周一教师论坛或每周三教研时空。近两年来,学校共选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学习、培训达50人次。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充分利用“本土专家”进行辅导讲座,两年来骨干教师主持和主讲的培训活动近10次,有张阿育校长主讲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学思想”等;吴春燕老师主讲的“怎样参加‘UC’网络教研”;组织观看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主讲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专题讲座光碟。
三、丰富课题研究活动,围绕“精”字促发展。
1、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磁灶镇开放日教学研讨活动;磁灶镇数学说课比赛;辅导区数学研讨活动等。
2、努力参加各级各类数学教学比赛。学校尽其所能为教师创造条件,帮助、支持老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种比赛和交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课题实验教师吴春燕《善用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文荣获晋江市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阿育《关注课堂生态构建和谐生态数学课堂》一文入选晋江市青阳片论文汇编;张阿育《让数学课堂荡漾生活气息》一文入选晋江市教育局论文汇编;吴春燕《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的有效策略》一文入选镇级论文汇编;吴春燕老师参加磁灶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
3、积极开展校际教研联谊活动。积极与张林中心小学开展校际研讨活动:朱玉玲老师执教《买玩具》、曾健勇老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等。
4、扎实开展校内课题研究活动。研究中我们先后开展了“教育技术竞赛”、“同备同上一节课”、“教学开放日”等活动。
四、规范课题研究流程,围绕“实”字作文章。
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严谨、科学的工作,它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开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课题研究教师要抓好三点:热点论坛——各位老师均举行“怎样构建有序、有趣、有效课堂”的论坛;难点探究——开展“学困生”转化策略细化探究活动;亮点展示——每学期期末举行优质教案、优秀学习心语展示活动。做好四项: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达成五度:1、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2、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3、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4、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5、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完成六种: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并完成读后感;写一份优质教案;上一节优质研讨课;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案例或教育叙事;组织和参与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参与一节研讨课。按照“整体规划、专题研究、分项实施、滚动发展、逐步深入”的策略,不断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研究要事记录:
1、2008.11确立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申报工作,形成课题研究工作合力,有效推进;
2、2008.12组织学习课题确立批文、方案,制订研究计划,拟定研究各子课题;
3、2009.1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再次明确课标要求;
4、2009.2整理归档课题研究材料;
5、2009.3教委办教研员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6、2009.4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再次重温课题方案,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再落实研究的步骤;
7、2009.9鉴于学校人事重大变动,及时调整课题组成员,形成新机构,再次明确课题研究方案、方向、步骤;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呈送课题组变更文件(批文);
8、2009.10召开课题辅导讲座,张阿育老师主讲《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9、2009.10陈珊珊执教一年级数学《整理房间》;
10、2009.10教委办张贻发、陈清传两位教研员到校指导课题研究;
11、2009.11整理归档课题材料,做好市级检查准备工作;
12、2009.11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姚永宁副校长带领检查组到校检查指导课题工作;
13、2009.12张阿育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
14、2009.12吴春燕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一天的时间》;
15、2010.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探讨、拟定课题阶段成果;
16、2010.3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交流课题实践心得;
17、2010.4组织学习课题研究材料,交流问题单;
18、2010.5研究成果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19、2010.5拟定中期报告,形成材料;
20、2010.6做好市级中期课题迎检准备工作。
21、2010.9召开课题组期初工作会议。
22、2010.10交流课题心得。
※开题以来的研究成效
1、加强学习,提升实验教师的素养。
课题成功与否,与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坚持以理论为先导,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课程标准》和《走进新课程》读本,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发展性教学的相关理论。组织教师认真观看福建省新课程培训光盘和名师执教光碟、专题讲座。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采取自下而上的“参与式”、“互动式”的模式,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层次。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有:《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学录像、专家讲座等。
2、活用教材,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
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教师首先是要用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把文本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培养数学能力的基本凭借,老师要做到按课程标准的精神来“用教材教”,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题、习题,分析教材和教参中没有交代清楚的知识点和例题。教师在关注新授内容的同时,还得重点关心教材中每一个习题的训练意图和作用。老师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3、讲究互动,落实学习过程的有效。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讲究互动,提高把握课堂的能力。
教师讲解要清晰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如吴春燕老师执教《一天的时间》,教师就创设了现实生活中关于一天的作息安排,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用学过的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请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收集的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学生达成共识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适时点拨,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4、利用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但要避免合作学习中的形式化和表演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交流、怎么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候让学生进行交流,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如执教“统计的初步认识”时,课始教师电脑比较快地播放了来小熊家参加生日会的各种小动物,让学生数一下各种动物的数目,学生要求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因为小动物太多,速度又快,学生数不过来,教师又放一遍,学生还没有数清楚。这时,教师说:“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小组就开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有数小兔数目的;有数小狗数目的;还有数小象、小猫等数目的。又放录像一分钟后,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统计任务。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
(2)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学生的力量,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促成问题的解决。当遇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与别人交流探讨的欲望,寻求更多的思维支持,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存在的困惑与下阶段思路
在课题实验取得进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反思,真实地总结自己的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
(2)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
(4)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今后的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使每一位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以利于学校数学发展。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和方法,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通过全面、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