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南昌红谷滩区CBD商业街热闹非凡,霓虹闪烁,一栋栋高楼大厦的玻璃窗折射出的灯光,倒映在沿江两岸,形成独特的江滨风光。
无法想象,眼前这座高楼林立、大道纵横和梦幻般的花园城市,是一座从零开始建设的新城。
10年时间,恰好也是“大南昌”形成的历程。南昌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约40%,九龙湖新城、朝阳新城、象湖新城等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让城市体量不断扩容,成为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版块。
“接下来是南昌真正大发展的时候了。”南昌市一位党政干部称。
曾几何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昌一直被“产业不强、名气不响”所困扰。因地处中部地区,既不沿海,也不沿边,更没有丰富矿藏,还缺少大院大所,跟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南昌存在总量不大、产业不强、创新不足和人才不够等问题,如此多的短板相互制约、彼此影响,使其处境尴尬。
南昌应该如何突破?历届党政班子一直在寻求破题之法。
近年来,南昌当地政府通过城市扩建、基础建设和重点民生工程为抓手,并以航空、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VR(虚拟现实)、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动力,奋起直追,实现弯道超车。
南昌沿江夜景
“大南昌”时代
已经到来
据《南昌晚报》报道,2012年6月6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动员大会,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把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这次动员大会成为“大南昌”建设的前奏。
南昌方面随即开启大建设序幕,许多重大项目纷纷上马。2012年,南昌实施60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852.3亿元,集中开工了56个项目,总投资654亿元。2013年,南昌又安排实施100个项目,总投资2123.83亿元。
南昌如此大手笔建设的目标很明确——加速主导产业集聚,做强实体经济规模,实现产业升级,最终实现用大发展推动核心增长极的形成。
效果很明显。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18.33亿元,增长3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7.3亿元,增长14.8%。大飞机、江铃30万辆整车、欧菲光等投资量大、带动力强的十大工业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80亿元。
南昌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6.34亿元,同比增长13.58%;完成增加值676.04亿元,增长17.56 %,高于全省3.38个百分点。
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引领作用开始凸显,全市拥有5个授牌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占江西省四分之一;拥有10家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市粮食总产241.21万吨,实现“九连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9家,农业产业化水平全省第一。
南昌航空主题科技馆,航空业已成为南昌重要产业。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图
此外,南昌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建设,着力打造九龙湖新城。按照南昌市确立的规划,九龙湖新城先期实施的面积为3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形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50万人口的新城。
10年时间,荒滩变绿洲,九龙湖新城成为一座建有多个生态公园、学校、绿道、篮球场、足球场、儿童游乐区和城市阳台的公园化新城,不仅是南昌市民的向往之所,也成为年轻创业者的乐园。
2016年,南昌提出打造全球首个城市级VR(虚拟现实)产业基地,并成为世界VR产业大会永久会址。九龙湖新城借此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核心产业园,VR科创城展示中心、体验中心、VR+飞行模拟训练基地均已竣工验收,届时将吸引多家科创公司入驻。
这也是南昌大发展的主要模式,即用新城和园区实现城市扩容和产业创新,所谓一廊三区四园产业布局和“六区协同”就是在如此情形下形成。
所谓“一廊”即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三区”指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园”指新建经济开发区、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安义工业园和进贤产业园。“六区协同”指红谷滩金融商务集聚区、东湖文旅商贸集聚区、西湖现代商贸集聚区、青云谱新服务集聚区、青山湖商务集聚区、新建高端特色服务集聚区协同发展。
10年时间,南昌市加速扩建,其建成区面积增长约40%,九龙湖新城、朝阳新城、象湖新城等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让南昌城市体量不断扩容;伴随而来就是交通体系的建设力度,地铁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已开通4条线路;昌南大道、沿江大道、前湖大道快速路、红谷隧道、艾溪湖大桥和朝阳大桥也相继建成。
2019年4月,江西省印发《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赋予南昌更大自主发展权,一个以南昌为中心、赣江新区为引擎和九江、抚州为支撑,并以一小时交通距离为半径的“大南昌”将正式形成。
