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是满族的名肴,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时候,女真人狩猎野餐时,常用篝火烧陶壶、陶罐煮食吃,塞外高寒,往往边烧边吃,这便是火锅的雏形。后来,随着金属用品的广泛应用,火锅正式诞生,成为女真人行军出猎的随行炊具。这种吃法随着时间的发展,不仅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风味,而且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在满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雀火锅、飞龙锅、酸菜白肉火锅等。
由于满族先民有浓烈的灵禽崇拜观念,认为食用百鸟可使人敏捷,各种飞禽皆可入火锅,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雀火锅和飞龙锅。雀火锅,是一种烤制的小火锅,仅能放一只或数只山雀,所以这种火锅往往成群放在篝火中烧烤。而飞龙锅更是火锅中的上品,因飞龙清汤而著名。飞龙为满语,学名称为树鸡,是盛产于兴安岭山林中一种较小的飞禽。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龙肉即指飞龙。飞龙锅的汤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世上罕见的珍馐。
说到满族火锅,人们往往马上想到的是热气腾腾的酸菜白肉火锅。传统满族火锅的做法也很讲究,首先是吊汤,底汤采用传统老汤调制,并结合中医天然滋补药材秘方配料,加入红枣、桂圆、枸杞子、山楂、人参、天麻、冬虫夏草、玉竹、麦冬、党参、当归等底料,经长时间熬制而成。这种底汤不仅营养丰富、口味醇厚,还能滋补养颜。
然后,加入酸菜、猪肉及各色山珍等,冬季还可在火锅内加入狍、鹿、野鸡肉等野味,边煮边食,味美并可驱寒。而蘸料主要是采用天然的野山菌调制而成,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现在的满族火锅一般是用清汤或鸡汤,将猪肉切成大块,入锅煮熟,凉后用刀切成长条薄片,酸菜切细丝。然后把猪肉片、酸菜丝整齐码于火锅中后加汤,煮沸后陆续添入血肠、粉条、蘑菇、虾仁、海蛎子等配料。熟后佐以蒜泥、韭菜花、腐乳等食用,肉嫩汤美,香而不腻。现如今这种颇具满族特色的火锅,不仅在东北各地盛行,而且在京津的名店中也有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