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跟着非遗看海南!听疍家人唱这一首情系悠悠乡愁的海上歌谣

时间:2022-08-08 00:53:11 热议 我要投稿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以视听纪录技艺、以影像传承文化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跟着非遗看海南》专题系列片,讲好“文化故事”,践行“非遗传承”使命。

暮霭沉沉,夕阳斜下,映照在海面波光粼粼。

临近黄昏,陵水新村镇的海上渔排仍是一派繁忙景象,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船屋连成片,人们在船上或洗涤衣物、生火做饭或垂钓撒网,透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这里是疍歌三亚市级传承人郭亚清从小生活的地方。舟楫为家,浮生江海,他和这些海上人家一样,世代过着以渔为生,渔歌唱晚的生活。

千百年来,他们造舟为屋、采珠拾贝,随鱼虾汛期不断迁徙,他们被称为中国海上的“吉普赛人”——这个特殊族群就是疍家人。

世代耕海的疍民

疍家人,又称疍民、疍户,是沿海而居的水上居民。据史料记载,疍家人至少已有2000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或沿江地区。在海南的疍家人散居在岛内沿海各市县,其中以三亚、陵水居多。

许多疍民的一生,都在船上度过,捕鱼、吃饭、睡觉、结婚、生子、上学……漂泊海上,并非是完全自愿,而是旧社会夹缝中求生的无奈之举。

“疍家”的来源,其中一种说法来源于早前他们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海面的鸡蛋,所以被称为“疍民”。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我们疍民是勤劳勇敢的,无论风多高、浪多大,都会结伴出海,与天搏斗。”郭亚清说。疍家人世代漂泊于江海,在命运的搏击中,他们将苦痛报之以歌。

来自海上的歌谣

辗转流离于江海之上,四顾茫茫,清冷孤寂。疍家人便以歌传情,表达所见、所闻、所感。夜间行船唱歌,驱散困意;丰收归来,歌唱欢喜;遇见意中人,以歌传情。

经年累月,海南疍家人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疍歌,又称“咸水歌”,是一种以粤语演唱的水上歌谣。

2009年,疍歌被列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天清晨5点左右我就起床了,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唱疍歌。”张发结是疍歌省级传承人,虽然早已不再出海,但他仍然保持每天唱疍歌的习惯。

“疍歌分为四个调:白啰调、家姐调、咕哩美调及木鱼诗调。没有伴奏,都是清唱。”张发结介绍说,疍歌内容丰富,曲调高亢嘹亮、婉转缠绵。“渔民是很辛苦的,漂泊在大海上,唱歌可以解除一些寂寞与忧愁。” 张发结说。

疍歌的内容,大多是乐观、积极的。疍民以海为家。摇桨飘荡,远离故土,疍歌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慰藉与情感宣泄。尽管生存维艰,但只要唱起疍歌,乐观勤劳的疍民就敢与海搏斗,胜天半子。

“疍歌深深地融入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出海唱、返船唱、织网唱、生离死别时也唱,疍歌是我们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张发结告诉我们,曲调是疍歌的灵魂,随着时代发展,疍歌的内容有所变化,也会有新歌,但是词变曲不变。

疍歌承载着疍家人的文化记忆。自1986年郭亚清随妻子定居三亚海边渔村,便开始记载、传播疍家文化和疍歌。郭亚清有一个笔记本,里面逐字逐句抄写着疍歌歌词,有《水仙花》《月光照渔乡》《疍家一枝花》《水乡情歌》等。

郭亚清说:“每次唱起疍歌,就会想起在海上的生活,以前是排解烦闷,现在倒成了思乡情切。”

代代相传承

以前,几乎每个疍家人都会传唱疍歌,歌唱形式也丰富多彩,或独自哼唱,或船上对唱,或搭台斗歌。无论四季寒暑,热爱唱歌的疍家人,将喜怒哀乐寄托于歌声中。

如今,疍家人上岸了。生活环境的改变,外来文化的涌入,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发生了改变,使疍歌的传承面临冲击,会唱疍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基本都是45岁以上的疍家人在唱,年轻一代会唱的也屈指可数。”张发结感叹道。

“疍歌多为口口相传,没有曲谱、文字记载是疍歌传承的困境。”张发结告诉记者,他文化程度较低,没有能力作词,希望有人能创作疍歌新词,加强对疍歌的研究,把调式、曲谱记录下来。

“疍歌是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我们不能丢。”郭亚清说,作为传承人,他有义务让更多人了解疍歌。如何传承疍歌,让疍家文化香火永续?他选择收集、记录传统疍歌,坚持和其他传承人一起唱疍歌,耳濡目染影响身旁的年轻人,通过登台演出、媒体传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疍歌和疍家文化。

疍歌,承载了疍家人的喜怒哀乐,蕴含着他们的文化血脉。如今,在南海边,渔排上,还能听到疍家人吟唱着流传千年的歌谣,传颂着这个古老族群生生不息的沧桑与辽远。

来源:综合紫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微信、新海南客户端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