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诗,又叫隐语诗,诗谜、谜诗。
谜语是谜语,诗歌是诗歌,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
把谜语与诗歌结合起来便是谜语诗。
(文末附谜底)
0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小学生必背古诗之一,如果你还记得它的题目,自然也就知道谜底,即便忘记了题目,根据内容来猜,应该不是难事儿。
02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这是王安石写给老木匠看的一首谜语诗,每句都暗示了谜底。
03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据说这是一位才子为一家酒馆所题的诗,有广告的成分。每句打一个字,一共四字。
04
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谜底是一个字,看到第一句基本都能猜到了。
05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恭,诗的名字就是谜底。第一句,提起“衡阳”,有没有想起某位词人的某句诗词?
06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这首诗传为王安石所作,是取诗家名为谜底的诗谜,每句打一诗人名,前三个大家都很熟悉,最后一个有点难度。话说,这么香艳的诗,真的是拗相公王安石写的么?
07
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这首诗名为《槁砧诗》,熔字谜、物谜于一炉,猜出来有难度。
08
四月将近五月初,刮破窗纸重裱糊。
丈夫进京整三年,捎封信儿半字无。
每句打一中药名。
09
偶因一语蒙抬举,反被多情又别离。
送得郎君归去也,倚门独自泪淋漓。
打一日常生活用具,一个字。
10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打一历史人物名,二字。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谜底及解析
▼
上滑查看全部
1、这首诗的标题就是《风》,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
2、这首诗的谜底是:门。“阑”里的柬没了是门,“间”里的日没了是门,“闪”里的人没了是门,闷里的心没了是门。
3、整首诗的谜底是:有好酒卖。“一轮明月挂半天”是“有”字(天字的一半加上月就是有字),“淑女才子并蒂莲”是“好”字(女和子组成好字);“碧波池畔酉时会”是“酒”字;“细读诗书不用言”是“卖”字(读字去掉言为卖字),整首诗,合起来就是“有好酒卖”。
4、这首诗的谜底是个“鲜”字。鱼羊凑一起是为“鲜”,而后,“一个不吃山上草”是鱼,“一个不会水中藏”是羊,合起来,就是个“鲜”字。
5、诗作名字叫《春雁》。“江南虽好是他乡”隐喻大雁北归之意。
6、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以谐音衍义为“假倒”,再谐音作“贾岛”;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肤”衍义为“肋白”,再谐音作“李白”,或曰胸前为“里”,即李;第三句“走入绣帏寻不见”衍义为“罗隐”(隐在罗帐);末尾四句,“任他风雨满江湖”衍义为“潘(水溢貌)浪”,再作谐音“潘阆”。
7、首句的“槁”指稻草,“砧”指切菜的砧板,二物均与鈇(斧)同用,“鈇”,谐音隐“夫”字。“槁砧”原为古代行刑时受刑者卧身的垫席与刀床,后来转指女子的丈夫。第二句较浅显,是个“出”字。第三句隐“还”字,因古代刀头有环,“环”与“还”谐音。第四句以“镜”喻“月”,“破镜”隐喻“半月”。全诗的谜底是:丈夫外出,还家要等半个月。
8、谜底是“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9、这首诗的谜底是“伞”。诗中“语”谐“雨”,“情”谐“晴”。下雨时蒙抬举,天晴后就别离,送得人归去后,独自倚门泪淋漓,谜底很明显就是伞。
10、谜底是“黄巢”,作者是唐代诗人皮日休,诗然即《皮日休造黄巢谶》。“田八二十一”是“黄”字,果上面三个曲律,就是一个“巢”字,合起来就是“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