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经济活动全面放开之后不久,所有社交媒体平台都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疫情结束之后,房价是涨了还是降了?”
在著名精英论坛知乎,出现了一个点赞量数千的匿名回答。根据我的记忆,一开始是这么写的:
“今年4月,我在徐汇滨江花1500万买了一个大平层,前几天中介问我2200万卖不卖。我还在松江新城有一套800万买的房子,朋友在同一小区类似的房子刚刚挂了1100万。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你们看着办。”
这个回答相当符合知乎用户一贯的“精英人设”:高冷,傲娇,张口就来,深藏身与名。在评论区,多空双方展开了激烈争执,不过总体上还是多头占据优势,因为谁也不想被视为“因为没有房子,所以希望房价下跌”——那就意味着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 而在知乎的第一生存法则是“绝不能被视为Loser”。
在讨论进行了两三天之后,突然有人想起了什么,于是在评论区留言:“咦,等等,2022年4月你是怎么在上海买房的?!”
这个巨大的BUG居然存在了这么久才被发现,只有一个可能的解释:评论区的所有人(以及答主本人)都没有尝试过在2022年二季度的上海买房。答主立即意识到了这一点,马上将正文中的“今年4月”改为“今年2月”。有趣的是,在发现BUG之后,评论区异乎寻常的平静,也许是大家都在忙着删评论,也许是本来就没人指望展开任何有营养的讨论。
总而言之,知乎嘛,不就是个玩的地方。Why so serious?
严格的说,对于创作者而言,所有社交媒体都承载着三重价值:第一是找优越感;第二是赚钱;第三是社交或积累人脉。显然,知乎是一个很不适合赚钱的地方,如果一个想赚钱的KOL竟然选择知乎而非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那他肯定是跟钱过不去;早期的知乎曾经很适合积累专业人脉,但随着用户群的急剧扩大,这个功能也丧失殆尽。因此,“找优越感”成为了知乎的最佳生态位,而什么有比编段子吹牛皮更适合建立优越感的呢?于是有了下面这首知乎用户耳熟能详的经典民谣:
“谢邀。
人在美国,刚下航母。
麻省毕业,长相彦祖。
玉树临风,一米八五。
白宫任职,通今博古。
面见普京,会晤川普。
刚订完婚,沙特公主。
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神功护体,青春永驻。
悟道修仙,心无旁骛。
闲来无事,玩玩知乎。
熟人太多,利益相关,匿了匿了。
以上。”
(感谢某知乎匿名用户的创作。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文字流芳百世。)
上面这段是韵文,可能还不够通俗。所以我还原创了一个散文段子,仅仅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小范围流传过,与上文精神是一致的:
“谢邀。人在美国,刚出头等舱,晚上去见扎克伯格。但是,高盛前同事(马上升合伙人)非要请喝酒,让我很头腾。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同时被哈佛、耶鲁、斯坦福全奖录取的时候,在某要害部门担任厅长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如果没有信心以最高荣誉毕业,就别去了,随便读个清华算了吧,我卖几套汤臣一品的房子,养你没问题。’当时,我的校花女朋友拼命鼓励我,还教我拉丁文日常对话,以备不时之需。前几天看到她当选世界小姐的消息,让我很高兴。好了,接我的加长型劳斯莱斯到了,回头再跟大家分享。以上。”
——以上摘自本人2019年8月的微信朋友圈,欢迎转载,不用注明出处。
啊,人生啊。无论人生多么痛苦,只要刷一刷知乎,看看KOL及匿名用户们使出浑身解数的自吹与互吹,我们就可以笑口常开了。谁需要脱口秀?谁需要德云社?谁还需要开心麻花?在疫情宅家期间,我的一位朋友发明过一种极富创意的娱乐方式:把一条知乎高赞回答发到微信小群,看看群友们花多长时间能找出其中所有的吹牛和浮夸之处。这个娱乐方式为我们五十多位群友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既然是吹牛和编段子,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整个知乎都笼罩在矛盾之中,其中最大的一个矛盾就是:明明人人年薪百万,却还处处流露着一股“不愿消费”的情绪。众所周知,在知乎,一切消费品都会被指为“智商税”:钻石是智商税,玉石是智商税,高端显卡是智商税,游戏本是智商税,手游氪金是智商税,扫地机器人是智商税,所有标价高于二十万元的车是智商税,所有美妆护肤用品全是智商税……
每天都有无数自称年薪百万的社会精英,写下几千字的长篇大论,向你论证为为什么肯德基疯狂星期四的优惠活动赶不上隔壁麦当劳,所以也是智商税。大型滑稽。
别误会,知乎用户确实有社会精英,总体而言肯定是有消费能力的。但是有句话叫“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无论用户有没有消费能力,他们都不会在知乎表现出来。这几乎已经成为了知乎的一种“社区文化”。我们可以说:
B站的社区文化是“唉,资本;唉,昂撒;唉,美国”;
小红书的社区文化是“我漂亮我聪明我还愿意让你围观,羡慕不?”;
微博的社区文化是“你竟敢对我家哥哥阴阳怪气,给你拼了!”;
雪球的社区文化是“我一年四季关灯吃面,但我是股神”;
知乎的社区文化是“我年薪百万、常春藤博士毕业,但我太聪明,以至于从不乱花钱”。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知乎从来没有成为一个主流广告平台,它的商业化程度比公认商业化孱弱的B站还要低。在知乎,大家除了会把一切消费品打成智商税,还会把一切大金主打成“烂公司”。请注意,在这一点上,知乎比B站还是公平一点的——后者的用户会把火力集中在“互联网巨头”身上,却盛赞华为、大型央企等“中国经济的脊梁”;前者的用户则是一视同仁地猛打,管你是华为还是阿里,是腾讯还是米哈游,是中移动还是小米……反正一言以蔽之,“烂公司”。
我平时刷知乎的主要目的是看段子。但是最近一年,我明显地发现,可能是市道不好,导致知乎KOL(以及匿名用户)编段子的水平也日益下降,气度越来越小了。这严重影响了知乎对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娱乐价值。具体而言:
以前是畅想“做出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算不了什么”,“我手头的商业计划书已经吸引了8家VC的注意”,“有一艘自己的大型游艇对谈生意而言好处很多”;现在则只能幻想“我在徐汇滨江买的房子,半年多赚了800万”。下降了至少两个数量级。
以前是豪气干云地发问“我选调进了体制,若干年后能不能对大政方针有影响力”;然后坠落为“在体制内如果一辈子混不上厅级算不算失败”;然后进一步坠落为“在小县城考公成功后如何尽快升为科级实职”。目测接下来也没有坠落空间了?
