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夏季三伏天是最热的时节,而三伏中又最热在中伏,中伏天气炎热至极,35度以上的高温那可是司空见惯。有人形容中伏的天气,一出门就犹如探汤。大家苦夏已久,都在盼望凉爽的秋天早点到来。
今年的立秋是在阳历8月7日,立秋后阳气渐收,而阴气渐长,立秋的到来预示着夏天即将要过去了,粮食结籽,果实丰收,收获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不过在农村老人都说今年是“晚立秋,脱衣秋”,这让不少年轻人摸不着头脑,不知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立秋后还要热吗?
老话说“晚立秋,脱衣秋”,具体什么意思?
晚立秋是什么意思?
古代用的历法是农历,而立秋这个节气是根据阳历来制定的,阳历一年是365天,而农历一年是354天,并且农历每年并不是固定的12个月,有时会是13个月,这样就会导致立秋有时出现在农历六月,有时又会出现在农历七月。
所以人们就会把农历六月的立秋叫作早立秋,而将农历七月的立秋唤做晚立秋。
立秋的时间点不同,这就造成所对应的气温不同,所以民间还有句话叫作“早立秋凉,晚立秋热”。
晚立秋又被人们称作秋老虎,意思就是晚立秋,立秋过后的天气依然炎热难耐。早立秋,炎热天气出现的时间短,而晚立秋,炎热的天气就会持续时间比较长。
脱衣球是什么意思?
衣物 是人们用来遮盖和御寒的。如果是早立秋,立秋后天气马上就会转凉,这时早晚温差大,出门会感觉凉风飕飕,就需要及时添加衣服,所以早立秋又被称为“穿衣秋”,而晚立秋,天气热死牛,那当然不用穿太厚的衣服,还需要忍受一段炎热的天气,所以就被称为“脱衣秋”了。
虽然说晚立秋,天气还会炎热一段时间,但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总之会慢慢下降,所以在立秋后要重视养生,这样才能健康入冬。
1、 不吃凉食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耐不住酷暑,喜欢吃凉食,天天西瓜,凉茶不断,但是到了立秋后,就要改变饮食习惯了,要控制住嘴,少吃凉食,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最好不要吃凉食。
2、 养肺气
立秋过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所以要在秋冬时养阴。中医上认为肺部对应秋季,秋天气候干燥,肺部又有着娇脏之称,在干燥的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刺激,这样就会感染疾病。所以要在立秋后养肺气。
立秋后养肺要少辛多酸,可以多食些百合、银耳、柑橘、梨、甘蔗、萝卜等润肺的食物。
3、 立秋后要治湿治燥
立秋与夏天交界,人们在长夏季节体内容易湿气聚积,而此时外部天气变得干燥,就容易产生湿燥的现象,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所以立秋后就要通过饮食调理来治湿治燥,饮食上可以适当喝些银耳百合汤来治燥,也可以用赤小豆、薏米仁、大麦、芡实和大枣等食物泡水喝来达到除湿的目的。
4、 要早睡早起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习惯于晚睡,而立秋后阳气开始收敛,就需要根据节气调整作息,保养阳气。晚上要早点睡,早上要早点起,保证睡够七到八小时,而午睡时间可以调整为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