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凯旌 编|深海
“我对格力员工做一个承诺:格力无论任何困难的情况下绝不裁员。如果我们非常困难,宁可降一点工资也不裁员,让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最简单最可靠的保障。”近日,董明珠在抖音上的一段公开表达,引发热议。
在董明珠发表这番言论的同时,格力的老对手美的正在经历自身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据报道,美的此次整体的裁员比例或在30%左右。两相对比之下,不少网友都对董明珠的承诺大加赞赏。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不裁员”只是董明珠的“面子”。实际上,降工资会导致“间接性大面积主动性离职”的结果,且以这种形式离职,员工无法得到任何补偿,这才是董明珠的“里子”。
雷达财经注意到,不跟进美的裁员的格力,2021年员工相较2019年少了近7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格力曾陷入“公积金”风波。有十余年格力老员工透露,公司给大量普通员工每月缴的公积金就是120元,并没按平均工资交。而在格力提出补缴方案后,又有员工爆料称,公积金确实变多了,但实发工资变少了,且公司也未补缴之前少缴的公积金。
不仅如此,董明珠此前宣布的向员工分房事宜,也引发一些员工吐槽。
不裁员的董明珠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董明珠已不是第一次将“不裁员”的表述挂在嘴边了,而在其屡屡言及这三个字的同时,格力身处的背景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早在2018年底的中国经济论坛上,董明珠就曾抛出金句:“我们格力电器绝不裁员!”
三个月后,董明珠在做客《两会面对面》的直播采访时再次提及:“我从来没有解雇过员工,只有自然流失。”其表示,自己每年还要给员工加工资,而且格力正开始建两房一厅,每一位员工都能拿到。
这次采访中,董明珠多次强调了企业自主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格力的文化不是以高薪来募集人才。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梦想的,特别是我们搞理工科的那些人,其实他们是很单纯的。”
此时的格力,确实有着十足的底气。财报显示,2018年是格力电器历史上业绩最好的一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同比增长33.33%;归母净利润是历史新高的262.03亿元,88800人的员工总数亦为历史峰值。
这一年,雷军公开承认五年前与董明珠的10亿赌约以失败而告终,而董明珠的信心也达到了历史的顶点。“格力空调世界第一,它(美的)算老几?”董明珠在一次专访时称,如以美的为对手会感觉悲哀,格力的对手只有自己。
在格力梦想盛典上,董明珠还公开承诺:“只要是格力人,一人一套房”、“只要你干到退休,房价再高都跟你没关系”。8月,格力自费投资20亿元建设的人才公寓,正式破土动工。
但很快,美的就实现了逆袭。2020年一季度,美的完成了对格力市场份额的反超;至2020年中报,美的营收、净利润均大幅领先格力。
竞对的崛起叠加疫情的爆发,董明珠再谈“不裁员”时,重点更多放在了对社会的责任上,且还涉及“降薪”。2020年5月前后,董明珠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虽然一季度格力收入少了 300 个亿,但即使格力再困难也不会裁员。
“我不裁员,如果实在不行哪怕工资每个人少拿一点也不能裁员。他一旦再去找一个工作,在这个当下,他找工作更难。”
此外,董明珠“画的饼”,也从加薪、分房变为了扩招。其指出,格力至少还要招聘5000名以上的优秀毕业生。因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不能断层,技术研发绝不能止步不前。
当年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再次强调了格力的“责任”。“虽然格力营收下滑了,但是9万名员工,没有一个员工被裁员,没有一个员工被减工资。”
2022年5月,董明珠抛出“不裁员论”,发言的平台则是“明珠羽童精选”抖音账号的直播间。从内容上来看,其说法与两年前相似,只是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不少网友认为,此番言论更像是在“针对隔壁美的”。
2020年格力主业空调份额被美的反超后,至今美的仍保持领先地位,公司在2021年的营收还突破了3000亿大关。但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却认为:“未来三年行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基于此判断,美的内部可能将在时隔十年后进行公司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裁员”,综合公开信息,比例或在30%左右。
而董明珠的发言则与美的形成了鲜明对比。
“画的饼”成色几何?
格力真的从未进行过裁员吗?
