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来泉州三天,一口肉没吃上!

来源:风味星球

据说假期最不该去的就是热门旅游城市。往哪都逃不过人山人海的排队魔咒,吃不到地道正宗的人情风味。

倒也不全是。

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一个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我就找到了独特的通关密码。不仅全程没有外地游客排队,三天总花费100块不到,在喧闹拥挤的人群里,找到了前所未有的 peace and love(爱与和平)——

通关密码是:素 。

我并非一个素食主义者,或基于什么宗教信仰,但泉州,甚至整个闽南地区都创造一种独一无二的“素食”奇景。这大多数游客都还不曾体验过泉州这种大隐隐于市的独特的人文风景。

坐落在鲤城区的主干道旁的承天寺,被“晋光小学”的现代感建筑掩盖锋芒,以至于走过路过,都很难意识到这是座修建于唐代,至今已历经千年的泉州三大古禅寺之一。“小时候学校里有个门,直接通寺里,我们下课就会去寺里玩。到了要拜拜的日子,爸妈就半夜把我拖起来,拜完去隔壁吃个素斋”,晋光小学毕业的朋友轻描淡忆。千年古刹不过泉州孩子的游乐场。

这就是这座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城市让人着迷的地方:任何信仰任何形式都被这片土地宽容。

不到7平方公里的老城,随处可见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道教、妈祖“到此一游”的痕迹,每隔不到50米就有座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以至于承天寺——在其他城市必然以最高规格保护的佛教禅寺——在泉州竟有几分“不起眼”。

而那家让朋友“吃了20年”的素斋,更是低调到让i人恐惧:没有地址,没有招牌,甚至连门都“不开”。若不是贴着的“观音斋”三字的红色横幅给了我这个e人敲门的勇气,我会误以为自己正在私闯民宅。

“这里是吃素的哦”,开门的阿姨非常礼貌地提醒我。

一街之隔就是香火鼎沸到漫溢的承天寺和排满长龙的网红小吃街,然而此刻她身后的桌子空无一人。再看朴素的家庭装修风,墙上的观音慈祥地凝视着来访者—— 就是我想要的地方!

“对,我是来吃斋的,我朋友说她在你家吃了20年”。

阿姨放下戒备,露出笑容,“就你一个人?那你要吃什么?”

朋友提到这里的素排骨煲很好吃。

“那得人多,我给你做个素海蛎煎和素羹汤吧。”

泉州在街头开设素菜馆已有上千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五胡乱华”后,士大夫阶级从中原大规模迁徙到长江和珠江流域,到了宋朝,不大的泉州港已成了六千多个僧众的安居之地,以至于朱熹到此讲学时留下金句,“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呷素”作为与信仰佛教并行的饮食习惯,也在泉州发展了起来。

没一会儿,阿姨端着素羹汤走了过来。这是泉州特色小吃牛肉羹的素食版本,姜丝之外用了酸笋调味,吃起来开胃解腻,“牛肉”用的是炸过的大豆蛋白,配上地瓜粉勾芡的羹汤,颇有分神形相似;素海蛎煎更是绝妙,紫菜和地瓜粉做衣,散落星点素火腿、花生、笋丁和芹菜丁,煎得焦香酥脆,配上番茄酱直接以假乱真——

加起来不过40块钱。

“幸好你是今天来,昨天我去给人做宴了,都没开”,阿姨坐过来跟我聊天,“你也信佛么?”

在闽南,终日食素的女性有一个特殊的名词,菜妈。她们或因信佛常年茹素,或为了身体健康间隔着吃斋。作为闽南素食顶梁柱,很多民间广为流传的菜品,就是她们通过奇思妙想研发或传播开的,比如素食版本的“福建四物汤”,用面筋茶树菇和花生替代传统家禽,或者古早味的甜粿、芋头糕、熬制发白的花生汤。

这家没有门头的斋菜馆,菜品就是阿姨自创,“没有师傅教的,过去就我们四个邻居姐妹做一做,这两年就剩两个人了”。即便得知我并非信佛,只是假期来旅游,阿姨也没有不开心,“下次你多喊几个人,我给你做排骨,还可以给你做水煮鱼”。

素食在闽南的历史接近千年,从纯素到仿荤素再到杂素,从糕点到甜品到炸物,尽管带着素的标签,却几乎没有被赋予过多的宗教意义。素仿佛只是食物的一种呈现形态,就像吃红烧肉自然搭配的烫青菜,只是这片土壤相对于中国其他地方,更具有素的创造力,不仅如黑洞般无边无际,而且都被加密记载,不被遗忘。

时间刚过下午4点半,我就提前来到“善和缘“素食自助的门口。“建议一定要早到,虽然说营业到8点半,7点多就基本清空了”,点评里,一个网友经验分享。

素食自助,闽南“呷素”习俗的全新创意,闽南素食集大成之展现。没人知道是谁先打开了这个脑洞,只记得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素食自助仿佛星星之火,燎遍闽南。当时间来到2023年,“素食自助”更是突破素菜边界,卷出新境界,“只要28块钱,你能感受素食爱马仕的体验”,长住厦门的朋友疯狂安利,“泉州肯定有,不是你想象的素食,一定要试试!”

