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一线人员认定标准?

时间:2022-05-03 10:12:24 热传 我要投稿

1月25日,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下称《1.25通知》)。

《1.25通知》明确,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按照一类补助标准,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同时,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补助。

这份通知中,发放补助的依据是人社部和财政部在2016年发布的有关规定。健康界又查阅了原文发现,该规定和《1.25通知》并没有关于“一线医务人员”的提法。

“一线医务人员”在有关本轮补贴的多次通知中,首次出现在2月11日。

当天,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出《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2.11通知》)。

《2.11通知》中,对于“落实医务人员待遇”一项,依据的仍是本文前述的《1.25通知》和人社部、财政部2016的有关规定。但《2.11通知》也指出,统计工作情况的范围为“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

在这之后,各地对“一线医务人员”的认定上,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因此,3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聚焦一线贯彻落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措施的通知》(下称《3.12通知》)。

《3.12通知》对“一线医务人员”的范围界定为:疫情防控期间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卫生健康部门调派或医疗卫生机构要求,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且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接诊、筛查、检查、检测、转运、治疗、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以及直接进行病例标本采集、病原检测、病理检查、病理解剖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一线医务人员以实际参加现场调查处置、患者救治等工作情况为准,不受编制、身份等限制。

同时,《3.12通知》还明确了“一线医务人员”中,不同岗位如何按一档(每日300元)和二档(每日200元)分类、以及工作时长计算的细则。

然而,在《3.12通知》中,对于之前通知所列的、涵盖范围最广的“防疫工作者”,没有再被提及或解读。

对通知理解不同,导致执行中出了各种疑问

由于《3.12通知》中还要求“对于前期因政策不明确导致发放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清理清退或按照规范及时发放到位”。因此,目前可见的,关于已发补贴被追回的案例,基本出现在3月12日之后。

例如,有媒体报道称,甘肃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有医护人员反映,收到医院通知,由于不在 3 月 15 日医院公示名单之列,此前曾领到的抗疫补助须退回。其中有护士表示,疫情期间,她每天工作 12 小时一直都在接触发热病人,在 2 月底收到 2000 多元补助款。3 月 23 日又被要求退还。瞬间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3月26日,兰州市西固区通过官微表示,已责成西固区卫健局认真调查核实,严格按照规定办理,要求做到既不少发,也不多发。

健康界注意到,一名自称是湖北省地级市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在网络上反映补助分类实行不合理的情况。其反映的情况是,在发热门诊和急诊预检分诊的医护以及普通科室的医护都不算在一线、至今没有补助,但行政人员却被算进一线二档类别。

如果按照《3.12通知》所规定的,在湖北省内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已经被明确划入每日300元档的补助标准。

也有检验科医生反映,由于检测样本中只有个位数是阳性确诊,所以没有检测到“阳性”样本的同事,连拿补贴的资格都没有。而即便是有人“幸运”地检测到了“阳性”,但是由于一天要检测几十甚至上百个样本,那这样的“一天”,医院只给算“半天”。

这样算下来,春节到现在,一个科室绝大多数人没有补贴,符合要求的就能拿到二三百。

据部分医护反馈整理

健康界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医务人员通过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反映的关于抗疫补贴的主要疑问在于:

1.自己明明被认定为符合标准,但计算的工作日比实际上班少很多;

2.医院管理者和行政、后勤人员是否能算作“一线医务人员”;

3.擅自提高标准:比如不直接接触或全天接触确诊病例,是否就不能享受足额补助,或据此将其工作时间大幅“打折”;

4.补贴发放不及时,或发了补贴后, 就不再发放原本应有的绩效或奖金;

5.自己所在的地区,不算“疫情严重的地区”,是否就要被降低标准。

多个人群、多个场景在通知中无法清晰界定

实际上,以上提出的问题在前文提到的多个通知中,有的有清晰的答案,有的并不清晰。这就会造成在同一个医疗机构内,有的人群有明确的参照标准,有的人群却“界定模糊”,从而引发争议。

问题归结为两点:拿哪个档次的补助、每人应算多少天。

以焦点之一“工作日如何计算”为例,当医务工作者被划入“一线医务人员”后,在《3.12通知》中,每天到底是300元还是200元,如何计算工作日都有清晰的说明,作为院方完全可明示每个医务人员具体的计算日期。

但也有的问题很有争议。

比如,医院管理者、行政和后勤人员算“一线医务人员”吗?相当多的医院管理者在抗疫大战中殚精竭虑,但又不是亲自穿防护服、进隔离区上救治一线,那是否只能算《2.11通知》中的“防疫工作者” ?“防疫工作者”如果也执行了每日200元档,那显然让“一线医务人员”又觉得不公平,比如发热门诊的筛查人员。

而后勤人员中,有人是负责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同样要上“防护措施”开急救车,但他们不是“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又该如何认定?

健康界发现,对于发热门诊(接触的有普通患者、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上班的工作人员如何界定,也是个焦点难题。

譬如,有的医院规则的不合理在于“以结果倒推”。或许这家医院多日没有“患者”被最终确诊,但这不意味着医护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冒被感染的风险。以最终确诊结果来核减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这种机械的执行显然会让他们伤心。须知,在疫情期间,他们是死守医院第一道院感大门的“战士”。

此外,健康界在3月25日也曾关注,作为基层防疫战线的最重要人群,村医在本次抗疫中应以何种身份被认定,是否有相应的补助,目前各地的执行说法也大相径庭。

因此,从目前各地对于抗疫补助的政策执行中,对于一些典型人群、典型场景普遍存在不同的理解,且由此会造成极大的收入差距,引发一部分身处基层抗疫前沿的医务人员的误解和不满。

看来,有必要对一些焦点疑问再次厘清,这会有助于国家关怀政策的执行到位、提高效率,有助于消弭误解、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凝聚力。

抗疫英雄们的心,伤不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