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是精神病吗?就是人们常说的歇斯底里吗?
癔症,也就是社会上人们常说的歇斯底里,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的一个类型,即当然属于精神病。
但是,癔症是只有在中国才曾经使用过的一个术语,出现在我国自己搞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中的一个精神病类别。
2001年出版的CCMD-3(第三版,也是迄今最后一个版本,实际上已经被放弃)中,癔症被分在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类下。
2013年修订的美国精神病学会第五版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中,癔症相当于躯体症状和相关障碍(Somatic Symptom and Related Disorders)分类下的转换性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或叫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或(Functional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 。
转换障碍又具体可以分为具有虚弱或瘫痪,运动异常,吞咽异常,言语异常,(情绪)发作或癫痫发作,麻木或感觉丧失,特殊感觉症状,以及混合型症状等几种表现。
在修订的DSM第四版(DSM‐IV TR),也叫转换障碍,只不过分类上从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 调整到DSM-5的躯体症状和相关障碍。
实际上,第四版的躯体形式障碍,通俗的讲会更容易理解一些,所谓躯体形式障碍就是用身体的症状和体征来表达心理的压力或诉求。
可见,癔症也不是一种单一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而是包括几种类型。其中,只有情绪发作类型才是社会上常说的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
一般,人们常把癔症和歇斯底里混为一谈。
实际上,只有癔症(转换障碍)中的(情绪)发作或癫痫发作,才是歇斯底里(hysteria)。
hysteria最早由希波克拉底描述,他认为其症状源于子宫(uterus)的不安分而命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早就认识到这种病症更多发生在女性。
由于歇斯底里不仅表现为情绪暴发,还经常有一些神神道道的表现,包括无中生有的幻觉。因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迷信性的解释,即所谓鬼神附体的神病。在我国,这些患者经常会自我发展成大仙,即神汉(或神姑娘)而骗人敛财。
17世纪后,癔症先后被归于神经症和神经质。到19世纪,由于神经电生理手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神经质患者不存在电生理障碍,因而把它归于心因性疾病范畴。
现在使用的术语转换障碍由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的老师、法国神经病学家夏科特在19世纪率先使用,并延续使用到今天。
夏科特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创伤性癔症模型,认为包括瘫痪在内的癔症症状是由于过去的创伤,尤其是幼时性伤害被唤醒(看,弗洛伊德的那一套也并非无源之水嘛)并转换而来的结果,因此他才使用了转化神经症(Conversion Neurosis)这个术语来描述,即今天的转换障碍。
夏科特也是另一位著名法国神经病学家巴彬斯基的学生,学医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巴彬斯基是谁,而无人不知的巴彬斯基征正是用这位大神的名字命名的。
伞打两下,打出瘫痪的南京护士——转换性运动障碍症
除了歇斯底里,转换障碍还有其他几种表现形式,却不被一般人所知。
下面,我们就结合近年来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的两个事件来介绍两种癔症形式。
2014年2月,媒体报道南京某医院护士被当地一名官员用折叠伞打了脊背两下,结果出现了下肢瘫痪。
当时,正值医闹事件频发,该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到今天人可以在网上检索到很多报道和讨论。
实际上,该护士所患就是癔症性瘫痪,正规的医学术语叫转换性运动障碍症(Conversion motor paralysis disorder):
伞打两下的外力根本不可能导致脊髓实质性损伤,自然不会造成器质性瘫痪;但是,由于该护士的神经质和无缘无故承受的巨大委屈,而将这种心理压力和委屈表现(转换)成了身体上的瘫痪。
不久之后,该护士的瘫痪完全恢复,证实了的确是癔症性瘫痪。
前不久热播的《特赦1959》中,国民党高级将领蔡守元的瘫痪也属于癔症性瘫痪。
没评上优秀的女员工突发失语——语言障碍形式的转换障碍
2015年,还是2月份,华商晨报报道某公司女性36岁员工由于没有被评上优秀员工而一气之下患上失语症。
第二天,公司领导给她补评了优秀员工并奖励500元,失语症立竿见影好了一半,就能说话了。
这位女性员工所患的正是癔症性失语。
转换障碍(癔症)的基本特征
转换障碍的基本特性是,缺乏器质性病变基础的心理压力引发身体机能障碍,具体可以表现为失明、语言障碍(失语)、情绪障碍(暴发)、感觉障碍(如肢体麻木)和运动障碍等。
一般认为人受到创伤或负面的心理影响得不到表达或释放,会转化成一种无意识的躯体症状来表达,患者可籍此减缓压力和由此造成的心理焦虑,逃避某些责任和义务并获得支持和同情。
这种病症常见于青少年和青年人,10岁以下和35岁以上较为少见。通常女性多见,女性VS男性比介于2:1到15:1之间。
临床上表现出来的所谓转换状态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一种la belle冷漠,就是患者对自己躯体机能障碍不怎么关注;
这些功能障碍一般颇具戏剧性色彩,比如功能障碍并不完全,残疾程度恰好影响生活自理;
另一个戏剧性表现是,症状或体征常在数天到数周内平白消失;病程时间的长短经常受患者对角色依赖性强弱的影响,就是患者的内心需求有关。
比如,后面那个失语的例子,被补上了优秀员工和奖金后,失语症迅疾好了一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然,这种病症也绝对不是患者有意假装出来的,尽管所有的医学检查都查不出器质性疾病。
清风计划健康真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