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使用相机拍照几乎已经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一个行为了,为了把人和景色拍的好看,各种各样的技术层出不穷,更新迭代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这其中比如防抖技术就是一个相当热门的方向。
摄影师和专业的相机制造厂商们想尽办法要把自己的手腕定住,还得要求维持的时间够久,但是光靠人的意志力和肌肉控制力确实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研制防抖设备也就成了新的探索领域。
鸡头防抖动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对机器研制感兴趣的朋友应该知道,很多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的时候都是从生物的身上获得灵感的,比如声呐探测技术就和海豚的回声定位有关,潜水艇的流线构造就和鱼身的造型有关。
至于不会出现抖动的生物案例,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鸡,或者更准确地来说是鸡头。它们最强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在身体产生动静的时候还能保持脑袋纹丝不动。
如果能够找到这背后的原理,也许就能像其他的仿生技术一样,发明出真正能够防抖动的摄影技术。
从原理上讲,如果我们可以把摄影设备比如手机安装在鸡的脑袋上,就能够实现防抖动的效果,网络上甚至有人真的这样去操作了。
他们把人的手持摄影与安装在鸡头上的微型摄像机所获得的画面进行了一个对比,实验结果证明,鸡头这一边的摄像机得到的图片确实要更清晰,这就反向证明了鸡头防抖动系统是真实存在的。
只不过很可惜,如果只停留在利用鸡头的阶段,应用的空间和范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毕竟鸡是听不懂人的指令的,我们无法掌控它们的行动方向。
如果人为地去调整的话,又破坏了防抖动系统本身的作用,所以必须用技术来将这种功能固定下来。
那么鸡头的防抖动功能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它们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其实除了鸡之外,鸟的身上也能普遍地看到这种现象,这几乎是这种物种的特别技能了。
所以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鸡一边走一边脑袋保持静止,还经常会发现类似鸽子这样的动物的点头绝技。
它们在广场上悠哉悠哉地散步的时候,好像总是会有些搞笑地点头,看上去就像说唱歌手不停地做出各种有节奏的摆动一样。
但其实这样的动作和鸡头的防抖动是一样的,它们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头部稳定,以便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
研究显示,鸽子的脑袋在行走的时候,可以把动作幅度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中,这个距离不超过0.5毫米,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是微不可察的程度。
但其实自然界中比鸽子厉害的鸟类还有很多,它们能够可以把这一功能做到更极致,因为这个物种本身就对空间以及距离的变化有很强的感知能力,并且反应能力极快,可以飞速完成调整。
相机云台
那么鸟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能呢?生物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的防抖动能力其实是服务于它们的视觉的。
大部分的自然界生物都有这样的需求,也就是确保自己的视力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心,而这个中心会随着自己的身体出现不稳定的摆动,只有让头部可以与身体之间相对独立,才能实现良好的视觉,不会因为晃动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这对于它们的生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捕猎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快速奔跑或者飞翔。
而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和脑袋之间的独立和平衡,就会影响它们的捕猎,所以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就获得了这样的能力。
实际上人类也有这样的机制,不过我们不是通过控制脑袋来实现的,而是靠自己的眼球就能完成调节。
在鸡头防抖动功能的启发下,研究专家们开始思考如何用机器来实现这一性能,以便让它能够服务于人类。
目前也确实有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比如名为云台的相机产品,它正是利用特别制作的稳定器帮助设备实现了水平的位置状态,不管拿着机器的人怎么晃动,都不会影响镜头的定位。
具体来说,云台的部分其实就相当于鸡的脑袋,而摄像的镜头就相当于鸡的眼睛,我们握着云台机身,就好像拿着鸡的脑袋一样。
比如当我们要带着机器向前移动的时候,它的支架就会为了平衡这一动向向后移动,确保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原样,再加上一些内部设置的微型校准仪器,就能很好地实现稳定摄影。
结语
类似的利用防抖动装置的设备还有很多,比如我们都知道帕金森患者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手部颤抖,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吃饭。
一些公司专门针对这样的问题研制出了防抖勺子,在里面加入了微型的防抖装置,原理上讲相当于比较小的云台,可以让患者即便无法停止抖动也可以稳定进食。
这样的发明大大解决了这类病人的困难,光是我国就有两百多万的病例,所以市场需求也非常大,我们也希望,防抖动技术的应用可以造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