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始喜欢怀旧。曾经,90后还是青春与活力的代名词,如今却已经被叫做叔叔、阿姨,甚至被家里“逼婚”都显得有些过时了。作为一名标准的90后(1990年出生),我也早已开始怀念过去的美好。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好好吃一顿早饭都变成了一种奢求。而曾经吃过的那些好味道,却一直都在记忆中回荡。虽然重庆小面如今大行其道,占据了重庆“早饭圈”的半壁江山,但是,记忆里却还有一种味道,甜甜的、脆脆的,让人忘不掉。
糯米团
那是一种热乎的小吃,表面有一层黄豆面,黄豆面下是蒸的非常香甜的糯米,而糯米里还包裹着油条和白砂糖,以及更多的黄豆面,这就是重庆人非常钟爱的一种早饭——糯米团。
以前住在七星岗观音岩的时候,偶然的机会吃到了这种独特的早饭,就再也无法忘掉。那软糯的口感,香甜的味道,还有酥脆的油条,每一样都配合得刚刚好。此后,吃过很多类似的,却都无法再现曾经的感觉和味道。
直到,春森路这家糯米团火了,在工作和美食诱惑的双重驱使之下,我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春森路
春森路,位于中山三路和学田湾正街之间,相对而言,是一条比较偏的老街。第一次前往,在岔路口就走错了方向。虽然手机导航在重庆基本上没什么用,可我还是依靠它把控了大致的方向。
寻寻觅觅,总算是到达了目的地,上午11点,一如往常,很多人在排队。尽管队伍并不算长,但是据说基本上都得排上一个小时,才能够吃到这神秘的糯米团。
冒雨排队购买糯米团的人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糯米团,我决定暂时先不着急排队,直接前去糯米团制作的摊位前,和这位阿姨聊一聊。
“现在都是为了游客,原来下午都没有卖”,阿姨一边和购买的顾客说着,一边也在不停地制作着糯米团。
制作糯米团的阿姨
只见她先用饭勺从笼屉里舀出一些糯米,将它们均匀地平摊在一块纱布上,然后就着这饭勺舀出一些白砂糖,同样平铺在糯米上,再舀出一些黄豆面,再平铺在糯米上。之后,用手将炸好的油条捏成小段,放到糯米里,然后再将糯米通过纱布卷起来,反复揉捏,快速压紧,最后形成一个糯米团。
制作糯米团
这还不算最后完成,还得再在这糯米团外裹上一层白砂糖和一层黄豆面,才算是大功告成。为了加快制作速度,阿姨总是先把前面的几个步骤完成,而裹上白砂糖和黄豆面的工序则最后一气呵成。粗略估算了一下,制作一个糯米团,从开始到完成,需要花费30秒的时间。
最后裹上白砂糖和黄豆面
因为只是一个临时摊位,所以现场的制作环境算不上多么整洁,不过,阿姨全程带着口罩和袖套,也没有直接接触现金,基本的卫生操作还是做到了的。如果你有洁癖,那还是不要考虑这种街边小摊了。
糯米团小摊
“阿姨,你说是因为游客才卖到下午的,那原来一般卖到什么时候?”,出于好奇,我开始和阿姨聊了起来。
“一般就是11点多,12点的样子”
“那要是原来的话,你现在都准备收摊了吧!”
“差不多,现在到了下午2点多,3点的时候,外地游客特别多”
“他们也是慕名前来”
“没得办法呀!有的时候,别人来了,到处找,没买到,别人觉得很遗憾”
“你是一直都在这里卖糯米团吗?”
“是呀,今年已经是第14年了”
阿姨在放入油条
不和阿姨聊天还不知道,原来阿姨已经在这里卖了14年的糯米团,而且据她自己说,也就是每年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会休息,其他时间一直都在这里,从未间断。
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是什么在支撑着她呢?
是因为有做好美食的梦想,还是说仅仅为了谋求生计?两位来自陕西的游客,听说阿姨在这里卖了14年的糯米团,而且每年只休息两天,便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这么拼,挣这么多钱干啥?”阿姨回答到:“真挣不了什么钱,就是图个养家糊口而已。”
摊平的糯米
这糯米团,现在是卖5块钱一个,主要的材料就是糯米、白砂糖、黄豆面和油条。尽管对这些原材料价格没什么概念,但是想来5块钱一个,还是比成本高出不少的。然而,阿姨从早上7点钟开始摆摊,然后就全程站在摊位前制作糯米团,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一直到下午2、3点钟才收摊,这挣的也全都是辛苦钱。
阿姨说她今年已经快50岁了,长时间这样站着工作,导致颈椎和腰椎都有些问题,也不知道还能够坚持做多久。做这份工作,以后做不动了,也没有退休金作为保障,其实想想还是挺难的。她现在就期盼着自己家里“那位”能够早点退休,而另外一件事,就是比较担心自己的女儿。
捏断油条
阿姨的女儿才毕业不久,目前做着一份销售的工作。不过,她自己却并不喜欢这份工作,而如今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暂时也没有辞职去找另外的工作。阿姨说,她女儿的性格不太适合做销售,但是也不能让她在家里呆着,年轻人不自己出去闯一闯,只想着在家里啃老,那人就废了。
阿姨说,她也有想过把这个做糯米团的手艺传给女儿,不过要等到她自己做不动的时候再说,而且也要看自己女儿愿不愿意做这个,现在的年轻人呀,估计是吃不了这个苦的。
做好的糯米团
阿姨卖糯米团是只收现金的,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个人非常好奇,于是就多追问了几句:“你怎么不让你女儿给你弄一个二维码,扫码支付,多方便,现在不管是多小的摊位,基本上都这样操作了。”
“哎呀,我这个人,头脑不够灵活,有时候顾不过来,手机支付这个东西,还是算了吧。我只收现金,有这么多排队的顾客,大家都看着的,更放心。”
而就算是只收现金,阿姨也遇到过一些让人糟心的事。之前,有一个人,经常来阿姨这里卖糯米团,看起来是把钱攥在手里,但是却并没有放到收钱的篮子里,而是趁着大家不注意,又悄悄地放回到了自己的口袋。
