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我们谈论幸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时间:2022-04-19 05:59:08 热闻 我要投稿

说到幸福,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个词实在被说得太多,就像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说的:“定义幸福的字句比定义任何一个哲学问题的都多,幸福是被误用、滥用最多的词之一”

可见,对于幸福,一方面,幸福这个词被说得太多,但另一方面,似乎大家都回避甚至有些忌讳谈论这个词,是人们真的不再关心幸福不幸福了吗?

2016年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推出了一期以幸福为主题的封面故事,却受到了出乎意料的关注,销量和口碑都超出了编辑们的预料。

这说明,幸福仍是当今时代人们内心普遍关注的话题。

于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编导们邀请国内11位专家教授,经过精心打磨,出品了与那期封面故事同题的音频课“学会幸福”。课程推出后反响热烈,成为杂志旗下三联中读的精品课程,他们又应读者要求,把音频课内容汇合成了这本名为《学会幸福》的书,集中回答了“何为幸福?如何才能幸福“这两个人们最为关心的有关幸福的问题。

何为幸福?

当代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陈嘉映在绪论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幸福这个话题是人们经常会谈及的话题,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谈论的幸福到底是指什么?

陈教授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归纳了有三个基本点。

第一,幸福不是一种主观感觉。为什么有些贫穷国家的人幸福指数高?难道幸福真的是一种主观感觉吗?陈教授对此做出了断然否决,现实中你不可能说一个温饱都没解决的流浪汉有什么幸福可言。这点我很赞成,“心态决定一切”显然是片面的,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面对再好的景色也会无动于衷”。

第二,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你只是自己过得好,但你的家人或者你的祖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也不会是个幸福的人。

第三,幸福并不只是好生活,还包含有良心平安之类的,如果你很富足,但却是靠坑蒙拐骗甚至为非作歹得来的,人们也不会认为你是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不只是一个人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幸福跟人的品性有联系。好人才配享幸福。

我们再深入一点。是不是只要做到这3点就够了?

陈教授打了个比方,宠物猫和幼儿是不是可以被称为一个幸福的人呢?

显然对于一个健全的成年人来说,这是不够的,在享受幸福之外,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

还需要做点什么呢?

在这里陈教授对“幸福”这个词进行了探究。他认为“幸福”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词,其他语言里面不一定有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我们通常把幸福翻译成英文的happiness,但意思显然不太一样。

荷马时代崇尚英雄,追求卓越和优异,基督教时代认为真正的幸福只在天国,相比较而言,亚里士多德提出的“eudaimonia”更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幸福,但是这个词更多地与品性和有所作为有关,我们常说”幸福的童年“,那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显然不符。中国古代没有幸福这个词,观念也有很多不同。

英国有学者就认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eudaimonia”不应译成“happiness”,而应译成“well-being,陈教授也认为译为”幸福“不太恰当,他更愿把它译为”良好生活“。

深入一点说,真正的幸福应该称为”良好生活“。

那么真正的良好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享受幸福之外,我们应该还要做点什么,或者说追求什么?

陈教授指出,历史上,除了尼采,很多哲学家都认为人生的目的应该是道德。

关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在历史上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功效主义,认为道德是帮助我们实现幸福的手段。

第二种是道德主义,认为道德是我们的唯一追求,道德就是幸福本身。

第三种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他认为美德最重要,但是富贵的世俗的好生活也是可以追求的。

功效主义的用意是好的,通常道德确实是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比如勤劳的人通常比懒惰的人更幸福,但是道德不一定能带来好生活,甚至会带来苦难。如果美德同时能带来好处,就等于你得到两种好处,那岂不是人人都会成为道德高尚之人?

道德主义令人崇敬,但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普通人很难做到。

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最接近我们普通人,在哲学史上影响也最大,陈教授认为我们中国孔子的观点与此类似,“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主义让人有点不可思议,但陈教授对此进一步分析,发现道德主义并非不想要好生活,只是希望摆脱命运的无常,因为德行最内在地属于一个人,不受运气的影响,也就不必惧怕无常的命运。因此在良好生活中,亚里士多德把德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在下面这篇影评中谈到了阅读这部分的感受)

真正的良好生活,就是“好生活,人之所欲也,德性,亦人之所欲也”,其中,德性——亚里士多德称为美德,应该放在首位。

如何才能幸福?

