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动物界全系列】直翅目—锥尾亚目(上)

直翅目—锥尾亚目(上)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直翅总目

直翅目

锥尾亚目

 

锥尾亚目(学名:Caelifera)是直翅目下的一个亚目,俗称蝗虫、蚂蚱。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原和沙漠地区。

在生物学分类上,“蚱蜢”一词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虫;“菱蝗科”又称之为“蚱科”,而“短角蝗科”则又称之为“蜢科”。蝗虫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种(有些可以长达十五公分)的灭绝,至今仍不明了。

1.特征

蝗虫的后腿较为发达,用后腿可以跳比身体长数十倍的距离。蝗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和成虫相似,只有翅膀有无的分别。后翅为半透明。一些种类的蝗虫翅膀退化变小,一些种类如菱蝗已丧失飞行能力。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与种类无关;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白茅、垂盆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一些蝗虫种类是杂食性,也吃昆虫尸体,甚至连同类的尸体都吃。

一些种类的雄虫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虫,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后腿发出声音,与蟋蟀用前翅的发音器官发音结构不同。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1)成虫

雄成虫体长35.5~41.5毫米,雌成虫39.5~51.2毫米。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

①头部: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头部的主要结构有触角、眼和口器。

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由5部分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颚、下颚各2片,舌1片。上颚十分坚硬,适于咀嚼,是切断、嚼碎植物茎叶的主要结构。

②胸部:

胸部——运动中心: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在蝗虫的前、中、后胸各生有1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后足。足是分节的,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叫跳跃足。

在蝗虫的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1对翅:前翅和后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飞行时展开,是适于飞翔的器官。

③腹部:

腹部: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构成。

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的薄膜,这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在蝗虫中胸、后胸和腹部第一节到第八节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1个小孔,这小孔叫气门,共有10对。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体交换是通过气管与组织细胞完成的。

(2)卵块及卵

卵块黄褐色,长筒形,长45~61毫米,中间略弯,上部略细,上部1/5部分为海绵状胶质,不含卵粒,其下部藏卵粒,卵粒间有胶质黏附。每块一般含卵50~80粒,最多可有200粒,呈斜排列,四行。卵粒呈圆锥形,稍弯曲,长6.5毫米,宽1.6毫米。

(3)若虫(蝗蝻)

共5龄。5龄蝗蝻体长26~46毫米。触角24~25节。前胸背板后缘向后延伸盖住中、后胸背面,前翅芽长达腹部第4、5节,前翅芽狭长并为后翅芽所掩盖,翅尖指向后方。

2.生活史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卵、若虫、成虫)。卵产于土中,若虫和成虫在地上生活。

交尾结束后,雌虫的腹部可伸长约两倍,向土中产卵。卵被雌虫分泌的泡沫状物包起来,保护蛋不受季节的变化和干燥的危害;通常去年暖冬或寒冬不够长久,第二年蝗灾即颇严重。蝗虫喜旱怕雨,一旦天雨,翅膀沾湿不能觅食,往往会饿死。

刚孵化的幼虫仍包裹着薄皮,从土中出来后,开始在地面进行最初的蜕皮。幼虫没有翅膀。随着重复蜕皮,蜕皮共约五次,身体会逐渐变大,翅膀也会越来越明显。

进行最后的蜕皮后,成虫的翅膀伸长,雌虫的产卵管形成。交配时,雄虫会跳到雌虫背上进行交尾。

蝗虫的天敌是鸟类以及蛙类。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华南地区4~5代。中华稻蝗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1代,江南则为2代。

3.习性

(1)食性和取食危害方式

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如大垫尖翅蝗等。当季节干旱时,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2)活动习性

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

当飞蝗蝻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蝗蝻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

(3)产卵习性

成虫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产卵。雌成虫将卵聚产在土下。

4.种群分布

飞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已知有10亚种,其分布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我国有3个亚种: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西藏飞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寒区的许多河谷与湖泊沿岸地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直翅目  直翅目词条  动物界  动物界词条  全系列  全系列词条  
热闻

 个人独资企业注消需要什么手续?

一、个人独资企业注消需要什么手续?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注销登记,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1、投资人或者清算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2、投资人或者清算人签署的清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