以前是随便谁都自称认识徐翔、雷军、王思聪,在工体酒吧包厢里见过王思聪的答主有数百人(那个问题至今还在,你可以去参观);现在只敢自称认识本地的市长、厅长,故作神秘地提一句“他儿子是我大学同学”或“他跟我住在同一个小区喔”。
这一点在职场类或个人发展类的话题体现得尤其明显。2018年以前,热门问题都在指导大家怎么尽快在互联网、金融等“高端金领行业”完成原始积累,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2019-22年,热门问题变成了如何考上或选调进热门厅局,一边步步高升,一边利用关系网把自家七姑八大姨都安排上;现在,最热门的问题是“在体制内摆烂真的不会被开除吗”,以及“读博期间如何既躺平又能按时毕业”。
或许我们可以说,在被现实毒打过之后,知乎更接地气了,更“真实”了。可是对数百万像我这样的知乎潜水用户而言,这绝非好事——我们都知道“知乎,与全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但我们想看的就是刚编的故事,编的越大气、越恢弘、越不接地越好。是的,我们都知道知乎上真正认识王思聪的用户几乎为零;我们也都知道他们做不出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没有游艇(哪怕是最小的那种),晚上不会跟扎克伯格一起吃饭。可这就是娱乐的意义所在啊!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的郭德纲跟于谦夫人并没有一腿,也知道现实中的于谦他爹不姓王,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为德云社贡献门票。市道越不好,你做的梦难道不应该越大才对嘛?
在我看来,知乎编的段子越来越小气,除了宏观环境的原因之外,还有商业环境的原因:最近两年,知乎盐选(付费内容订阅)的发展态势还不错,俨然有成为收入和利润担当的势头。至少有三个朋友对我说过,他们被知乎盐选官方账号下的内容吸引,随手就订阅了,反正价格也不算贵。知乎盐选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内容,但是最吸引流量、最受欢迎的是短篇小说,也就是“刚编的故事”。
我相信,你一定在知乎时间线上刷到过无数次下面的故事:
“取经回来第三天,有人在天庭的花坛边发现了猪八戒的尸体。”
“你曾是盲人,你复明了,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不要告诉他们你能看见’。”
“男朋友给了绿茶一个最好的考评分,还纵容绿茶抢我的客户。”
“白天看着喜羊羊,晚上变身大灰狼,弟弟能对姐姐有什么坏心思呢?”
在大部分情况下,你会跟我一样,毫不犹豫地叉掉这条消息,甚至要求系统屏蔽知乎盐选账号。但是没有用,它们还是会反复出现。总归会有一群人(比例还不太小)好奇地读下去,读到关键时刻被提示付费,然后就入坑了。这是知乎目前增长最快的商业化板块,也是作者最容易赚到钱的途径。那些真正的编故事高手,不禁陷入了沉思:“与其编吸引眼球却不赚钱的故事,为什么不干脆编能卖钱的故事?”
换句话说,当“找优越感的需求”与“赚钱的需求”发生矛盾的时候,水平最高的一批写手选择了后者。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对短篇小说不感兴趣、只想静静看人装X出洋相的围观群众而言,知乎的吸引力反而大幅下滑。所以,现在我的兴趣点已经转向了历史板块,看“知乎大神”们如何把历史讨论变成一种饭圈讨论——现在三国话题是蜀粉占据绝对优势、魏粉跟在蜀粉屁股后面一起踩吴粉;唐代话题流行吹唐高宗(这个逻辑让我颇为惊讶),五代十国话题则流行吹周世宗。这些话题勉强还能看,就是趣味大不如前,还不如N刷《间谍过家家》。
附带说一句,通过“知乎盐选”卖短篇小说,这一招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是上限很低。微信、头条、阅文……等巨头没有积极染指这一领域,恰恰是觉得不值得去做。例如我那三位订阅了盐选的朋友,已经有两个明确表示到期不会再续订,因为“知乎的故事看来看去都一个味道”,而且真正有悬念、让人有付费欲望的只是极少数。
我无比期待着“盐选”失去热度的那一天,因为那意味着一批写手将回到原来的编段子路线,继续讲述他们与王思聪在工体酒吧包厢、与马云在西班牙游艇上的故事。与此同时,我又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因为这可能意味着知乎最靠谱的商业化路径失败,假如社区因此生存不下去,我们还要到哪里去看段子呢?
矛盾啊,矛盾。这人生,这社会,这人类世界,不就是在矛盾之中慢慢前进的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不是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