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中国,在一场熔旧铸新的脉动中,国民整体向心力空前高涨。同时,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疫情依然肆虐的严峻形势下实现了8.1%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依然担当世界经济复苏“领跑者”的角色。
2022年8月17-18日,由融中传媒主办,融资中国、融中财经、融中母基金研究院协办的2022(第八届)中国产业投资峰会隆重召开。
峰会围绕产业投资、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服务、专精特新、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消费、医疗大健康等领域展开探讨。峰会将汇聚众多创投机构、产业资本、政府相关,共同剖析产业纵深,探讨产业投资趋势。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提出中国产业的变革与发展之道。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贺竹君发表题为《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助力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
贺竹君指出,保险资金投资产业很有必要,现在也是时间窗口,空间很大,但是还有一些短板需要弥补,比如保险资金和产业的融合力度不足而导致的投资渠道不畅,保险资金在新兴产业项目储备不足等投向问题,以及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能力还应进一步提升等。
贺竹君提出了四条建议,明确保险资金支持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战略方向,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促进产业的融合,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在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能力,衍生品的投资能力,产业价值发现和标的识别能力,金融科技能力等,强化自律,心怀国之大者,寓自律于服务中。
内容为贺竹君现场演讲精彩内容,融中财经编辑整理:
贺竹君:刚才听完李稻葵院长的演讲,思路开阔,对于未来5年产业发展的方向,提纲挈领给大家指明了一些路径和思考的方法,而且有很好的方法论。每次听完李院长的演讲深受启发,我是从事保险资金运用的,所以回到行业领域来专门谈一谈保险资金和产业投资的关系,我想也契合“产业峰会”这样一个主题。
保险资金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重要的资金来源和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如果说有特点的话,还是姓“保”,保险资金来自于保单承载的责任,所交的保费。所以,我们讲保险资金是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所谓“耐心”,因为在座很多人也都购买了保单,特别是寿险的保单,为大家退休以后定期支付养老金,可能长达几十年、终身,所以在保险资金运用这一端也要有足够的耐心,考虑到负债端对大家承诺的责任,这是保险资金的一个特点。因此,保险资金在投资中始终坚持“稳”、“长”、“风险可控”的基本价值观和考量。在这样的过程中,保险资金在供给侧改革和构建“双循环”体系的主线中,积极深入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战略领域。
01
险资投资产业
有必要、空间大、需要补短板
今天和大家探讨,在新形势下,怎样实现金融资金资本与产业实体更好地融合,相向而行,互惠共赢,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今天就保险资金和产业投资的关系简单阐述三个观点,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这三个观点:保险资金深度参与产业投资,第一是有必要的,而且是确有必要,现在也在时间窗口。第二,有空间,而且空间很大。第三,潜力需要挖掘,还有一些短板需要去补。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提几点意见。
先讲讲必要性的问题。有钱总是要投的,那么为什么要更多地考虑产业投资方向?刚才李院长讲到,未来5-10年发展产业,是支撑经济的核心要素,从保险资金来讲,有以下几个维度。从资金特征看,刚才讲到一个长的问题,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平均的负债久期13-14年,保险资金很喜欢买长期国债,全世界都是这样。但是中国很大的问题,就是长期债券供给不足,所以经常有久期缺口,需要做再平衡再投资这样的操作。对保险资金来说,压舱石还是长期配置,这很重要。
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注册登记的债权投资计划,大量的钱投到重大基础设施、基建项目上去,平均的投资久期也都在6年以上。简单做个对比,比如说大家去买一些理财,银行理财短的一年,长的一般也不会超过三年,和保险资金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钱的长短上。从长短这个角度来讲,保险资金和产业投资有内在的契合性,保险资金投资也是保险资金的担当,反过来讲,保险资金投产业,获取未来稳定可预期的收益来源,也有赖于产业本身的价值创造。
从顶层规划来看,对于保险资金来讲,近几年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国务院金稳委、银保监会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体现在几方面:
一是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能够比较集中地投入到重大的基础设施,重大的项目,重大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去,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要求保险公司真正树立起长期的投资理念。保险资金的所谓“长”是普遍性,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在所有的投资领域中都会做“长”,但是总体来讲,要树立长期的投资理念,要坚持专业投资和价值投资,要成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是给保险资金的一个重要定位,保险资金也在努力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养老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石投资者。
