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博文:
《教养真的不是你读过多少书》;
觉得说得有道理,于是,也说上几句。
什么叫“教养”呢?
好搜百科: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教养”是“道德修养状况”体现在“行为方式”。
教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它存在于现实。
“教”主要是“教育”,“养”主要是修养与“养成”;
两者有关联,但不是唯一。
没有“教”,肯定没有“养”, 有了“教”,不一定有“养”;
有没有教养,还要看实践、悟性和行为结果,
看最终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行为是无声的教育;
即使父母不曾言语,
其日常行为必然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导、改变孩子的行为轨迹和人生轨迹。
“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
孩子就会变得愚昧、无知,变得野蛮、粗鲁,无所畏惧。
站立越高,视野越广,见识越多,
掌握越多知识,懂得越多事理,就越能认识事物的全局,
就越能准确判断事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各种复杂的人生问题。
然而,教育应该从孩儿开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方便读书学习。
其实,教育孩子,先要教育懂礼仪、换位思、知羞耻,
能认识人、了解人、尊重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这是人才成长的规律。
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就拼命逼孩子学习,几乎用尽所有时间和精力;
除了课本,除了专业,其他都可以不用学习。
结果呢,长大后的孩子变成了专业的神童、天才,
但成为了生活的废物、怪物,处处碰壁。
先生存、生活,后才是工作和发展,这是现实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危险和陷阱;
一不小心,就会把生命失去。
大学生药家鑫,钢琴的天才,法律的瞎子;
因撞人杀人,而毁灭了自己。
大学生林森浩,因生活琐事,投毒杀害了同学,也同样毁灭了自己。
成人是成才、成功的基础;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迟早要出问题。
智力因素,不是成才、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
非智力因素,即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可贵的精神等,
才是促使成人、成才、成功的主要动力。
其中,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立足、发展、成功的前提。
“双料博士后”就业受阻,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她缺少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
缺少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教养”的核心是什么?
是:要真诚,有爱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
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心胸宽阔、正派无私……
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
因为关怀,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
给别人留下了必要的私密空间,给他人和自己留下便利;
要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
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
只有这样,在尊重、协作、和谐中,
才能更好共同发展、成功,成就他人和自己。
“教养”是内心良好的思想升华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礼貌”则可以“伪善”,可以做做“样子”。
人际交往有一条基本规则:
你怎样待人,别人也怎样待你。
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正派、尊重、得体,
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
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人际吸引力。
你的社会交往、社会赞许,社会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满足,
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有助于自己持续发展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在当今社会,个体单打独斗很难成功,
往往需要亲人、朋友和大众的支持。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红花需要绿叶扶;攀援也需人托底。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能换位思考,且能力践行,能解决许多人的问题。
读书多不等于有教养;
教养,就是把所学到的为人处世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并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谨慎行事。
教养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文知识。
多看看人文历史吧,多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关于人的故事吧。
世事如棋局局新,做人是一个大问题;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蚁穴能毁千里之堤,做人不能粗心大意。
当然,岸上学游泳,永远学不会;有知识不等于有能力;
即使经纶满腹,不努力践行的话,
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没有现实意义。
做人要有大海的胸怀,要换位思考问题;
像笑佛那样:“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
只有在现实中不断碰到人际关系的问题,
并不断得到解决,形成经验或教训,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留下深深的记忆,
方能有出息、成大器……
作者:追梦1979
201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