长久以来,阿姨也一直都没有发现,直到有一次,另外一位顾客,专门来“拿他”,这才被发现了。据那位好心的顾客说,他之前就发现了好几次,但是都没有当场抓住那个人,所以那一天,就来得特别早,专门来抓这个人的现行。
等待的顾客
阿姨卖了14年的糯米团,一直都是这个小摊,难到她就没有想过开个店?毕竟在这寒冬和酷暑的日子里,这重庆的户外可不太招人喜欢。而关于这一点,阿姨明确表示,她是绝对不会开店的。
阿姨说,很多顾客都和她说过,他们来吃这个糯米团,就是想找回当初的一些回忆,就算是需要长时间排队,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种糯米团,最早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小摊推着卖,如果真的开了店,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感觉,他们也就不会再去了。
换句话说,如果阿姨真的开了店,估计也就不会有如今这么火爆的生意了。
为什么大家的排队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呢?看阿姨制作糯米团的速度,其实还挺快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都不会只买一个,特别是对于很多外地游客来说,好不容易来一趟,排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就只买1个,自然是不行的。前边提到过的来自陕西的两位游客,就直接购买了15个,而此前还有一次性购买50个的。
那么,最后让我们回归到糯米团本身。阿姨每天会准备好一整个笼屉的糯米,7点钟开始卖,也就意味着阿姨必须很早起来开始蒸糯米。这糯米并没有被蒸得特别软,成熟度刚刚好,甚至还稍微有一些硬度。
白砂糖
白砂糖和黄豆面都是正常操作,这两样也是我们在吃糍粑时的固定搭配。特别要说一下这个被包裹在糯米团里的油条,炸得很干,甚至有一些过头了,而糯米团里就是需要这样的油条,它会和外表的糯米形成极大的反差,带来非同一般的口感体验。
黄豆面
而除了传统的甜口,阿姨还自己开发了咸甜口,也就是在糯米团里加上一些自制的咸菜。这种口味我还没有尝试过,通常也都是外地游客会有这种倾向选择。咸和甜的组合,让我想起了自己特别钟爱的肉末豇豆和冰镇西瓜的搭配,想来应该也是极好的。
包裹着油条
据阿姨说,这个糯米团,热的时候好吃,就算是凉了,也同样很美味。如果喜欢吃热的,只需要在微波炉里加热50秒就行了。
糯米团外观呈梭子状,中间宽两头尖,一口咬下去,糯米就占据了整张嘴,表面的黄豆面会有些许的撒落,又甜又香。再往下咬,能够吃到酥脆的油条,两种不同口感的食物混合在一起,能够听到口中发出的清脆响声,简直是“好嗨哟!”
咬开第一口
除了糯米团,阿姨还准备了稀饭、银耳汤以及豆浆。其中,豆浆更是阿姨极力推荐的,只要1元钱一袋,都是阿姨自己煮的。试着喝了一袋,很甜,豆浆味道很浓郁,配合着糯米团一同吃下去,堪称完美。
豆浆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的这些描述太夸张,那是因为这种回忆里的味道,天然带有属性加成。如果你不相信,可以亲自去尝试一下。当然了,食物这种东西,都是要看个人口味偏好的,没有什么食物,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就算是水,不同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偏爱。
只看糯米团,请自动屏蔽我的脸
在和阿姨聊天的过程当中,阿姨还提到,前不久湖南卫视一档做美食的节目还特别来对她进行了采访和拍摄,在更多媒体平台上的曝光亮相,让阿姨这个小摊变得越来越受人关注。而阿姨却对这些毫不关心,用阿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天哪里有时间去弄这些嘛,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弄明白。”只要你不妨碍她做糯米团,其他的,你们想怎么拍都可以。
阿姨还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曾经有一家电视台打来电话,询问:“你们是只做糯米团吗?”阿姨回答:“是呀!”“我找一下你们的负责人”阿姨立刻就说:负责人不在。
或许,在电视台的印象里,这应该是一个团队在做的事情,而事实上,阿姨从来就只是一个人,很简单。排队的顾客,很多都是回头客,他们也只是把这个小小的糯米团,当作是每天必吃的一样食物,仅此而已。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攀升,很多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都开始前来这里排队购买糯米团。当天,我也是从11点一直等到12点半,人群渐渐散去,才让阿姨帮我做了一个糯米团。阿姨说,有时候人太多了,她也会让大家限购,不过,后来发现其实也没用,特别是对一些外地游客,这样做反而会显得不够友好。毕竟别人是来重庆旅游的,不能让他们扫兴,限不限购,限购多少,阿姨一直都处理的很灵活。
小顾客
当天有一位妈妈带着小朋友来排队购买,阿姨会先征得其他顾客的同意,然后先给小朋友做一个糯米团,免得小朋友饿着。有的顾客排队也就只买1个,而正好他前面的游客要了20个,阿姨也可能就会先把他那一个给做好,然后再做另外的20个。
阿姨的糯米团,自然不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但是它却是阿姨坚持做了14年的一件事。从阿姨个人角度出发,她或许并没有考虑很多,只是单纯地把这当作谋生手段,至于对糯米团这种传统食物的传承,不过是顺便的事情而已。
春森路糯米团
美食的背后,必定也伴随着情感的温柔和生活的无奈,而这才是美食能够经久不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