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努力有什么用?”孩子自暴自弃时,父母的正确回应影响他一生

时间:2022-04-23 15:47:27 热文 我要投稿

与其教孩子去努力,不如引导孩子去热爱和坚持。——萨姐

作者:木青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遇到一个心力憔悴的妈妈,面对即将步入中考的女儿,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导?

女儿从小不爱学习,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在初三的最后一学期,发誓要努力学习。

她努力背单词、努力刷题、努力上培训班……可惜,努力之后,她的成绩排名没有上升,她依然停留在原地。

女儿对妈妈说,她不想成为“努力就好”的孩子,可她真的很迷茫:看不到进步的努力,还有坚持的意义吗?

妈妈说,她很想用“努力付出就有回报”来安慰女儿,可残酷的现实让她明白:那些曾经被女儿错付的时光,并没有那么容易补回来!

还没开始努力就看到绝望,一想到孩子未来的路那么长,妈妈也感到恐慌:

到底要怎么努力,才看得见希望?

01

你那么努力,为什么依然恐慌?

“你要努力,只有努力才有收获!”打从记事起,几乎每一个人都聆听着父辈、祖辈这样的教诲一路长大。

小时候,我们对此深信不疑;可随着渐渐长大,却发现另一个不争的事实:越努力越焦虑!

既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孩子。

想起儿子入学前,身边总有人劝我:该早教了,该送英语补习班了,该认字学拼音了……对于这样的建议,一开始,我一笑而过,并不着急。

就这样,儿子快快乐乐地度过了学龄前美好的童年时光。

果不其然,步入校园后,排名班级垫底。

我有些无奈,但接受现实:孩子无天资,也许他就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人对未付出努力的结果,常常能做到坦然接纳;然而一旦付出努力,若结果与期望不相符,则常常不能释怀。

随着孩子学习状态渐渐调整,成绩稳步上升,与此同时,失衡的却是家长的心理。

我发现,我开始在意“努力就要有回报”的成果,也因此,每每孩子玩得痛快淋漓,我总恐慌,试图将他拉回学习桌,劝他应该“再努力一些才好”。

我也发现,我无法接受“努力与成果不匹配”的结果,每每孩子成绩有滑落,我就会恐慌,生怕他错失前途与希望。

孩子变得越来越努力,而我却变得越来越焦虑。

有一天,儿子临睡前迷茫地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以前考个80分你都很开心,可现在,我考了98分,你却不满意?”

儿子的话,问住了我:为什么呢?我这是怎么了?

我回头看自己,事实上,这样的焦虑一直伴着我长大。

努力读书,努力工作,我从不敢丝毫懈怠,生怕一松懈,就会失去自己的存在价值。

对未来的不确定,不安全感始终笼罩着我,我害怕不努力,就会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而这一切,只源于:我的原生家庭。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同龄的女孩大多早早毕业就去上班。

我不甘心,为了证明自己是块读书的料拼命读书,最后才不负父母用从牙齿缝里省下来的钱上了大学。

工作后,我为了证明读书能够获得更好生存,于是兢兢业业工作、进修,生怕被旁人嘲笑“读了那么多年书,还不如一个初中文凭混的好”……

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忙碌,很充实,却很焦虑。

我突然醒悟到,越努力越焦虑,“害怕失去”才是最大的心魔。

事实上,很多人的焦虑并不来源于有没有努力,而是来源自一颗想要努力但又太着急的心。

02

为什么努力成功了,依然陷入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以为:努力是辛苦的,一旦达到目标,就会变得幸福。

但事实却会告诉你:成功带来的喜悦只是瞬间片刻,很多时候,它依然掩盖不了焦虑的黑洞。

你有多成功,就有多失落。

为什么?

心理学指出,推人成功有两种力量:

一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一种则是发自内心的恐惧。前者因为热爱而全身心投入,后者因为害怕失去而奋不顾身。

结果同样是成功,但在恐惧推动下达成的目标,无论成就有多大,都无法满足一个人内心的快乐。

为什么努力成功了,人依然会陷入焦虑?

