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投融资峰会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直言“中国电影今天正面临一个特殊时刻,尤其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他回忆说:2015年,中国电影增长了48.6%,那时期的中国电影资金是以“百米赛跑”的速度、不计成本地跑步进入电影行业,但是,2020年初疫情的出现并持续至2022年,使得电影行业出现资金短缺、新项目开工不足的尴尬处境,差钱成为了普遍现象。
不错,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吴京就吐槽《流浪地球2》的经费不足了。而资金不足,又何止是吴京的《流浪地球2》,很多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都会遇到资金瓶颈,有的则干脆不敢再涉足电影拍摄了。否则,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电影“烂尾”现象。
从“不差钱”到“最差钱”,确实是电影人一次“过山车”式心路历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哪怕最垃圾的电影,都能找到几个投资人,都能将垃圾电影拍完。而现在,再好的电影,只要没有足够的财政拨款,都有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都有可能“烂尾”。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疫情。实际上,疫情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经济运行状况不佳,企业经营困难,投资人花钱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才是问题的关键。更直接地说,就是现在的投资人,大多是赚得起、亏不起了。一旦亏损,就有可能倾家荡产。自然,投资电影这种受市场影响很大的项目,就会十分小心。
必须承认,除经济环境和企业运行情况之外,与院线的生意清淡也是密不可分的。疫情对院线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也是导致投资人投资电影越来越谨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院线的生意很好,纵然企业运行困难一些,来钱的难度加大一些,也会有很多人愿意投资电影。可是,院线的生意比一般企业还要差,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投资人的投资信心了。
这种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中国院线身上。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报道,拥有全球第二大院线的英国“电影世界”集团(Cineworld)正考虑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要知道,这是一家旗下拥有“帝王影院”(Regal Cinemas)和“图像家”(Picturehouse)院线,目前在1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750家实体影院、9189块银幕,员工总数2.8万人的大型连锁院线,仅次于全球最大的连锁院线AMC。这样的院线都会出现崩盘现象,其他一些实力更弱的院线,又如何生存,确实是一个问题。院线生存不了,投资电影又怎能不亏呢?还有哪个投资者愿意投资呢?
有人认为,眼下,最需要的是提升投资人的投资信心,也即资本拥有者投资电影的信心。这话听起来很对,也很符合实际。但是,仔细想想则不难发现,它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谁都知道,要想电影业有序恢复和正常发展,就必须撬动资本的投资热情。问题是,资本凭什么投资电影。院线都关门了,都冷冷清清,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了,投资电影岂不是瞪着眼睛吃老鼠药?真正的着力点,是要打开院线的窗口,让院线恢复往日的辉煌,让居民能够重回院线追星追片,而不是远离院线。
这就与疫情防控密不可分了,如果疫情反反复复,居民进入院线观看电影的热情就不可能恢复,更别说释放。纵然有《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长津湖》等好片子,居民进入院线的热情也不会高,在观看电影与健康保护的选择中,一定会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
所以,疫情防控仍然是院线的生命线,是院线能不能恢复往日生机的关键。而一旦院线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电影业也就有希望进入到新的状态。即便宏观经济形势不佳、企业运行困难,投资人仍然会很多。目前的市场,并不是真正的缺钱,而是缺信心、缺电影市场的预期、缺对院线的信任。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电影业还是大有希望的,当年的风光无限,也会在中国电影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