那么如何获得幸福呢?显然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幸福当然是要奋斗出来的。

好生活本身需要奋斗,幸福之外需要做点什么也需要奋斗。

这个奋斗涉及到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这本书的主题正是如何学会幸福,当然它不可能涉及获得幸福的所有方面,它只探讨了德行方面也就是精神方面的内容。

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很多,本书也只选择了10个问题进行探讨(其实书中只有9个,三联中读的同名课程里面还有一个是关于“如何维系和提升身心健康“的,不过如果把绪论中的“何为幸福”算上,那也正好10个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分成了两大块,一块是认识自我,另一块是理解关系。

认识自我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所有的哲学和心理学都可以说是帮助你认识自己。这本《学会幸福》只选择了4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学会走向成熟?这个问题由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副教授訾非讲授,他认为成熟人格包括三个方面:独立性,关系性,道德感,成熟的人并不认为有很多非常关键重大的选择,更看重持续的努力,有勇气承担重大选择的后果。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指出,传统社会鼓励成人,现代后工业社会则崇尚年轻,其实这两者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传统社会不成熟的人观点陈旧、因循守旧就如《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后工业社会不成熟的人是耽于幻想,在现实面前一触即溃的人,如村上春树小说里的人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学会倾听情绪?这个问题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讲授,她认为悲伤是一个人正常的情绪,它使我们情感丰富,帮我们学会成长,过分压制反而对身心健康不利,区分悲伤与抑郁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弗洛伊德曾提出的,看是否“能工作、能爱”。如何倾听情绪,走出抑郁?她给出了三个处方,一个是“内功”即行为疗法的改变认知,另外两个是“外功”,分别是运动和寻找人际支持。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她在书中提到的“素质与压力模型“,这里的素质是指人对哪方面的打击比较敏感,人生的打击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在人际关系领域,另一个是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领域,有的人对前者非常敏感,有的人则对后者更敏感。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学会恰如其分地爱自己?这个问题由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徐凯文讲授,他认为自恋有健康和病态两种,健康的自恋就是自尊自信,病态的自恋则被称为自恋性人格障碍。之所以出现病态的自恋,社会层面是由于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过度发展,个人层面则包括经历导致的创伤和幻想等,被溺爱的孩子容易对自我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但遭受创伤也会导致自恋,有些病态的自恋后面其实是极度的自卑。如何恰如其分地爱自己?他给出的建议是建立牢固而现实的自尊,建立被需要的感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建立集体主义自尊等。

第四个问题是如何学会应对失落?这个问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讲授,他认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也就是说失落是永恒的,是终极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向死而生”。我觉得最受触动的是,他指出,那些没有办法保留,并会真正失去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我想到逝去的岁月正是如此。(下面的影评中我谈到了阅读这部分的感受)

另一大块内容是理解关系,选择了2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学会与童年的自己和解?这个问题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讲授,与童年和解其实就是与原生家庭和解,她给出的处方是阅读文学作品,当然是阅读那种不回避人生和世界真相的文学作品,尤其对于青少年很重要,可以提高青少年对挫折的承受力。

另一个是如何经营亲密关系?这个问题由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蔡璧名讲授,她给出的处方是运用庄子的思想。

讲完这两大块主要内容后,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学会重写一个更好的人生故事?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故事,正确讲述人生故事可以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好,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咨询中心主任、著名叙事疗法咨询师李明在书中为我们简要介绍了”讲故事“的作用与方法。

最后两个问题其实是帮助我们增进幸福感的两件事。一个是饮食,另一个是音乐,分别由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张婍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艺苗讲授。

成长、情绪、自我、失落、童年、爱情……陈嘉映、訾非、陈祉妍、姜宇辉、殷健灵等10位国内一线心理学家、哲学家、作家、音乐家,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人生必修的10个基本问题。

10个问题当然远远不能包括人生幸福所有的方面,但它们能帮助我们认识自我,理解关系,帮助我们思考幸福,学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