“大南昌时代已经开始了。”南昌市政府经济部门的一位官员称,他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记者查询南昌2022年重大重点项目时也发现,756个项目大多集中在航空、研究院、电脑精密结构件、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芯片和临空科技产业,它们代表了南昌未来。
南昌正在大力发展新兴和高科技产业
城市的文化和自信
8月28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前往江西省美术馆,参观了正在那里举行的“这座城——世纪影像南昌”图片展。 他在参观时叮嘱有关部门,要讲好南昌故事、增强南昌自信。
2021年12月,《南昌日报》在头版连续刊发南仲平的三篇署名文章,即《南昌人要自信》《南昌人要发奋》和《南昌人要齐心》,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南昌党政干部和市民进行精神动员,最终目标也很简单——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凝聚共识。
“老南昌的历史风貌和城市文脉正在回归,它也能帮助南昌人树立文化自信和建立共识。”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党总支书记程冬称。
他认为,初唐时,南昌是文人笔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古今名楼高阁众多,江南历来为富庶之地,故而才产生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滕王阁跟南昌这座城市一样,也曾一度面临尴尬。
“相当长时间,江南三大名楼当中,滕王阁是唯一没被评为5A景区的。”程冬称,此前滕王阁景区的面积很狭促,配套设施跟不上,申报5A基本无望。
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文化的力量,将滕王阁景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南昌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旧貌换新颜。
2018年10月29日,经过扩建后的滕王阁旅游区,终于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昔日滕王阁重现辉煌。
“滕王阁的价值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存在。”程冬称。
今年7月10日,李红军到滕王阁景区调研时强调,要把滕王阁、赣江风光、滨江文旅休闲区、博物馆、图书馆和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等统筹起来,助推南昌文旅产业发展,以此让更多人玩得好、留得住。
事实上,百花洲文化艺术街区的建设,也是南昌一个大手笔。
它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西起滕王阁、北至阳明路、南到中山路、东抵八一大道,约4平方公里的大景区;近期目标是建设一个东起苏圃路、南到中山路、西至百花洲路、北抵叠山路,约2平方公里的文旅街区,通过万寿宫、滕王阁、绳金塔、八大山人、梅湖、海昏侯等文旅综合体,把南昌变成人文、自然和休闲相结合的大景区。
南昌高新区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创新运营模式创造最美空间
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一个对标先进城市的公共文化也正在兴盛。
“无论是政府层面的重视、老百姓的广泛参与,还是社会力量的加入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美书馆、高新区图书馆运营团队负责人刘白对澎湃新闻称,近年来,南昌的公共文化建设进步尤其明显。
“政府出台专门政策保障像我们这样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加大了支持力度,并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发力。注入历史文物、文化艺术、展览展示等新的文化内容。”刘白称。
2021年10月,江西出台施行了《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从法律制度层面给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此举让一大批新图书馆、城市书房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遍地开花,南昌高新区图书馆、艾溪湖美书馆、南昌县的莲花书屋、经开书房等相继开业。
以南昌高新区为例,当地首创“运营为先、专业团队、全民共建”全新模式,设计建设了第一座“高新区艾溪湖美书馆”,以公共文化服务为起点,突破传统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实现“美学空间、阅读推广、文化交流、文明阵地”四大功能,一举成为当地网红级的阅读场所。
在2022年首届阅读大会上,艾溪湖美书馆在全国书店、城市书房中脱颖而出,荣获“最美书店”称号。
“文明和美学的空间体验,全新表达一座城市的新时代气质。”刘白称。
延伸阅读:
END
来源 | 澎湃新闻
关注公众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商务合作: 0510-88102725
18925369074(微信同号)
投递简历:
nfccsjhr@163.com
推荐阅读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专注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市营商环境的研究与观察,在中央权威政策解读、政商学媒“四维一体”资源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方咨询和城市及园区品牌传播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一流的智库服务。
『江南智造总局』为长三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 在看 分享您的新“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