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房子越建越多,需求却越来越少,二三十层的高楼随处可见,可真正亮灯的却没有几户。
这些房子最后变得年久失修可能也卖不出去,将来该怎么处理呢?
“拆迁重建呗”,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确实,过去20年,但凡房子破了旧了都会拆掉,棚户区没法住就拆迁建高层,高层没法住呢?
还会拆掉高层再建吗?
这显然行不通,因为成本不允许。
01
短短20年,城市化促使3.6亿居民进城定居,这就使得许多人口高密度地区,不得不兴建高层缓解压力。
现在10层以上的住宅已经超过40万栋,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必然伴有大量高层建筑。
像这类城市,刚需往往也会围绕高层盘算购房计划,低层住宅虽然舒适,但在这类城市中,刚需一般很难负担得起。
购买高层无外乎就4点:通风好、采光好、无蚊虫、视野好。
说句实在话,高层真不见得有多好。
建高层是为了缓解人口住房压力,城市建设成本高,楼与楼之间难免会挨得近一些。
尤其是对南北朝向的房子而言,通风和视野不见得就有多好。
另外,车水马龙的城市,想要避免噪声要很久不可能,除非远离街道和广场。
至于蚊虫该有肯定还是得有。
02
现在许多人对高层嗤之以鼻。
与普通住宅相比,高层的弊端实在太多。
设备维修成本高,消防和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差,在住的时间久了以后,大概率还会面临贬值问题。
现在的高层,或多或少还会存在一定质量问题。
房屋产权一般为70年,也就是说房子的使用寿命达到70年完全没问题。
但事实显然并不是这样。
过去某学校拆迁,地基混凝土厚到破碎了5天5夜都没完。但现在的建筑由于发展实在太快,为了高额利润开始“走量不走质”。
用了20年时间,我国房地产企业突破了9万家,凡是上亿规模的房企,基本2年就能够实现产值翻番。
通过高杠杆与高周转模式,从拿地到开盘最快不过3个月,从开工到预售时间更短。
所以,不断压缩的工期,怎么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呢?
高层还存在设备老化难维修的问题。
设备老化属于普遍问题,如水电线路、暖气等。
这类问题对于低层而言可能简简单单,可对于高层,无形中就增加了施工和维修难度。
以最常用的电梯为例,一旦出现故障,意味着住在靠近顶层的业主需要爬几十层的楼梯才能回家,有些人为了工作甚至只能暂住酒店。
安全问题也是高层的一处通病。
天灾人祸世事难料,高层住宅的抗风险能力确实不怎么样,多一层相当于少一分钟。
许多人可能不屑,认为这样的概率肯定不值一提,但汶川地震与河南暴雨就是这千万分之一。
例如一旦火灾发生,按照目前的消防救援难度,几乎很难达到高层住宅要求。
全国高层住宅23.5万栋,自动消防设备缺失的占50%,剩下的50%也不能保证100%能用。
另外,消防车一般能够达到的救援高度在50米左右,再高可能就要消防员冲身火场了。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高层住宅拆迁重建的希望非常渺茫。
我国的住房发展,满打满算不过才20几年,交付初期有质保、中期还有维修基金可以用。
可再过三四十年,等这部分费用用完以后还能怎么办呢?
大规模拆迁肯定会越来越少,前段时间刚规定,城市中拆除面积不得大于总建筑面积的20%,也就是说未来拆迁将会少得可怜,至于利润较低的高层住宅就更不用想了。
毕竟有些房子,开发商确实已经拆不起了。
抛去人工、折旧、补偿等各种成本,拆迁赔付比例也得达到了1:2了,也就是说拆30层的住宅,起码建60层才能回本,这压根就不现实。
曹德旺就曾说过,房子临了不过是一堆钢筋水泥,拆不动更拆不起了,说未来高层住宅将沦为贫民窟并不是空话。
现在许多人购房都开始有意避开高层。
曹老板说得确实对,过去买房很少有人去看它的居住属性,更多是关注增值属性。
现在房地产不景气了,高层不仅没了增值属性,甚至连保值属性都消失了。
过去人们花高价买来的高层住宅,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是你,你还会选择购买高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