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健康》杂志中,提到过一个“爱的频率公式”。
计算方式是:
爱的频率=年龄的十位数x9。
比如:
一个人20岁,利用公式计算就是:2x9=18。
也就是说,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在工作的情况相爱,他可以在10天之内,拥有8次爱的机会。
一个人40岁,公式计算为:4x9=36。
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他可以在30天之内,拥有6次。
这个计算公式,还是比较严谨科学的。
有数据研究表明:
男人的欲望,在20岁左右达到巅峰;到了30岁时,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在网上看到一组调查数据:
成年人理想与实际的“性”生活频次。
其中,有63.92%的人希望每周能有2-3次亲密生活;
但实际上的水平,只有27.31%的人达成。
有句话怎么说?
“肚子饿的时候,感觉自己能吃下一头牛;但当你真正吃的时候发现,吃一斤肉你就已经饱了”。
不仅如此,男性和女性的内心需要,也是不同的。
有超过8成的男生认为,每周理想的亲密关系,应该最少2次。
而只有67.85%的女生,跟男生的期待值保持同步。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任何年龄段,男性的欲望都要高于女性。
关于性,有没有严格的频次标准?
答案是:没有。
1、影响“性”指数的因素,有哪些?
客观因素:
上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排在前几位的是:
工作压力,工作时长,工作收入。
为什么说,性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当一个人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那么他就处于紧绷着的状态;
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他都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一个人的精力和欲望都是有限的,当他的大多数精力都被工作占据,也就失去了别的兴趣爱好。
工作时间与收入,同样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和对幸福的感知度。
工作时间越短,收入越高的人,情绪越好,获取幸福的能力越强;
反之,欲望会越来越低。
主观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性的欲望和需求,跟他自身的“依恋类型”有很直接的联系。
比如:
回避型依恋人格,焦虑型依恋人格,安全型依恋人格,回避焦虑依恋型人格等等。
回避型依恋人格:
“我很爱你,但很抱歉,我的潜意识里不受控制地抗拒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每当你过度靠近我时,我就想要逃离,甚至想要哭泣”。
焦虑型依恋人格:
“我会不会无法满足他的需要?如果我不能满足的话,他是否会离开我?”
患得患失,焦虑内耗,情绪波动值高。
安全型依恋人格:
“我是爱他的,也能够感受到他是爱我的;我们彼此相爱,就是最好的结果。”
自信,笃定,乐观,跟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伴侣相处,是最佳的组合,会让你拥有最佳的相爱体验。
除此之外,还跟另外一些因素有关,比如:
当下的身体与心理状态;
一个人的年龄;
一个人对伴侣的满意度与爱意;
两个人感情中是否还有足够多的激情;
对亲密生活的满意度。
……
谷雨数据曾做过问卷调查,得出一些数据:
有超过9成的人,期待自己每周都能够拥有亲密生活;
但实际上,能够真正达成的,却不足6成。
这说明什么?
心中如何想是一方面,实际做起来又是另一件事了。
2、适合彼此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性,有些人陷入了“误区”。
他们认为:
“只要保持高频的状态,我们的感情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
实际上,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
1次高质量的亲密关系,远远胜过10次敷衍式,交差式的亲密生活。
就像社交:
1个高质量的朋友,远远胜过10个无效社交中的酒肉朋友。
如何保证你们之间的“亲密生活”质量?
第一:学会赞美,欣赏
心理学上讲:赞美是经营亲密关系时,最有效,直接的手段。
学会赞美和欣赏你的伴侣,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让对方更加信任你。
当然,保持赞美,能够让对方获得更多的自信。
欣赏他的人格魅力,欣赏他的付出,赞美他为你们关系付出的努力。
这些,都有助于让彼此情绪放松。
第二: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想要感情一直稳定下去,都离不开沟通。
一旦缺少了沟通,感情势必会出现问题。
什么是良性的沟通?
察觉对方的情绪,探索对方的想法,了解对方的打算,能够做到共情,最终给予对方合理的建议。
通过沟通,两个人能唤醒更多的默契,能够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性这件事上,更应该让对方明白你真实的想法。
第三:与对方一起锻炼
一起锻炼,运动,减肥或健身,不仅能够增进两个人的默契度,还能够让你们的感情进入新的阶段。
比如:监督对方运动,陪对方一起跑步,散步,爬山等等。
话题:
亲密生活中,最适合你的频次是怎样的?
你认为,是频次重要,还是质量重要?
作者亦开怀,情感心理学创作者,你的情感心理咨询师。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家庭,社交心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