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9月,国产手机“围剿”苹果

时间:2022-09-30 09:10:48 热评 我要投稿


作者 | 归去来

编辑 | 雨辰

每年秋天,都是手机大厂密集发布新机的时间。

9月7日,苹果发布iPhone14系列四款手机。就在苹果发布会一天前,华为发布Mate50系列四款机型。虽然新机在影像、屏幕显示、抗摔性上均有所提升。网络上更是流传着不少用Mate50砸核桃的段子,但美中不足的是,华为Mate50是4G手机。想要实现5G通信,依赖5G手机壳。芯片也改用了骁龙系列,而不是自研的麒麟芯片。

进入9月下旬,手机大厂发布新机的频率更高。

9月26日,VIVO发布折叠屏迭代新品VIVO X Fold+,这款新机搭载骁龙8+处理器,弥补了此前火龙芯片的短板、电池增加到4730mAh,支持80W有线+50W无线充电,被外界称之为目前最堆料的折叠屏手机。

9月27日,小米发布和 Hello Kitty 联名的手机Civi2,在配置方面,这款定位女生的手机采用FHD+华星光电OLED屏幕,支持1920Hz高频PWM调光,电池容量4500mAh,支持67W快充。

9月大厂密集发布新机的同时,很多人在猜测:为何各大手机厂商的新品都会定在9月,难道是跟每年都会在9月推出新机的苹果叫阵?事实上,尽管看似国产手机对苹果发起了“围剿”,但目前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几乎可以说是苹果一家独大。国产高端手机是否能够与苹果一较高下?

从9月份发布的新机来看,各家手机厂商所发布的手机卖点有所不同。其中,华为Mate50主打卫星通信功能,这点和iPhone14所发布的功能基本一致。

所谓的卫星通信功能是指,通过天上的通信卫星来发送一些简短的求救信息。它并不是一项新的黑科技,反而是一项极其成熟且应用广泛的通信技术,常被用于地质勘探、远洋运输、森林巡护等特色领域和人群,通信效率比较低且价格非常昂贵。

但从华为Mate50系列的市场表现来看,依然延续此前Mate系列的火热。据产业链人士透露,华为第一批 Mate50 系列共备货约400万台,目前这些备货已被自营门店及线上商城、运营商、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客户等瓜分完毕,华为目前正在紧急增加Mate50系列供货,但华为Mate50颇高的价格也劝退了不少消费者。

消费者娜娜告诉价值星球,她认为华为Mate50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以华为Mate50昆仑霞光512G为例,它在京东的价格为9999元,这一价格比iPhone14 Pro暗紫色256G的8899元的价格还要高。更重要的是,iPhone14 Pro为5G手机,但华为Mate50还是4G手机。差不多的价格,为何不买一款5G手机呢?

而VIVO X Fold+则延续此前VIVO X Fold的“航天级浮翼式铰链”。VIVO X Fold+的这条铰链包含174个零部件,并采用液态金属锆合金、FS53 航空高强度钢等六重航天级材料。

但对标VIVO今年4月份发布的 X Fold其他款手机来看,其在京东平台的销量、人气值均和排名第一的一加10 PRO有着不小的差距。而VIVO X Fold+的价格比其他几款X Fold还要高,消费者是否买账,恐怕这里可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小米Civi2此次依旧是主攻线下市场,Hello Kitty联名+高颜值+轻薄机身+优秀的自拍效果是本款手机的主打卖点。显然,小米Civi2此次的目标用户为收入较高的年轻女性。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自小米公布Civi2后,不到一天时间预约人数超11万人。产品热度虽然很高,但后续能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转化,仍需要市场来给出答案。

可以看出,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策略上各有侧重,但最终这样的策略能否成功还要看消费者是否买单,销量也成为渠道关系是否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但显然不是唯一因素。

从事手机行业研究多年的钱敏告诉价值星球,从步步高中脱离的OV,已经早早和渠道伙伴建立了一种互相交叉持股的关系,并且利用高额返利体系来控制和刺激整个销售链条,基本盘比较稳固。

这几年OV的线下渠道虽受到小米、荣耀、华为的冲击,但实则被挖走的更多是下游渠道商,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OV线下渠道业务。而且小米和荣耀很多线下发展模式,实则都是从友商OV中所借鉴的。

比如,独立后的荣耀收购荣耀股东中包括30余家荣耀代理商与经销商,这其中不乏天音通信、苏宁易购、北京松联等有实力的渠道商。用交叉持股或利益分配的方式和线下渠道商完成联动,利益互绑。

但和OV相比,一些华为的线下经销商们正在加速“逃离”。“华为可以没有手机业务,靠其他业务自救,但我们华为手机的经销商们怎么办呢?”华为经销商孙鹏无奈地说道。

孙鹏接着说,这两年华为经销商们日子很难。由于华为在5G业务上一直没能突破,经销商们只能靠卖华为其他产品为生,这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按照华为要求,大型华为经销商门店需开设在当地市中心位置,员工数量不得低于30人。可华为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并不是很高,我们拿什么来支付员工工资、物业费、电费呢?”孙鹏透露,自己上个月直接亏损达到了30万。