善和缘是泉州本地一家素食自助连锁,说是连锁,也就两家店。一人入场券38元,美食app盛惠32。入场先给你一根上上签,等开餐拿去前台换成餐盘。离放餐还有半小时,已陆续坐上不少人,不仅有本地“菜妈”,还有刚刚放学的中学生,带着茶壶的大爷,携家带老人的五口之家,甚至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我看了看手中这张的签语,“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倒也简单,隔壁俩中学生正对着自己的签窃语,应该是写了什么有趣的内容。

的确是想象之外的神奇世界。

超过百平方米的场地,除了传统自助热菜热汤区域,还标注了“甜点”“水果”“麻辣烫”“烧烤类”“四果汤”等特色档口,每个种类都丰富到让人震惊:四果汤可搭配小料超过18种,甜品包括瑞士卷、黑森林、海苔卷、草莓慕斯、杯子蛋糕和菠萝包;随着热菜凉菜的不断更新,我看到了红烩素海参、南瓜金桂甜百合、素版毛血旺、冬瓜炖虫草菇等接近六十道热菜和二十多道凉菜,汤羹有红菇汤、四物汤、面线糊、花生汤,充满了闽南饮食特色——

只要32,可以吃到超过100多道菜。 放在哪个城市,这种价格都是炸裂的。

我仿佛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稀罕地看着从不被自己重视的蔬菜被做成了各种奇妙的滋味组合,好奇心在身体疯狂翻滚。

5点15分,正式开餐,我开始风卷云残:

素海参裹挟的酱汁温柔厚重;荷兰豆都去了筋(怎样的工作量!),清甜脆爽;素毛血旺里的油面筋,不仅吸满了川辣的汤汁,还多了一份姜的温暖;海藻以各种前所未见的形态跟我见面,我似乎吃到了海带的梗,海发菜的须,还有紫菜炸的酥饼。在这里,我吃到了人生第一个烤黄瓜串,榴莲披萨也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现了又走;我忘了我最后抢到的那个红色的是什么,只记得回味之间带着糟香…

人虽然多,但都是本地居民,他们熟悉整个素食自助的流程,吃完的盘子自觉收走,带着善意为下一个人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随后的两天,我选择继续在泉州素食自助里沉溺。南少林寺旁的“禅味空间”,装潢更新人更少,吃完还能上南少林溜达一圈,感受素食给武僧提供的无尽力量;城区另一家“天荷菜根”,有冰淇淋和素芋泥无限畅享。

我原本认知的素,在泉州被逐一打破,原来素可以麻辣小火锅可以串串烧烤,巧克力草莓是素食,薯条披萨可以是素食,碎冰拌石花膏配芋泥芋圆黑糖珍珠芒果是素食,红薯粉配陈醋酱油花生黄豆芽菜辣椒也是素食。素不再是一个让人闻之侧目,需要进入某种特殊状态才有资格享用的寡淡滋味,素食在泉州,没有故作姿态,就是平日随意的一餐选择,普通到跟吃一顿麦当劳没有区别。

甚至,素食自助以价廉且口味多样化选择的优势,让囊中羞涩的普通人,也可以随时放开怀抱饱餐一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站上,针对泉州有这样一段描述,“水手、商人和探险家从世界各地来到泉州,他们在泉州生活,促进了城市中许多不同群体的和平共处和发展,这包括佛教徒、印度教徒、道教徒、景教徒、摩尼教徒、犹太人、天主教徒和穆斯林。”

曾经经过海路、陆路出现在这座城市的文化,都被泉州温柔地接纳并保存至今,如今城市细节里,仍能看到千年“东方第一大港”带来的足够的底气和自信。这也是为什么,“呷素”这种在世界其他国家看起来需要“独特标榜”的身份滋味,在泉州出落得如此稀疏平常。

号称潮流之都的洛杉矶,以坐拥105家全素食餐厅被列为世界排名第六的素食友好城市,泉州一座不过1.1万平方公里的小城,却数得出55家全素餐厅,拓展到厦漳泉三地,这个数量大概可以接近400家。

“我记得第一次在厦门吃素食餐厅,当时甚至完全没意识我在吃素,菜牌很坦然写着干煸四季豆,芋头羹,烧汁豆腐….没有树立素和荤的敌对。生活在这里,你会觉得自己吃什么,信什么都是可以的,没任何行为会被道德绑架,给予了所有人最现实意义的尊重和接纳”,那个长居厦门的朋友,微信里这么跟我说。

所以,下一次如果假期来到闽南,无论是泉州,漳州还是厦门,试着去找一家素食餐厅大快朵颐吧!这个外地游客甚少探访的福建秘境,是旅游胜境中难得的应许之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来泉州三天,一口肉没吃上!  泉州  泉州词条  一口  一口词条  
热评

 星盘分析是怎样看?

谢邀。太阳白羊上升白羊月亮天蝎。。。整体来说,冲动、热情、充满自信,很有生命力和战斗力,也有成为第一的想法与能力。但是内心戏很足,这个内心戏波澜起伏,都是自我压...(展开)

热评

 张杰常石磊为什么是好兄弟?

据说是这样的。差不多n多年前,两位老师都还没有出名,张杰老师参加一个节目(我型我秀),常老师(小胖老师)是指导老师,都是爱音乐的同龄人,就这么慢慢熟悉了。这段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