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印象中的收藏家
往往穿梭在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与灯火辉煌的画廊之间
穿着笔挺的西装
游走在上流社会收藏圈
觥筹交错 乐此不疲
精明的收藏家,总赶在艺术品成名之前下手。部分收藏家认为收藏是一种金钱投资,只求回报。
而有些收藏家则相信“收藏是一个专业而不仅是一个嗜好或者爱好”, 要想当好收藏家,眼光尤为重要。
京圈一位收藏家赵庆伟,他开着法拉利背着麻袋片去市场蹲点,俨然成为了潘家园的一道风景线。
这个被收藏圈称为“破烂王”的先锋收藏家,将破烂变为宝贝,足以证明他的眼光。
他最为得意的藏品就是以“收废品”的形式得来的。当时,他在一个宿舍大院里发现有人正处理旧书,凭眼力全部收下。
其中一本碑帖用黄花梨木作封面,经鉴定,竟是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稿真迹,价值逾百万。
藏品跟着眼光走,有好的眼光,一定拥有好的藏品。收藏界有“掌眼”、“铁眼”、“打眼”、“迷糊眼”等行话,都是强调眼光对收藏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同时,收藏家应有审美眼光而不只是猎奇。
这种“发现”既不是押宝式地随意下注,也并非谁有超乎常人的“先见之明”,而主要涉及对藏品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及理解。
成熟的收藏家一般都较为重视艺术精品。乾隆帝就善于收藏艺术孤品,其养心殿边的书房,以收藏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为荣。
收藏需要卓越的眼光,挑选高奢礼品也是如此。 挑选过程中,需要考察、鉴赏和鉴别,还要能从更高层次透视礼品拥有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礼品是人类保存和利用既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一项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