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家属叫不出产妇全名护士拒给娃”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视频中,护士抱着新生儿走出产房询问产妇家属:“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可产妇的家属(婆婆和公公)却叫不出全名,就此护士立马变脸称:“妈妈的名字都记不住,我怎么能把宝宝给你们呢?”产妇的家属(婆婆和公公)强调“我们喊小名喊习惯了”,对此护士却表示:“先在这等着,妈妈的名字怎么可能记不住呢?”然后又把新生儿抱回产房,直到新生儿的父亲来了,才消除这场误会。
要知道,这段视频之所以会引发舆论热议,主要在于“护士的责任心和警惕性”触动了不少人。但伴随着热议的持续,有人竟然抓住“叫不出产妇全名”这个话柄,直接开始喷骂婆家人了。基本的逻辑是:连名字都叫不全,肯定对儿媳妇不怎么样。
我们暂且不论这样的逻辑能不能立得住,可仅就这样的情形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尴尬。对此当事产妇回应称,这是她的第四个孩子,公公婆婆叫不出媳妇全名,这在农村很常见,并表示他(她)们一家人感情非常好。
按道理讲,当事人都澄清了,外人也该散了。可舆论层面有些人就是不依不饶,不仅认为当事产妇是“生娃机器”,还觉得她可能在说谎,并且还质问她的老公为何在生产的时候不在场?同时还强调“我们农村不这样,别侮辱农村人”。
坦白讲,杠抬到这个份上,确实有些过头了。一定程度上,婆家人叫不出产妇的全名确实不多见。但是在农村这种事情确实是可能发生的。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有些老人不识字,所以很多时候,即便告诉他(她)们全名,也对不上具体的汉字,以至于小名就成为他(她)们唯一能记住的名字。
所以当事产妇如此回应,即便不算非常严谨,但也基本上说出了事实。另外关于“生娃机器”(为生儿子)的质疑,透过当事产妇晒出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与她的合照,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至于家庭关系如何,就算当事产妇真的说谎了,那也是属于私人范畴的事情,何况从当事产妇回应时的状态来看,大概率说的是事实。
之所以要全面掰扯这件事情,主要在于舆论层面的手伸得太长了。作为旁观者,确实可以通过客观事实去评价事情的是非,但是针对私人范畴的事情,就算要去质疑,也是基于普遍意义上的共通性而言的,而不是抓住当事人的话柄,直接开喷。
因此有必要强调的是,对于“家属叫不出产妇全名护士拒给娃”这件事情来讲,在当事产妇没澄清之前,其实媒体叙事就明确表示“这是场误会”,并且主要是为凸显当值护士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只是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舆论层面的“好奇心”。以至于当事产妇不得不站出来告诉大家:婆家人对我很好。
可问题是,如果舆论层面的质疑真的为当事产妇着想,那么质疑的底色应该以理解为前提才对,而不是以苛责为前提。就此而言,不得不说舆论层面的“为你好”更多只是想“编排你”,而非是出自真情实意的“为你好”。
与此同时,在看待护士拒给娃的行为上,在强调护士个人责任心和警惕性之外,更应该摊开来看程序的严谨性。说到底,这件事情要想从舆论走进现实,最为紧要的还是医院层面如何把责任心和警惕性编进护士工作的程序里,而非总是希冀于个人的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