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人都希望发大财,可是财富却总是和我们保持距离。
最想不通的是,分明自己很努力了,但是钱不见增加,反而是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不知不觉就发财了。
还有一些人,因为看不透事情的真相,滋生了这样的观念:“好人没好报,恶人乐逍遥。”
事实上,所有的“财富”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汗水”,总有一些令人心酸的故事发生。只是大家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努力掩饰“背后的故事”。
能够闷声发大财的人,会主动做好以下几件事,悄然改变命运。
02
第一,接受新兴事物,寻找机遇。
说起雷军,你会羡慕他的财富,被他投资的眼光折服。
他在上大学的时候,看到了《硅谷之火》里的创业故事,然后和同学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开发了一种“汉卡”。
接着,因为资金、技术、销售等多方面的原因,公司失败了。他离开公司,分到了一台旧电脑、旧打印机。
创业不顺,但是他和同学一起研究的软件,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发财的路,从此有了眉目。
在农村,稻谷熟了,就要举行“尝新”活动。把最新的稻米煮成米饭,招待亲朋好友,寓意着年年岁岁大丰收。
在社会上,我们也要敢于“尝新”,不要总是怀疑“这样行吗”?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就像“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一样,小马不亲自进入河水里,是不知道河水深浅的。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要敢于站在“前方”,而不是一直在别人身后,以为可以躲避风雨。
你要这样想,面朝风雨的人,也会第一个看到彩虹。
03
第二,观察各种细节,精益求精。
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依靠某样小东西,获取巨大的利润,从此走上致富的路。
英国作家汤姆·斯丹写过这样两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一家航空公司,会给乘客发放很多小食品,服务员发现,大部分的乘客不会食用配发的橄榄。
公司决定,把橄榄舍去,因此一年省下了四万多美元的开销。
九十年代,某航空公司,把垃圾袋上的标签舍去了,因此节约了三十多万的印刷费。
当我们在抱怨什么东西都价格很高的时候,别人在想办法节约成本,从而得到利润。一个细节,能够带来一分钱,那么把这个细节无数次重复,效果就特别明显了。
比方说,靠做货郎起家的楼仲平,依托一根吸管,就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反复在工艺上下功夫。
一粒纽扣、一个牙刷、一根线等,都可以变成商机。只要你不动声色地观察、研究,并付诸行动,总会有回报的。
如果你当前有一份事业,那么你把事业上的细节抓住了,就能在本行业里胜出。
04
第三,敢于反复尝试,获取经验。
“没什么,大不了重头再来”,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很多人做不到。一次失败了,就坐地不起,然后就彻底变穷了。
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举一反三”。这样的套路,放到生意上来说,也是行得通的。做十件事,只要有件事成功了,你就可以重复很多次,然后把“九次失败”弥补,并且得到一桶金。
说起沈万三,大家会想到他的聚宝盆。
其实,他真正的聚宝盆,是自己的头脑、工作经验等。
他的一生,先后从事过种地、建庄园、出海谋生、拜师读书等,“东走沪渎,南通浙境”。
有道是,经验,是生意最好的本钱。
你一走进社会,就想一夜暴富,这是不现实的。总要有一段时间,在三百六十行里,找到自己喜欢、合适的行业,然后开始深耕,或者点多面广地发展。
哪怕是打工的人,只要勤学苦练,善于改变打工的方式,增加工作的技巧,也会成为佼佼者,薪水会更多。
05
第四,结交良师益友,通力合作。
自古以来,独木不成林。
赚钱是要集中大家的力量,而不是一个人一直单打独斗。
就算你没有直接和别人面对面交流,也会通过网络和外界的人接触。如果你封闭自己,就注定一事无成。
关于社交,沈万三做过两件事:其一,请了王行为塾师,在周庄授课,他的儿女们都拜王行为师。通过读书,儿女们深入认识了社会,可以和外国商人打交道,拓宽业务渠道。
其二,他住在苏州的时候,发现城里的玄妙观很热闹,周围有很多游客,但是观门口道路很小,常常拥堵。他果断决定,自己掏钱修路,从此得到了群众的点赞,他也汇聚了人脉。
现在,很多事情,需要合伙人;很多生意,需要“顾客盈门”,没有良师益友,是行不通的。
06
汉代文学家桓宽在《盐铁论》里写道:“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想要取得财富,就要讲究方法,智慧比蛮力更加重要。
要相信,所有的成功,都是厚积薄发的;那些一步登天的人,其实跃跃欲试了很多年。
闷声发大财,关键在于“闷声”两个字。也就是说,做人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然后才有渐渐发迹的征兆。
人生一生,如果不能少年得志,那就准备大器晚成。
世事无常,如果胜负未分,你就准备做一匹黑马。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