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社论在6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官员明确表示:“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长期居家人群,没必要进行频繁的核酸检测,检测重点应该放在高风险人群、高风险岗位人员以及有疫情的地区”,“没有疫情发生,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
这为常态化核酸检测划出了清晰的界限。与之相关的是,国家卫健委还曾数次强调,并非所有城市都要建立15分钟核酸圈。国家医保局5月底也发函称,不得使用医保基金为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买单。
卫建委三令五申、医保局明确支付底线,因为常态化核酸有被过度使用的趋势。有的省份,一周仅新增十来例感染者,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48小时常态核酸;有的地区则宣布采取全员全域预防性核酸筛查,甚至有城市一度规定居民未做核酸就要被拘留和罚款。
从不少地方出台的政策来看,常态化就是日常化、经常化,就是全民不分地域、不分时期,长期且频繁地筛查核酸。我们以为,这样的误读甚至是曲解,都使得常态化核酸越过了合理的界限,不仅劳民伤财,也干扰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何谓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如国家卫健委所说,常态化核酸针对的是有疫情输入风险的地区,或者正在发生疫情的时期,通过更频密广泛的核酸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切断隐匿传染源。照此而论,一些地区根本没必要启动;即使有必要启动的地区,也不该是“一刀切”,动辄全员全域。它要求科学划定风险地区和区域筛查范围并动态调整。当疫情风险放缓或解除,核酸筛查也该调整频率直至停止。简单地说,核酸检测是特殊,不检测才是日常。
核酸检测日常化、经常化,模糊甚至突破了常态化核酸的界限,有悖于科学防疫的原则,也人为增加了财政负担。对个体而言,核酸检测看起来是免费的,但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次核酸检测背后,都有材料成本、运营成本和老百姓的时间成本。如果不分轻重缓急,一窝蜂地搞大规模检测,积少成多,花费巨大,对财力和人力都是极大的浪费。
更何况,从近期公布的流调风险点位看,核酸检测点时常位列其中。扩大化的核酸检测,反而增加了人们的感染风险。对个体来说,这是无谓的风险;对社会而言,也是徒增的负担。
进一步讲,自由出行本是人们拥有的法定权利,当地方政府部门以查验核酸为条件要求人们让渡这项权利时,谨守法治的界限应是其基本原则。从《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看,政府只有在应急状态下才可以采取限制个人出行自由的强制性措施。这就意味着,政府相关部门在确定核酸筛查频率和范围时,一定要审慎权衡,政策的手段和目的之间必须符合比例原则,避免将核酸检测和公民个人自由甚至法律责任相捆绑。要知道,防疫是政府的责任,保障民众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也是政府的责任。
奥密克戎毒株在国内流行以来,我们探索常态化核酸,是为了尽早发现隐匿疫情,避免大面积长时间的封控,初衷是为了“不折腾”,最
要问的是,如何守住核酸检测的界限?国家卫健委划定的界限很清楚。它代表的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是强制性约束而非专家建议。既然如此,各地方理当令行禁止,为何层层加码或 “一刀切”的情形仍然不绝?它们堂而皇之地以一级政府政令的方式出现,当地百姓有苦难言也无可申辩。谁来评判地方防疫政策是否过度,谁来纠偏问责?我们以为,要让常态化核酸避免走样变形,这些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