另一方面,目前电信运营商们正在大力推广5G业务,国内许多地区的运营商直接给合作伙伴下发明确规定,运营商的线下门店不得售卖任何品牌的4G手机。“若被巡店的督导发现,按照每台手机2000元的标准进行考核。这就相当于我们此前花了很多力气维持的和运营商关系随之终结。”

而小米手机发力高端市场则还是主打性价比,虽然在疫情的冲击下这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但实则隐藏着不少风险。比如,这种路线并不会给渠道商旱涝保收的承诺,也没有牢固的利益捆绑。产品端高性价比的模式注定了,如果长期收益较低,渠道商很容易逃离。

华为、VIVO、小米等多家手机厂商的内部人士告诉价值星球,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在9月份发布新机,实则还是由新机背后的供应链决定的。

在智能手机生产过程中,因工序、工种的不同而派生出复杂、精密又环环相扣的合作关系链。一般来说,手机的生产流程包括: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元器件采购、零部件制造、整机制造、产品包装,最后通过线下终端门店或电商平台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以零部件制造为例,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机零部件可大致分为以CPU、GPU、DRAM、显示器芯片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以连接器、散热组件、扬声器为代表的专用零部件,以玻璃盖板、塑胶、包装印刷为代表的通用零部件。

在这些零部件中,手机性能的迭代和芯片研发息息相关。比如七月亮相的骁龙8+,其后小米、iQOO、realme等,都跟进发布骁龙8+的新机。如果友商发布了搭载新芯片的手机,而自家没有跟进,则意味着消费者换机需求被友商带走。

今年的情况似乎尤其“卷”。台积电工艺的骁龙8Gen2,也就是七月亮相骁龙8+芯片的升级版,将会于11月中旬亮相,想必手机厂商都会铆足了劲抢8Gen2的首发机型。再加上去年12月份的骁龙8Gen1,意味着在不足12个月的时间里,芯片完成了三次迭代、也让手机旗舰进行了三代升级。

而每年9月都是苹果发布新机时间,此时各大手机厂商则会提前完成对于产能的布局,发布对标苹果的高端手机。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各大手机厂商发布新机的时间受上游供应链影响,但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各大手机厂商会根据每款机型的市场情况有所调整,以提高手机的销量。

此前从事OPPO手机活动策划的李林告诉价值星球,每年6月份高考结束到9月初新生入学,会带来庞大的学生购机需求,而OPPO旗下的Reno系列机型主打的是学生市场。

因此,Reno系列的机型一般都是选择在6月份发布,此后会推出类似于毕业季购机、高考生凭准考证购机优惠、新生开学季等一系列暑期大促活动,进而让Reno系列新机在短时间内迎来销量高峰。

而为了让一款新机实现盈利最大化,各大手机厂商的商务会在新机发售前3-4个月就开始找国内APP厂家沟通新机预装事宜。一位和国内各大手机品牌新机均有过合作的涛哥告诉价值星球,由于一款新机所面对的人群不同,其单个APP的预装费用也有所不同。

类似于华为Mate这样主打商务款的高端机型,一个APP的预装费用至少是在6元起,单次预装数量至少是在1000万起,而且由于各大手机厂商是手机APP的流量入口,他们对于手机厂商并没有太强的议价权。即使一款新机预装APP在10个的话,这个收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虽然据IDC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苹果在中国600美元(约合4200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中,约占有70%的市场份额,其余手机厂商合计仅占有30%份额,和去年四季度相比,这一市场份额虽有所缩小,但国产手机未来想要持续打开高端市场,仍有很多路要走。

首先,从用户的忠诚度来看,苹果的确很有优势。在北京做了10年手机维修的李师傅告诉价值星球,来自己店里修手机的很多苹果用户都表示,自己用惯了苹果系统,很难再使用安卓系统。若苹果手机无法修理,自己还会继续购买新的苹果手机。事实上,国内购买高端手机的人群本身就相对固定,国产高端手机又要如何从苹果手中抢走这些用户呢?

其次,苹果仍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核心是苹果在底层硬件能力、软件系统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上的优势。而苹果能够有这个优势的原因在于,高溢价带来企业高利润,维持企业的高研发投入,这实则已经形成了苹果内部的正向循环。

而对于国产手机而言,若是在研发上投入成本过高,这意味着后续必然要靠高出货量来均摊这些成本,才能维持企业现金流的正常运转,但短期内国产高端产品的营收规模难以做大。

最后,动辄上万元的折叠屏手机,被国内各大手机寄予厚望,甚至将其布局为高端市场的“杀手锏”。但一位折叠屏手机用户嘟嘟却告诉价值星球,“自己身边的朋友很少有购买折叠屏的,动辄上万的价格真的太高了!”而她自己在使用折叠屏手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体验不稳定,软件系统适配的问题。

用户抱怨的背后,实则还是和折叠屏手机前期投入工作量大、成本高有关。可一直偏高的价格,实则已经劝退了不少消费者。对于国产手机而言,只有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保持自有利润的平衡,优化自身的体验,让折叠屏手机真正的亲民,才有可能把这个市场做大。

而这也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其背后考验的是国产手机厂商们的创新力、产品力和品牌力。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