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楼纯
近日,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发布《近期互联网语言文字规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指出,网络新词频现,主要源自年轻网民追求新鲜表达方式,也因部分网民追求“安全优先”,为规避相关规定而采用不规范表达。对此,《报告》建议互联网平台加强宣导的同时,也对“不规范”表达加强提醒。
试图规避风险限制而变体
公开数据显示,自1994年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网民人数逐年攀升,到今年6月,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报告》此次调研了过去三年,国内互联网平台上出现的语料约500万汉字、500幅图片和500个视频。
《报告》介绍,对公众在互联网平台的表达,一般会有两种制约性规定:一类是社会层面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如一些涉及“不文明用语”等内容,会被要求禁用、慎用;另一类是网络平台根据平台用户权益安全,要求网民在交流时应多加注意的词语。
对于后者,数据显示,商业互联网平台67%的违规用语直接关系商业经贸活动。《报告》分析,此类不规范表达呈现“安全优先”的特点,即网民希望借助不规范表达规避平台及相关规定,确保在交流中不因违法违规被处理——比如由于《广告法》明确要求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于是部分商品买卖沟通中,就出现了“蕞”的高频使用,此类不规范用语占整体网络新形式的30%。
《报告》分析,上述现象的出现,除网民试图规避平台监管外,也有部分原因为互联网平台自身宣导不足导致用户误解,希望绕过平台并不存在的“要求”。对此,《报告》建议平台加大规则宣导,同时需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跟踪,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过滤或筛查系统,并给予用户适当提醒,例如在直播时采用弹幕提醒等措施。
61%“不规范表达”源自形式创新
《报告》表示,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突破传统“规范要求”的新形式频繁出现。比如从形式上看,有插进拼音或英文字母(如:“fb”、“YYDS”)、原本不能单独使用的汉字被单独使用(如:太“尬”了),转化语法类别(如:有事“微”我)等,占新形式出现整体数量的61%;从内容上,临时构造新词(如:“懂王”、“鸡娃”)、用旧形式表示新义(如:“贤惠”表示“闲在家,什么都不会”)等,占整体的13%。
究其原因,报告主笔、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所长池昌海教授认为,网民们表达喜好追求“视觉新奇”、“娱乐时尚”、“经济便捷”、“规避限制”是重要原因,是语言创新的一种体现。
分类治理,16%脏词脏话应被严格改正
“汉语网络语言是网络生态环境下的新产物、新现象,既不能熟视无睹,听凭自然发展,也不应该良莠不分,一棍子打死”,《报告》建议,对于新出现的“不规范”应该分类处理。例如,对于内容上有创新的词语(如:“内卷”、“秒删”),体现出网民需要新词表达或者抒发,它们大多具有补充价值,丰富了现有词汇,“有些甚至会进入基本词库”。但与此同时,对于占比16%、为表达情绪宣泄而出现的脏词脏话,则不应该提倡,“应该最大程度地被规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