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争取升职加薪前先想好这个

时间:2022-04-22 14:13:30 热闻 我要投稿

·1小时前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争取升职加薪前先想好这个

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烦恼,一是明明减肥已经用尽力气,却无奈一副易胖体质,二是明明工作已经付出全力,却依然没有应有回报。

几乎所有职场人,在午夜梦回时都曾反复追问和怀疑过自己:为什么我的付出没有回报?

但在职场中,付出和回报究竟是什么关系?怎样付出才能获得同等的回报?

付出就有回报,这是一个职场悖论

如果你问员工和老板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的(公司的)回报和付出成正比吗?员工大概率觉得不成正比,但老板百分之百觉得成正比。这背后就是付出和回报的悖论。

@小贾工作第2年:没有策略和低效的付出,就是无效付出

去年末,小贾成功应聘到了一家网红经纪公司做短视频编导,准备好好大干一场。但入职近一年,干的都是杂活:整理文档、收发快递、初步选品......小贾的干劲也在这些琐事中慢慢消磨殆尽。

他跟领导争取过几次,但都以公司当下业务需要和新人需要成长为由被劝了回来。“面试造航母,入职拧螺丝”,小贾虽很无奈,但也继续干了下去。

于无意识中让自己成为了“工具人”,这是很多职场小白都会踩的坑。

会有人因为帮取快递而被提拔吗?会有人平庸不出错而被升职吗?不会,这些人最多混个人缘,落点人情。

一直处于“低价值付出”的状态,辛苦和感动的只有自己。

领导们都不傻,他们最明白谁能给他们创造价值,谁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垫脚石。

@凡凡工作第4年:付出不会产生回报,有结果才能有回报

凡凡是某游戏公司的SDK开发,最近有点心烦。

因为受够了大厂的官僚和组织低效,他从互联网大厂跳槽到了创业公司,本来想象着自己在创业公司的成长和晋升会更通畅。但他加班加点、勤勤恳恳,到了 年底却没有得到意想中的升职加薪。

在和经理一番沟通之后,他明白了:职场是个看结果的地方,只有努力的过程、没有圆满的结果,是不会有人为你买单的。

许多人都搞混了付出和回报的逻辑,把付出的过程等同于结果,甚至把过程等价为回报。他们常常挂在嘴巴的话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这在职场是行不通的。

不要把份内工作该做的付出,当成要求回报的砝码。要知道,薪资和职位是伴随职场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附带产物,绝大多数时间,它是和自己的价值是成正比的。

@大昭工作第9年:付出和回报的关系,是个S型曲线结构

大昭已经快3年没涨过工资了。

初入职场那几年,大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的魅力,处在互联网大厂这个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上,凭借着聪明和勤奋、几分的和运气,他成功跃迁到了中层。但近几年,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到了“绝望之谷”。

但付出和回报不可能永远呈正相关关系,职场人能选择的最略应该是顺势成长,而不是强行依靠个人付出逆势生长。正是明白这个道理,大昭虽然感觉吃力,但也在积极改变自己。

经济有“周期”,职场也有“周期”。在初期,回报更像巴菲特常说的滚雪球,越付出越有回报。但是当付出达到第一个峰值,会感受到付出者的尴尬,因为回报越来越不明显,并由此到达低谷。

有的人此时就放弃了,有的人熬过低谷后,就再次进入高回报阶段,明白越付出越幸运。

如何看待付出,怎样争取回报?

随着阅历逐渐增长,或许我们会发现,职场最不欠缺的就是付出。那什么才是“高价值付出”,怎样能争取到“同等的回报”呢?

长期主义的职场观,别永远以钱作为回报标准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被一个短视习惯影响,非常在乎薪酬——是7k还是9k,涨薪达到了15%还是20%……这是错误的思维,职场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马拉松。

奥美互动的全球董事长兼 CEO布赖恩·费瑟斯通豪建议,现代职场人要有长期主义的思维,因为职场不是一份份工作的加总,而是至少45年的职业生涯。

他将职场45年分为3大阶段:燃料积累期,聚焦长板期,优化长尾期。

第一个阶段,就是初入职场强势开局的15年,我们很多人正处于这一阶段,这是学习和吸收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候千万别较真钱,更重要的是有目的的积累可迁移的技能、有意义的经验和持久有效的关系,提升自身溢价。

第二阶段,要在第一阶段探索的基础上,找到真正“你热爱的”跟“你擅长的”,还有“社会需要的”这三个区域的交集,然后发挥出你的领导力;

第三阶段,就是退休前的15年,要优化长尾,发挥出自己的持续影响力。

在3个阶段45年的职业生涯背景下,去思考每个时期的付出和回报,我们或许会更理性、高效和情绪稳定。

时时确认“回报”,持续向上管理和结果管理

职场中,得到“回报”永远是因为你的“价值”。也就是说,你是否能为公司创造更多额外价值,你的价值和薪酬职级是否匹配?你是否还有升值潜力?如果答案是确定的“yes”,那就大胆一点,不做无私的付出者,有一分付出就要争取一分收获。

首先,能力强很重要,让领导知道你能力强更重要。

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说过,一个人的管理对象,其实只有一个人——你的直接上司。

我们要持续向上管理,不断反馈,及时调整,让领导对你的工作产生信任和认可。而只有当你持续超过领导的预期,才会渐渐脱离“工具人”的角色。

其次,用结果导向,放大你创造的价值。

结果是硬性标准,有功就要学会邀功,明确告知你的需要,但别提你加了几天班、开了几次会、做了多少PPT,差多少就成功了,这些都只是过程。要想持续放大你的价值,我的前领导教过两点:一是去核心岗位用心做事,把份内的事做出惊喜;二是挑战大项目,再通过项目成长起来,跃迁到更大量级的项目,成为新项目的主导者。

守住该有的“回报”,用强大的内心和策略争取权益

做好了以上两点,付出就能有回报了吗?当然不一定,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职场不公。比如抢功劳,新老员工薪酬倒挂,奖金分配不公等。

这时我们能做的是停止无效抱怨,保持微笑照常营业。然后分析内外原因 ,以及不公平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非原则性问题可以缓和,不用纠结于眼前的不公,日后见机行事。

这期间,即使你的职位和薪酬没变,也可以主动争取新的任何和挑战,让自己获得更新的经验,更多的话语权。如果你的领导是位好领导,那他一定会看到的。 如果他不是也没关系,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双向奔赴”的工作,尤其是年轻人,试错在所难免。

但如果损失很大,甚至直接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有必要据理力争,甚至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不管怎样,还是要付出

在所有的关系中,我们都希望付出了就有回报。

但正如瑞·达利欧说的:我们大脑中所存在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它只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象……真相是任何好结果的根本依据。

在职场中,真相可能就是:付出不一定会有即时的、看得见的回报。但长期来看,还是要付出,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本文来自公众号 ,作者:一只甜鱼,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