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在大厂工作的人,很多人的脑海中会飘过两个词:高薪和996。但大厂真的就是“ 穷 人 ”居多么?虽然我不是十分认同,但仔细琢磨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且看我徐徐道来。
我之前在腾讯和字节都参与过校园招聘,和很多同学和用人部门都有过交流,总结了如下规律。
1、业务部门喜欢用什么人?
实话实说,目前各个大厂都希望找能干皮实的人,华为的hr招聘口号就是“苦大仇深,来自农村”。如果一个小姐姐,拿着名牌包包,简历上有英硕/澳硕的履历,出身大城市,校招面试官会非常谨慎。
2、互联网大厂里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我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都工作过,据我观察,在字节跳动,拼多多这种加班严重的公司,很少能见到北京/上海人。但是在上海的外企里本地人比例非常高,甚至中午经常能听到一桌上海人用上海话聊天。同样在北京的国企、央企的互联网部门,京腔的大哥大姐也非常多。
同样的,东北,四川等省份,本身的地域文化并不崇尚艰苦拼搏,在互联网的码农比例就偏少。(就像在互联网的成都人,终有一天会回成都)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字节的时候,八个人的产品组,竟然有三个来自河北衡水。
通过这里可以延伸出经验, 互联网公司如何鉴别加班是否严重?
看该公司员工名单上,是否有如下籍贯员工:上海人(不包括崇明岛、嘉定等);北京人(不包括延庆、密云等);东北、内蒙、青海、云南等边疆省份。
如果有多名员工符合条件,说明该公司加班情况不严重。
不爱加班的员工特点: 所在地高考难度低;出身省会及以上城市;有海外留学经历。
爱加班员工特点: 高考大省,普遍复读;出身县级市及以下;国内理工科研究生。
3、我的观点
当前的互联网,太多员工在做低效率的布朗运动(低效率的卷)。大家在求职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驱动力来源是什么。如果你真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血汗,给家里人好生活。那我建议你在互联网大厂尽情折腾。
举个身边同事例子:C9本科,计算机系。家里条件不好,毕业直接就业赚钱,没有读研。毕业到现在一直在支付宝做程序员,12年毕业,用了将近9年时间,从项目组小弟到主程,终于在30岁这一年实现了年薪百万。在同期里算是发展得不错的少数人中的一个。工作模式非典型996,有双休,平时一周加班3-4天。年薪百万后,工作节奏基本没有太多改变。生活质量也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穿一百块的衣服裤子,吃三十几块的外卖,去二十几块的理发店剪头发。
综上,如果你只是羡慕互联网的暂时红利下的高薪。但是本身并没有很强的付出动力,同时也没有在求学阶段吃过苦,家里还有退路的,建议不要来。
太多人没认清自己,盲目闯进血汗工厂,结果就是无限的痛苦。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 END -
文字 | 互联网牛马 整理 | 思齐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