年报数据显示,2019-2021年,格力在职员工总数分别为88846人、83952人、81884人,据此计算,公司2021年员工相较2019年累计少了近7000人。其中研发人员数量为14251人、14458人、14233人,略有下降。
雷达财经注意到,目前在社交平台中,对于“不裁员”已经出现了一些争议的声音。
“董明珠的话也能信,南京格力都优化很多人了。”一位网友表示。还有网友吐槽:“关键是薪资本来那么低了,五险一金也缴纳的行业最少,竟然还可以降薪,理解不了。”
有关格力的薪资,雷达财经通过统计东方财富Choice中A股白色家电板块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发现,格力在总市值排名第三,仅次于美的、海尔智家的情况下,2021年人均薪酬排名第7,为12.59万元。相较而言,美的、海尔智家同期的人均薪酬分别为19.01万元、23.87万元。
2015年,格力还曾发生过一年有600多名技术人员被挖走的情况。彼时在股东大会有股东建议董明珠通过加薪或实行员工激励留住人才,但董明珠表示,高薪并不能拴住人心,拴住人心还是靠企业的文化。
而在五险一金方面,格力则尚未摆脱两个月前的风波。3月27日,“格力未给员工足额缴纳公积金”的话题登上微博、抖音热搜,珠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一份文件显示,格力在2012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没有为一名已离职的员工缴存足额的住房公积金。
具体而言,一位在格力工作8年的员工透露,自进公司起,(公司交的)公积金一直都是120元一个月,即使后来薪水上涨,公司缴存的公积金也未发生变化。若以5000元的基数计算,格力今年每个月本应至少为该员工缴纳250元的公积金。
另一位工龄在10年以上,年薪10万元左右的员工也反映称,公司给自己每月缴纳的公积金仅120元,且大量普通员工均存在类似情况。
上述文件还显示,珠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经协调过格力电器,格力电器表示正在研究补缴方案,补缴金额在进一步核算中。
然而,4月中旬却有大批格力员工继续在网络平台爆料称,住房公积金虽然变多了,但实发工资变少了,减少部分与公积金高出部分差不多,且公司尚未补缴之前少缴的公积金。其中一位老员工认为,格力只是把员工的工资转移到公积金里了,而实际上公积金应该企业与员工各付一半。
随着负面情绪的传导,一些员工也在逐渐丧失对格力的信心。
5月20日,格力刚刚发布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其中下调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业绩考核标准。在一期计划中,公司给出的资金规模达30亿元,最终员工实际购买金额仅11.44亿元。不少员工呼吁:“把公积金补回来了再谈持股的事。”
与此同时,董明珠在2020年4月的一条有关住房公积金的言论也被扒出:“可以把公积金拿掉,完全没有必要,格力电器更不需要,以后每个员工发一套房。”
但说好的房子之中,大多数员工并未享受到。据悉,格力“送”的房子地处格力明珠广场,属于人才公寓,房型为两室一厅,目前该房单套的价值约在200万元。2021年6月,董明珠曾发视频称,格力明珠广场一期即将交付使用,此后便再无下文。
知乎的相关问题下,多位网友对于“送房”的举动表示了异议。一位自称格力前员工的网友称,自己所在部门的大学生,17届有15人入职,目前还剩下2人;18届有20人入职,目前还剩下4人;19届有22人入职,由于不太熟悉只记得截至2020年年底还剩17人。“董总从18年开始鼓吹分房,全员加薪,为什么我们会跑路呢?”
有2021年年底刚从格力离职的员工透露,公司的分房有着严格的条件,目前入住的都是刚毕业的博士,绝大部分员工是没有免费住房的。
美的裁员,格力降薪,背后是企业性质差异?
“员工福利门”背后,格力在业绩方面已经出现了“掉队”的情况。
诚然,目前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家电行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空调市场零售量规模为5134万台,同比下降14.8%,零售额规模为1545亿元;2021年,中国空调零售量4689万台,继续下降8.7%。
但即使仅就“白电三巨头”而言,格力与美的、海尔的差距,也正在被不断拉大。
主业业绩增长、多元化、接班人一直被外界视为格力发展道路上的隐忧。财报显示,2021年美的集团暖通空调业务营收为1418.79亿元,而格力空调业务收入则为1317.13亿元,两者已经拉开了超100亿元的差距。而2020年时,美的在空调业务方面的领先优势还不足35亿元。
多元化方面,格力的现状也并不乐观。2019年,空调收入在格力总收入中的占比曾一度达到69.98%,历史上首次低于70%,但此后两年该比例又有所抬头,至2021年为70.11%。相比之下,美的空调收入占比自2019年来一直在持续降低,至2021年为41.58%。
海外市场也为美的的营收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美的国外营收占比40.34%,而格力仅有12.00%,海尔国外营收占比则超50%。
至2022年一季度,美的集团的营收已是格力的2.6倍,海尔则是格力的1.7倍。截至5月27日,格力股价自2020年12月高点以来出现腰斩,美的的市值是格力的两倍,海尔市值则比格力多出超500亿元。
有观点认为,从此次行业寒冬时期格力与美的对员工处理方式的不同,也能看出两家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或也可被视作格力“掉队”的原因之一。
具体而言,传统制造业中,劳动力与产能息息相关,一旦裁员产能就会不可逆地折损,如此一来一旦旺季产能不足,市场份额就会被竞对吞噬。
而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的逻辑则完全不同。大公司在无法清晰预知未来盈利点和增长点的情况下,会先成立小项目组逐个尝试,效果好就追加投入,不好则被砍掉重新分配。且产品虽然在研发阶段需要大量员工,但进入运维阶段后所需的人力将大大减少,这会使部分产品的裁员空间极大。美的就在此次回答裁员消息时提到“公司将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
不同的产业模式,演变出了传统企业降薪不裁员、互联网企业裁员不降薪的现象。
一位自称曾在格力财务部工作两年的前员工在论坛中感叹:“前段时间和一名从格力跳槽到美的的同事交流,发现格力和美的已经不在一个时代了。格力还是那个工业化企业,而美的俨然已经进化成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