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鹏汽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14年,那时候何小鹏的UC浏览器早已风生水起,尤其是在UC被阿里以43.5亿的高价买走后,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至此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在不温不火的状态游荡了三年后,小鹏汽车开始加速前进,哪怕期间经历了小鹏G3的维权事件、2019年贾跃亭“PPT造车跑路”事件也并没有阻止小鹏汽车的发展,随着小鹏汽车成功拿下了福迪汽车,小鹏汽车的重磅车型——小鹏P7也开始登场,小鹏汽车也开始迎来了自己最高光的时刻。
小鹏汽车于2020年八月登陆美国股市,并于2021年在香港上市;而其主打产品小鹏P7,只用了695天的时间,就完成了10万台的批量生产,而小鹏汽车,则凭借着这款充满了“科技感”的汽车,一跃成为了“造车新势力”的一哥。
所谓物极必反,目前来看小鹏汽车的辉煌历史或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了。
连亏遇“失宠”
在新能源产业日趋成熟、竞争也更白热化的今天,是否能够拉开亏损差距或是实现扭亏为盈,都已成为衡量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说,小鹏汽车已然日渐势弱,甚至一度业绩未“达标”。但作为一家从2014年便已经成立的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按理早就已经度过了那段“烧钱换发展”的阶段,不过从最新的一季报来看,目前小鹏汽车显然还没有找到能够盈利的方法,甚至还越亏越多。
具体数据方面,2022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收74.55亿,同比大幅增长152.63%,但实现归属净利润却为-17.01亿,同比大幅下降116.23%,销售毛利率更是仅有12.22%,增收增收却降利的情形非常明显。
事实上,小鹏汽车也并不是偶发性的亏损。
根据历年的财报数据显示,自2018年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便深陷于亏损的泥潭之中,2018至2021年,小鹏汽车分别亏损了13.99亿、36.92亿、27.32亿和48.63亿,亏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若再加上2022年一季度的亏损,成立不足5年时间,小鹏汽车便已经亏损了143.87亿。
接踵而来的是资本市场的“抛弃”,据港交所股权披露资料显示,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于6月22日在场内以每股平均价120.7484港元的价格,减持了302.08万股,合计约3.65亿港元。
擅长“变脸”的投资机构用实际行动表明不再像以往一样看好小鹏汽车,小鹏汽车这“造车新势力”一哥已然开始“失宠”,可谓是雪上加霜。
掉队新势力
从车企优势的角度来说,小鹏汽车也在逐渐变得“弱势”,不再处于造车势力领先地位。
原本相比于其他的新能源车企而言,小鹏汽车的优势一直都体现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上。在招股书中,小鹏汽车也公开表示其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是“智能”,即所有软件和核心硬件都进行自主研发。
但是,随着各个汽车厂商的“智能化”进程的推进,“智能化”已经成了造车主流,小鹏汽车一直以来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渐的被边缘化。
例如小鹏汽车曾重点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除了特斯拉、小鹏汽车、理想、蔚来之外,广汽埃安、极狐、智己等多家汽车厂商,都已经配备了无人驾驶技术,也就是说,小鹏汽车在“智能化”上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支撑业绩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技术面失去地位,那么必然将影响到盈利水平,那么也就不难解释小鹏汽车目前增收反降利的尴尬处境了。
出海已受阻
据“晚点 Auto”两月前消息,小鹏汽车负责出海业务的副总裁何利扬已于近期离职,而距离何利扬2021年初加入小鹏汽车任职不到一年半。
小鹏在2020年启动出海战略,目前已在欧洲五国设立六个办公室,并成立IDUS部门负责出海业务,同时引进原华为汽车业务副总裁、西欧企业业务部部长何利扬负责统筹规划。去年11月,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小鹏未来会平衡国内外交付量,50%销往国外,50%是国内。
在外界看来,今年2月小鹏汽车也还在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先后在瑞典、荷兰、丹麦开设了直营店。
但实际上,小鹏汽车在海外销售冷清。据数据网站Cleantechnica,小鹏汽车在其出海的首站挪威两年才卖出1006台车。
种种迹象显示,小鹏汽车的出海经营受到阻碍,其出海步伐放缓。
多面遭围攻
而除了竞争力下降、出海业务受阻之外,目前各大传统车企不断发力新能源汽车,也对小鹏汽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根据今年3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显示,目前各大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造车新势力”,如传统车企中的“老大哥”比亚迪3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达到10.32万辆,同比大增334%;上汽通用五菱取得4.68万辆的月销量,同比增长40.7%。
2021年,上汽汽车、广汽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销售分别为73.3万辆、1429万辆、13.7万辆、8.28万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鹏汽车在2021年的销售只有9.82万辆,与传统车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车联网”、“5G”等的发展,小鹏汽车在未来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更多的竞争对手,小鹏汽车在现金流和品牌效应方面,都无法和传统的汽车厂商抗衡,叠加小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的下降,“失宠”的小鹏汽车想要扭转乾坤重回造车势力第一梯队,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能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