正如李院长讲的,接下来5-10年,一方面是产业大发展,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上也会是养老、财富管理这些长期资金的大发展,和产业资本的大发展比翼齐飞,为创造一个更强大的资本市场奠定基础。同时,也要求保险资金加大权益投资的配置比例,包括探索推动开展长周期考核,其实这对于投资者来讲,也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个投资经理可能一年一考核,一任老总三年五年到期了,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和推动如何对五年、十年、二十年长周期投资进行考核。
金融改革是一个很大的维度,从改善和优化我们国家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来讲,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金的优势,也是确有必要的。证监会也在采取措施,推动保险资金积极地投资资本市场,我们也和交易所研究推出适合保险资金投资的指数,包括刚才李院长讲到的绿色投资方面,也在积极地参与并推动编制ESG指数等等,这在欧美已经成为收益可预期、较确定的成熟产品,在我国资本市场也会陆续推出这样的指数产品,方便保险资金和公募资金等等去参与。
银保监会采取了很多措施,丰富了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最重要的是,从行业的需求来讲,过去保险资金还是以固收类资产为主,从全世界看也一样,因为大体量固收类资产可以对冲负债资金的期限、收益、成本、流动性,能够契合和匹配的。所以,保险资金的基石还是“固收”。但是低利率持续的情况下,债性资产,债权、债券,收益率还是有所下滑,对于保险平滑刚性成本带来困扰,如何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寻求匹配保险资金体量大、成本相对刚性的特点,就要去寻找产业标的。这些年也一直在做,过去更多投在了地方的城投、基础设施、保障项目、房地产。目前这种方式有所变化,刚才李院长已经把逻辑讲得非常透,必须寻找新的赛道,而且保险资金要寻找的赛道,不仅仅是足够长的问题,还要足够宽,能够让大体量的资金进去,这对保险资金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现在这个时点推动和讨论保险资金投资产业恰逢其时。
第二个观点,保险资金投资产业的空间是很大的。大家看一下保险资金大类配置图,通过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产品方式和投资方式,可以得出三个基本结论。
第一类保险资金通过银行存款,转化为银行贷款,对实体经济是一种间接融资。保险资金其实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
第二类债券更重要,2021年底保险资金对债券的投资余额超过9万亿元,这个量还在持续的上升。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的余额也达到了将近3万亿元,两者合计超过保险资金余额的51.61%。债是基石性的配置,股和基金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所以,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保险资金收益也会产生波动,但是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不一样,在组合中,股和基金的配置比例还是有所控制。因此,博取的收益可能不会太高,回撤也不会太大,这是保险资金的一个特点。所以,保险资金可能过去更多的配一些成熟周期的产业股票,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今后如何投资新兴产业的股票,也是一个大问题。
第三类,资管产品,各种金融产品,债权计划、股权计划、信托、私募等等,量已经不小了,它在保险资金余额中占比37%,这些钱都是用在各种项目、基建、房地产,由于房地产压降比较多,现在都是直接投到了实体经济中去,包括股权。与全球保险业特别是欧美保险业相比,我们在另类投资这一块的占比是比较高的,这也可能跟我们还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体这样一个背景有关,产生超额收益的产业、领域比较多。因此,保险资金会配比较多的资管产品。
我简单介绍资金运用的基本情况。下面,从几个维度介绍保险资金投资产业的空间。
一是投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资渠道在不断拓宽。去年保险行业的总资产达到将近2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将近24万亿元,大概是一个什么概念?今年公募基金应该会达到30万亿以上,信托经过压缩和调整,大概20万亿出头,这三类加起来大概70万亿以上,未来5年,三类资金可能超过100万亿。那么接下来的5年,我们既是产业投资大国,也是财富管理大国,总量上会接近美国。投资方式来讲,保险资金既包括公开市场的股债基,也包括债权、股权、私募等另类投资,还有股债结合、夹层、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形态不断涌现,已经构建了多层次、覆盖广、有差异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体系。
二是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去年全球资管机构500强的榜单,中国有7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上榜,国内最大的5家资产管理公司中保险资产管理占三个席位,中国人寿以4.42万亿元规模拔得头筹。国寿按照目前增长的速度,有望达到世界顶级资产管理机构的受托管理规模。平安资产是4.14万亿,规模位居第二,泰康资产2.7万亿排名第五,说明我们已经成为体量比较大的全能型资产机构。
三是资金运用体系不断优化,实现价值提升。保险资金已经形成自有资金投资+委受托管理+金融产品投资这样一个综合的运用体系,面对目前长期资产配置标的缺乏,长钱短配的挑战,保险资金积极拓宽另类投资、股权投资,包括产业投资,打造跨周期稳健投资能力,为实体、产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债权投资计划,截止7月末,债权计划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累计登记达到2647支,登记资金规模达到5.87万亿元。这些资金大量地参与到了京沪高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应该说引导长期资金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四是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支持战略产业发展。保险资金积极投向包括金融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能源环保,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逐渐向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移动通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新兴科技延伸。据统计,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私募,保险资金投资到绿色产业发展领域中的产品登记规模已经超过1.06万亿元,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达到了4200亿左右,应该说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在服务实体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保险资管公司也从保险业内走向业外,过去的定位主要服务于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平台,现在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上投资门类齐全,管理平台多元,配置领域广泛,团队专业精良的全能型资产管理机构。
