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课堂达标检测在高效课堂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时间:2022-04-23 03:10:38 热闻 我要投稿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实施当堂检测,及时回收反馈信息,找到目标差,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在“反馈――矫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运用激励性评价,使反馈性与激励性相统一,有利于学生潜能的自我开发,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7351541.htm   【关 键 词】 高效课堂;达标检测;教学   近几年,全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每位教师都很关注预习检测、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和精彩展示等环节。然而,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太重视课堂达标检测这个环节,许多教师到这个环节的时候自认为本堂课的重要环节已经结束了,为了环节完整象征性地随便做几道题便匆匆结束了,或者是一看时间紧张就直接把这个环节省略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课堂达标检测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测试,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堂达标检测的意义   1. 课堂达标检测是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测。一节课进行到收尾阶段,对学生来说,进行一个有效的自我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和反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及时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2. 课堂达标检测是教师了解学情,帮助调整备课的方式与手段。每当学生完成练习,老师们最为关心的是练习结果的正确与否,但是这种关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做好每节课知识点的首次认知教学,利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并对反馈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处理,使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得以及时矫正。通过当堂检测的情况反馈,老师还可以了解到自己本节课的得失,反思下面的内容该怎样讲才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备课思路,使得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性,效果更好。   3. 课堂达标检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矫正的依据。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的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越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学习效率也就越高。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获得的成效,这些成效若能得到及时反馈,就能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提供便利。   这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通过看学生检测的结果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当堂作业出现的问题,要努力做到快反馈,强矫正。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时,往往会出现“先入为主”的情况。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由于理解得不好,如果不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矫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定势,以后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量才能纠正,有的学生甚至很难弥补首次认知的不足。对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解订正,而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同学,因为是当堂检测,老师只要指出,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改正过来,避免了因为时间拖得过久,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解是对的,形成了思维定势就麻烦了。   4. 当堂检测对培优补差也很有帮助。在老师了解学生检测情况的同时,优生会完成得比较快,我们可以在肯定他成绩,让他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看他能不能找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可以让他再攻克更难一点的题目。同时差生也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发现他的错误,并由此了解其在知识的掌握中还存在的问题,面对面的指点,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也可以帮助差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5. 课堂检测可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课堂检测训练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在其练习完毕后再提出要求。这样就能消除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多一些热情和鼓励,少一些指责和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这样及时帮助学生,能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二、课堂达标检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 注重科学性。课堂达标检测设计必须内容科学,必须符合教学内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准确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设计的达标检测要目的明确。   2. 检测题要有层次性。课堂达标检测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由巩固性达标检测到发展性达标检测。因此在设计课堂达标检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达标检测的难度和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设计课堂的达标检测既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不至于因达标检测太易而失去认真达标检测的动力。   3. 检测要有针对性。课堂达标检测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求达标检测数量和难度,而应根据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关键、重点、难点去设计达标检测。   4. 检测方式多样化。心理学研究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检测形式,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资源类型,采用多变的学生检测形式,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时刻处于高度关注的状态,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5. 检测要有时效性。教师对课堂达标检测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对错误问题的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点评要精辟、一针见血。   6.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达标检测学生已经没有学新知识的那种好奇心了,精力就不易集中。为了使学生的积极性能再次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反馈、矫正过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努力挖掘与目标内容有关的趣味性材料,尽量将平淡乏味的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的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7. 检测要有拓展性。教师在设计检测题时一定得对本节课的知识做好拓展延伸,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学生智力不等,发展不同,对学习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视角广角镜,让他们去了解与之有关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做一些难度较深的题目等等,对我们老师来讲,这样做也为我们自己搞好校本教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于拓展什么,延伸什么,应该尽量从现实、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   8. 检测要有灵活性。灵活性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一些问题。如检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本节课所剩余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整,预先设计好的检测题也可根据前面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取舍,检测的形式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也可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决定。另外,学生在完成检测题目之后,教师可根据剩余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批改反馈的形式,可全部上交批改,也可老师抽号、抽组批改,或者是由学生讨论讲解自改。总之,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一定要拘泥于某种形式,为了检测而检测。   总之,只要把握好了课堂达标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的课堂是全体学生都实现学习目标的课堂,学生之间有差异,实现目标的速度与程序不同,通过落实“学――测――评”,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协调平衡。认真实施当堂检测,及时回收反馈信息,找到目标差,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在“反馈――矫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运用激励性评价,使反馈性与激励性相统一,有利于学生潜能的自我开发,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管锡基.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新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耿虎. 课堂达标检测题的有效设计策略[J]. 中华少年,2015(14).

[3] 张兰云,徐光临. 使用“课堂达标卡”,打造优质高效课堂[J]. 新校园(上旬),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