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杂志社主编裸辞做小众设计,十几年没爆过单,“但确实比以前赚钱”

李昊熠会顺手把乱停在人行道中间的共享单车妥善放好,动作自然到你以为他是要骑那辆车,但他只是习惯了做一些好事。

他的太太黄佳音最初也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对他心动。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夏夜,散步中途,李昊熠突然往前急走,帮一位路边老太太追回了被风吹远的扇子。这一次见面成了两人四年恋爱、十年婚姻的开端。

和两人细水长流的关系一样,他们的店铺经营也相当松弛、长情。十年前,李昊熠辞去杂志社主编的职位,只为做非常小众的“蒸汽朋克”店铺,女友的一句“我养你”成了他裸辞的底气。同年他们决定结婚,他拿出积蓄装修房子,筹备婚礼。由于预算有限,两人自己动手布置场地,索性办了一场“蒸汽朋克”风格的婚礼,用手工制作的金属饰品作为伴手礼。

婚礼结束后,夫妻俩发现桌花、木板引导牌全都不见了。齿轮捧花成了朋友家里的装饰,有的设计还成了后来店铺的主力产品……

喜爱“蒸汽朋克”产品的人,大多受小说的影响,或是迷恋动漫里那些科幻的飞艇、冒着蒸汽的机械、附着魔法的原石,还有披着斗篷、戴着防风镜的少年少女……李昊熠不愿意将他们划分标签,而是热衷于将他认可的设计带到更多人眼前,“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蒸汽朋克’,你只要觉得它好看就行”。

因为一款别致的捧花,爱凑热闹的年轻人,在他的网店里留下了200多个古怪问题,大家抖的“包袱”比订单更多。从用十元钱买零件东拼西凑开始,李昊熠一点点搭起了属于他的“蒸汽朋克大陆”。如今,他每年能接到15000多单,收获近400万元的销售额。

这样一间十几年没爆过单的小店,却给他带来莫大的开心和满足。十年过去,还有顾客在买他最初设计的产品。最让他惊喜的,是有一次他去银行办事,以为周围的小世界里未必有人知道他在做的事情,“但他们居然知道我这间店”。

一位年轻主编决定辞职

李昊熠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北京,他的家在东二环的胡同里,由于父亲早亡,母亲给了他做一切决定的权力,“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支持你”。

贫富差距带来生活的酸涩,他甚至因为家里穷而遭受过霸凌。因为没钱买玩具,他就捡别人废弃的玩具,改装成独一无二的小机器人。玩具的电池板坏了,就把线路和零件整理好,找各种材料缝补,“现在回想,这些改造其实就挺‘蒸汽朋克’的”。

高中时,李昊熠患有双向情感障碍,情绪时常跌宕在低落和高涨之间,“但那个时候穷,我妈也不重视”。青少年时期,他没有收获多少善意,也因此最能识别善良。中学语文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大部分人只能写命题作文的时候,老师鼓励他写小说,他爱读历史,热衷于写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想象他们的命运起伏。那时候,他渴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作家。

后来他没有念大学,但因为想从事文字工作,他去杂志社应聘记者,“碰了很多灰”。软磨硬泡下,终于得到了一个试用机会,“因为我和人家保证,不行就开了,不要工钱”。

李昊熠每天都最早去上班,帮同事整理桌子、倒茶水、擦键盘,像海绵一样观察学习别人如何采访、写稿,然后将这些技巧吸收回来。渐渐开始有人留意他报的选题,给他尝试的机会。第一个月,他的工资是600元。那是2009年,他看见自己的人生地图里,有一条新的路线在加载。

他常常加班,为了弄清居民为什么在凌晨五点遛狗,他就在凌晨四点蹲守在小区,春节假期他也没有休息。老板在度假时,他在漏风的工作间敲键盘,手指冻得紫红。但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别人做一个版面的时间,我可以做一个半版面”。

在媒体的工作步入正轨后,李昊熠成了同期里升职最快的人,二十出头的年纪里,便坐上了主编的位置。但他很不快乐,他做的是时尚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但他却并不认同其中的很多价值观,“说了很多虚伪的漂亮话,以至于很多时候都以为自己对赞叹麻木了”。

但他却在收到一份生日礼物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太太送给他一个“蒸汽朋克”风格的手表,精美的复古设计戳中了李昊熠,他也开始了解“蒸汽朋克”风格。这种风格在当时属实小众,“爱好者可能只有几千人”。后来他店里的大部分顾客,也说不上来这些小玩意儿该如何划分,“但没有关系,觉着好看就行”。

2013年,李昊熠决定辞去主编的职位,“体面的职位、不错的收入,对我来说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活着总得做点开心的事”。他们也正好准备在那年结婚,为数不多的积蓄一部分被他们用在了家里房子的翻新上,一部分用来给捡来的小猫治病,婚礼预算也变得十分有限。

这也是两人恋爱的第四年,他们经朋友介绍相识,两个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个体,但有一致的三观。他们是“天下第一好”的朋友,也是彼此最亲密的陪伴,他觉得“娶到她是我最幸运的事儿”,而她觉得“有他在这个世界上我就不会孤单”。

婚礼的捧花成了店铺热门商品

一场预算一再缩减的婚礼,虽然让夫妻俩留有遗憾,但带给他们更多的是难忘。

他们做了“蒸汽朋克”风格的捧花、配饰、引导牌、伴手礼,“固执地想给每一个座椅背后拧上装饰灯泡,连夜拧到差点睡着”。后来,现场的饰品几乎都被宾客带走,尤其是那束捧花,多年后还一直装饰着朋友的家。