现在24万亿的受托管理规模中,将近30%是非保险资金,或者说是业外其他形式的资金。保险资金一方面从业外找钱,另一方面投向更加多元了,逐渐成为大资管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客观地讲,目前保险资金支持产业投资潜力还有待挖掘,特别是在这三个方面,还存在着短板需要提升。
一方面是渠道,资金和产业的融合力度不足。由于供给和需求两端互动不够,导致推动保险资金落地,直接注入到实体经济产业的过程中,会出现堰塞湖的情况从而导致裹足不前。大体量资金,不太容易找到长期投资需求匹配的投资项目,过小的体量或者过早的阶段,保险资金如何介入的问题,目前没有完全破题。通过产业投资峰会,也把这些命题提出来,大家可以一起研究,帮助资产端和资金端双方需求匹配的直达性,打通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投向问题。保险资金传统上还是更侧重于资产收益率稳定、低估值、高分红等金融企业、重大基础设施,能够稳定产生现金流,收益相对确定,满足保险资金绝对收益的需要,重资产和传统产业布局比较多。但是,对于“专精特新”这些股权投资项目的储备是不够的。对于新经济、新技术、新兴科技的配置力度也不足,与前沿产业融合力度也还不够。
三是投资能力。保险公司在股权投资、股票投资、价值发现、产业周期的认知把握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最后简单就推进保险资金与产业投资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四条建议,围绕战略、融合、能力、自律四方面谈一谈。
首先,战略决定方向,也决定了保险资金配置的方向,钱往哪去,超额收益从哪来,长期稳定收益从哪来,这个过程之中,风险和收益如何平衡,都取决于战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战略方向,所以今天特别高兴听到李院长讲话,他讲了不仅仅是保险资金,而是所有大体量资金要投资都需要解决认知问题。我们坚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创新支持体系,支持市场主体深入到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需求终端。我和现场朋友约定,下一步组织投资经理到新兴产业领域实地看一看,坐而论道不行,一定到现场看一看才会弄懂基本逻辑,才能够下定投资决心。这是战略引导问题。
第二,发挥长期资金优势,促进产业融合。有三个问题,一是认知,投资要努力看得更远一些,看得更透一些,加大对于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升认知能力,提升价值发现能力。我相信投资经理和在座产业投资专家多聊聊,才能对各方面新兴产业、战略前沿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够形成投资的认知,形成价值发现的能力,这也是下一步着力推动的工作。另外,畅通渠道,推动区域合作、政企合作、产业对接,这个工作和融中集团做的工作有相似之处。主要还是促进资金和产业的互动、交流,降低融合成本。三是优化产品供给。特别是在股权并购,私募基金,债转股等新兴领域,实现资金、产品、产业深度融合,对保险资金来讲,有利于进一步对冲利率下行的风险,寻找新的增长点,夯实盈利的稳定预期,同时提高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
第三,加强能力建设。保险资金在过去长期投资中形成了投资特点和比较优势,比如说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从实践来看,保险资金的主要收益实际来自于大类配置。对于公司高层和团队来讲,每年年初需要搞清楚今年投多少股,多少债,配多少非标和另类,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容易,意味着对短期的经济周期和中长期的经济周期都有一个大致不要背离的认识,否则大类配置会出问题。通过这样长期实践,保险资金具有一定平滑周期的经验。
另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力,涉及保单、保费和保险资金的关系,保险资金一定要能够满足负债端按时、按约定来兑付保险责任,这是必须担负的责任。因此,保险资金始终要获得绝对收益。但是这个绝对收益不能片面地理解,总体上实现绝对收益,局部环节可以有波动,在组合之中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保险资金下一步在组合的构建和配置中,更多的放入权益投资、产业资本是可行的。只要把周期和视角放得长远一点,这个账还是能够算得过来。
坚持审慎稳健的理念,在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控上,保险资金有比较好的能力。但是保险资金在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能力,衍生品的投资能力,产业价值发现和标的识别能力,金融科技水平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是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从自律的角度来讲,涉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服务监管、服务行业的职能定位,下一步也在围绕推动保险资金和产业投资深度融合方面,做几项工作。
一是要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监管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和监管政策。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是银保监会给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寓自律于服务之中,扎实开展正在做的工作,如产品登记、标准建设、人才培训、创新研究、数据治理、风险监测等基础工作,加强行业公共平台和要素平台的建设,希望协会能够成为产业创新者和产业资本的会员之家,为大家做好服务。三是继续扩大与金融、国资、发改委等各级政府平台和产业主体的深度合作。我们已经和20多个省市金融局、发改委、国资委建立了固定的投融资对接机制,各地政府把的新融资项目信息,在协会的平台上和投资经理进行交互,这项工作也取得一定的实效。
以上就是围绕今天主题介绍的一些情况,简单阐述了几个观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