因为努力本身不会带来快乐,能带来快乐的,是成就感。

相比那些因为热爱在努力付出的人,他们从不畏惧失败,也不会因为失败而退缩。

每一次落空,都会燃起他们的斗志,因为那是真正的热爱。

有一部来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叫做《十月的天空》,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男孩从煤矿工人逆袭成为航天工程师的故事。

在一开始,他和身边所有同龄人一样,只是一个普通高中生,为前途担忧。

他运气不佳,由于身体素质不过关,在球队选拔中落选。

成绩平平,身体素质平平的儿子,在父亲眼中就是一个“没出息的孩子”。

父亲早早认定,这个儿子未来跟自己一样,不过也是名矿工。

然而,这个叫做霍默的男孩却不甘平庸,他对父亲说:煤矿是你的人生,不是我的,我想到太空里去。

霍默梦想造一个火箭,可身边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不过是“痴人做梦”。

庆幸的是,男孩的化学老师却支持他的遥远梦想,她告诉男孩:仅有梦想是不够的,他应该去图书馆查资料,了解一切与火箭相关的知识。

泡在图书馆的日子里,霍默意外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也是一个太空迷,两个别人眼中的“异类”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研究理论知识,一起制作火箭模型,一起试飞。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热爱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努力。

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努力想尽办法改进,为此找到了更耐热的钢,甚至不惜去撬废弃的铁轨作为材料……

终于,火箭试飞成功,遥不可及的梦想实现了。

就这样,一步又一步,因为热爱而坚守梦想的男孩,在自己的努力下,最后成为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

真正的热爱,从不会因为努力而瞻前顾后,也不害怕失败而成为别人的笑谈。

因为他们永远知道,自己努力是为了什么,要什么;他们也享受整个过程,成功不过是旅途中的一种收获而已。

真正努力的人,他们从来不会感到焦虑,相反,他们只会按着自己的节奏,坚持不懈地,一步一步努力去靠近目标。

当一个人因为热爱而努力,所有努力,将会变得毫不费力。

03

换种思维,再努力

心理学家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思维的差别。

因为思维模式不同,人生走向不同,成功or失败,隐藏在思维转换间。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努力的价值不该被否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孩子的思维培养。

当孩子学会用看破问题的角度看世界,很多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换种思维再努力!这三个心理学思维效应,家长请一定要知悉:

1)飞轮效应

“磨蹭”是孩子身上的通病,起床磨蹭、洗漱磨蹭、吃饭磨蹭、出门磨蹭、写作业磨蹭……

孩子催不动,家长要清楚原因。

磨蹭的背后其实是“懈怠”问题,即孩子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之前,拒绝下一个动作的心理。

这种心态背后潜藏着“飞轮效应”,推动孩子进步,就好比推动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样。

在一开始,你必须花上很大力气,一圈一圈反复推,直到飞轮达到某一临界点,重力和冲力就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飞轮也便自己转动起来。

对应在孩子身上也是同理,家长既要让孩子明白熬过开始,就会渐入佳境的事实;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做好耐心等待的准备。

当孩子进步慢的时候,当孩子出现倒退的时候,请与孩子一起坚定投入努力,相信终会有推动飞轮的那一瞬间。

2)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源自心理学家詹姆斯与好友卡尔森教授之间的一个有趣打赌。

詹姆斯预言卡尔森很快就会养上一只鸟,为了证实自己有能力,他送了一个精美的鸟笼给好友。

从此,但凡有朋友到家拜访,他们都会问卡尔森:什么时候继续养鸟。迫于无奈,卡尔森只好买一只鸟回家。

因为一只鸟笼,所以养了一只鸟,这就是“鸟笼效应”。

家长合理运用“鸟笼效应”,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譬如:

送一个花盆,让孩子爱上养花; 带孩子参加一场钢琴演奏会后,让孩子爱上钢琴; 和孩子一起看英语动画片,让孩子爱上学英语……

给孩子一个“鸟笼”,激发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鸟笼效应”相比“苦口婆心”的说教,犹如给了孩子一个自己探索“世界”的机会。

3)毛毛虫效应

这是源于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的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放在花盆边缘,然后在不远处撒一些松叶作为食物。

实验发现,毛毛虫夜以继日绕着盆转圈,却不懂改变方向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当孩子付出很多,却收获很少,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检视问题:孩子是不是成为了那条毛毛虫?

在盲从的心态下,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盲目跟风,结果收效甚微。

努力需要坚持,努力也需要时不时调整方向,做更有价值的努力

04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在书中对自己的孩子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努力有什么用?

当孩子问起这个问题时,为人父母,请一定要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真相,那就是:你有多热爱和坚持,世界就会回报给你多少自由和尊重。

这就是努力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