这个捧花也成了店里讨论度最高的产品。李昊熠一一解答了200多个稀奇古怪的问题,“很热闹,但没有多少人买,每个月只有两三个订单吧”。

夫妻俩经营得相当佛系,“不包装也不炒作”。有时走在街上,在他的日常生活里,能遇到喜欢“蒸汽朋克”的人,他被人认出来,就像是被人翻到了人生的B面。有一次他在银行办事,一位职员认出了他,特意请他进办公室,“围坐了一堆人,说是关注店铺好久了,特别喜欢。她们讲得那么狂热,我还以为是消费‘大户’,但最后发现只有一人买过我们的手套”。

不过,李昊熠对消费者的界定是,“喜欢我们、向其他人安利的人,都是消费者,不只是发生交易的,才是消费者”。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在创业的十年里,没有经历爆单却也自得其乐。他用400多件产品积攒了十万个订单,收获了50多万个粉丝。

为了拥有最大的自由度,他拒绝了许多投资,员工们也在小团队里拥有幸福感。他们曾在长隆乐园游玩时,看到工作人员穿着店铺里的探险服,“感觉非常奇妙,设计的时候没想过这个场景,但是看着又非常适配”。他们很早就为真人游戏、密室逃脱提供过服装和道具,一些往年小众的活动招募,因为他们的服装而“小火一把”。甚至还有密室逃脱的策划人员,会为他们上新的服装设计角色。

店里最热门的商品,还是多年前设计的斗篷和半身裙,有人穿着它们出游、办成人礼或是日常通勤……“蒸汽朋克”美学融合了科技与复古,想象的是一个由蒸汽动力和机械科技带动的世界,一个科学与魔法并存的世界,这些有着华丽设计又能日常穿着的单品,本身就是一句有关生活仪式感的魔法咒语。

创业者的英雄主义

李昊熠的设计灵感是,“想象在‘蒸汽朋克’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会变成什么样”。除了最早的饰品、服装,他也做出了“蒸汽朋克”主题的键盘、风扇等一系列周边作品。

至今,团队已经设计了400多款产品。他最早的尝试,是一款用拼拼凑凑的废弃零件做成的项链,“花了十元钱,找了好几家店淘来的”。这款经他手工改造的产品,售价98元,在一周后被人买走了。店里早期的产品大多为孤品,“因为有的零件就那么几件,没办法再有一模一样的”。后来订单量上来了,他们才将一些热销的款式批量生产。

回望十年的创业经历,“当初开淘宝店,是因为线下实体店的手续太难办了,注册网店是最轻巧的方式”。因为开店初衷并不是赚钱,所以他们也没有太焦虑销售结果,“十年来,没经历过爆单,也没经历过什么坎坷。要说最大的变化,确实是比以前更赚钱了”。

一些朴素的价值观也被李昊熠带入生意里,比如公道。他会和难缠的客人死磕,也会积极地为他自己的错误买单。一般只有不影响退换的商品才能申请售后,但如果商品在洗后发现有瑕疵,这类售后他们也会处理,“确实是我们没做好”。

在他看来,通过消费获得快乐比产品本身更难得。因为品控把关严格,手工制作又难免有瑕疵,“有的瑕疵品我们特价处理,客人找半天都没看到瑕疵,反而有种捡漏的快乐”。

“蒸汽朋克”是小众风格,但李昊熠并不打算只做小众市场,而是让它物尽其用,“不是只有爱好者才是受众,只要觉得好看有趣,‘纯路人’也会购买”。产品是美学的载体,购买使用就相当于在传播。他们的产品包装是一个特殊的布袋,“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宿舍柜子里的布袋垒了半米高,看着我们的产品陪他们走过人生节点,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面对店铺里的“嬉笑怒骂”,李昊熠也认真对待。曾经一位男生要给刚买的项链留下差评,“因为表白失败了”。李昊熠不仅同意了退款,还仔细询问了表白经过,弄清了原委后劝他,“表白还是得拾掇一下,也别太突然吓到人家。你既然喜欢这个姑娘,就要顾及她的感受,喜欢不是做让你开心的事儿,而是做让对方开心的事儿”。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李昊熠的一天常常从下午一两点开始,这时他太太已经出门上班,他会冲凉、点外卖,然后和太太打电话聊天。因为双向情感障碍,他有时情绪高涨、创作欲爆棚,有时又会完全提不起精神。有一年春节期间,他在工作台忙到很晚,做了一个能够吹泡泡的背包,“有四个按键,可以切换四个模式,算是我送给自己的小礼物”。

他用幽默和世界短兵相接,“这是表达不满和反抗的一种方式”。就像他所喜欢的“蒸汽朋克”,本身也是对主流审美的反叛。回忆过往,他会用“残酷”形容,但依旧秉持着“想要被如何对待,就如何对待别人”的生活理念,“做个善良的人,不是为了求好报,而是因为做一个好人让内心更平静幸福”。

现在,李昊熠的店铺生意已经步入正轨,每年的销售额维持在三四百万元。他做了线下实景密室,把“蒸汽朋克大陆”带到大家眼前,“是真的很快乐,但也真的亏了两百万元”。和他同期开始的淘宝店,有的已经年销过亿元,也有很多店铺已经关闭了,但他觉得,“我的店能一直做下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众  小众词条  杂志社  杂志社词条  主编  主编词条  十几  十几词条  确实  确实词条  
热闻

 建筑行业将何去何从?

建筑行业作为绝对传统的一个行业,确实已经没落西山,不复当年勇了。今年疫情原因,为了拉动经济,后续的基建的投资又要出来了。但是今年提的基建是指新基建,而非以往的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