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1916年生,曾用名肖以尊,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肖华留下了不少著述。他写的《长征组歌》,热情歌颂党和红军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在军内外广为传唱,产生了重大影响。
肖华 - 个人概述
肖华1916年生,曾用名肖以尊,江西省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营政治委员,第十师三十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妻子:王新兰
后代:华和妻子王新兰共有5个孩子。1944年在沂蒙王新兰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肖雨。1945年肖华率部挺进东北后,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男孩下面,又是3个女孩。分别是肖雨、肖云、肖霜、肖露、肖霞。
肖华 - 生平纪实
1916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城内东街肖屋村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他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读小学时,受到中共地下党员肖以儒校长、肖以佐教员的启发教育。
1927年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青年干社”。1928年12月,正在兴国县立文兰阁中学读初中的肖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两次参加兴国武装暴动。
1929年2月,13岁的肖华参加由毛泽东在兴国亲自主办的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学习。这年春天,兴国建立了共青团县委,任组织委员。年底,被推选为兴国共青团县委书记。
1930年3月,肖华调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7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0月,又被任命为特务营三连政委。年底,三连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参加了龙冈战斗和东韶战斗。1931年4月,被任命为特务营政委,不久,便带领部队参加第二次反“围剿”主攻方向的战斗。1932年1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以红四军共青团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共青团中央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调任红十师三十团政委,3个月后,又被任命为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及时召开青年工作会议,激发广大青年参军参战的革命热情,发挥青年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击作用。
1933年9月,共青团中央在江西宁都成立“少共国际师”,建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师,肖华被任命为政委。肖华和师长陈光率部先后参加了闽北拿口战斗、黎川东南的团村战斗、邱家隘战斗,以及1934年4月的广昌保卫战,7月的大脑寨战斗,8月的驿前防御战,10月的石城保卫战。在这些连续战斗中,肖华和师长深入前沿指挥作战,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挫败敌军一次次进攻,坚决完成了上级给予的作战任务。
长征开始时,肖华和彭绍辉指挥“少共国际师”,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完成了掩护军委纵队的任务。1935年1月,肖华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在“四渡赤水”战役中,他随红二师四团等部队进行政治工作,参加战斗。之后,率领工作团协助刘伯承同彝民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在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时,肖华在河岸边亲自吹起冲锋号鼓舞勇士们胜利地渡过天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他随右纵队沿大渡河东岸向北疾进,并带领突击连,一举攻下铁丝沟险关,有力地配合了左纵队胜利抢桥。同年6月,被任命为红一军团一师政委。8月,肖华和陈光率领部队走过茫无人烟的草地。9月,率红二师作为军团前卫,攻克甘肃南部的天险腊子口,胜利到达甘南重镇哈达铺。接着,调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一大队政委。10月和杨得志一起率领第一大队,配合兄弟部队急袭通渭城,激战青石嘴,胜利到达吴起镇。
抗日战争开始时,肖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不久,肖华被任命为三四三旅政委。1937年11月,肖华和旅长陈光率部进行了广阳伏击战。次年3月,进行午城井沟战斗。
1938年8月,中央军委组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肖华受领任务后,率部很快进入冀鲁边中心区乐陵县城。随后,一面调整领导力量,扩大边区武装部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迅速打开局面,一面对反共顽固派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瓦解“冀鲁联防”,打击反动民团,使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巩固和发展。
1939年底,肖华任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次年初,被选举为鲁西行政公署主任。7月,任华北讨逆野战军政委。其间,两次发起讨石战役,粉碎了顽固派石友三部的企图,巩固了冀鲁豫和鲁西抗日根据地。
1941年12月,肖华任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从这时起到抗战胜利,肖华在山东工作期间,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了日寇的频繁“扫荡”,积极开展对敌政治攻势,争取了四股伪军先后反正,并使之改造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电令肖华,统一指挥从山东抽调部队横渡渤海,进军东北。
1946年1月,肖华被任命为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辽东省委书记。4月,指挥辽东军区第三纵队打败国民党军对本溪的连续进攻。为牵制敌人的主力,肖华和军区领导果断地于5月发起了鞍海战役,此战役的胜利,对东北战场以后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通电表扬。
1946年10月下旬,肖华审时度势,果断地组织了新开岭战役。集中四纵队全部兵力,歼国民党军二十五师,师长、副师长以下5800余人被俘,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首次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师的先例。
为加强南满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成立南满军区,肖华被任命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并任南满分局副书记。在坚持南满根据地问题上,率先支持陈云代表东北局作出的坚持南满的正确决定。此后至1947年4月初,积极协助肖劲光,指挥四次保卫临江的作战,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改变了东北战场的态势。
1948年5月,肖华改任为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政委。下旬,参加了指挥解放长春的战斗。在围困长春战役中,他和肖劲光认真执行中央军委和东北局“久困长围”的方针,并及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口号,经过大量的艰苦的工作,终于争取了国民党六十军和新七军先后起义和投诚,和平解放了长春。 长春解放后的第三天,肖华和肖劲光又奉命率部日夜兼程南下,参加沈阳外围作战。11月,肖华调任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肩负起创建新兵种的艰巨任务。此后,肖华率东北野战军特种兵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肖华于1950年3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同年6月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11月,兼任政治学院第一副院长。1956年继任总干部部部长。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委副书记。此后,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委书记,1959年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是党的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届、第五届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5年8月12日,肖华逝世。
肖华 - 精彩人生
神童·小号手
每一个人都是他命运的建筑师。1916年出生在兴国县潋江镇一个泥瓦匠家庭的肖华,正是用他那瓦匠之子的双手建筑起高耸的命运大厦。童年的肖华有“神童”的美称,他聪颖好学,凭着每年考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祠堂学租(用以办学或资助参加科举、奖励得功名的人的费用。编者)的奖励。他衣衫褴褛,却才高志大。12岁那年,学校命题作文《我的将来》,同学们大都企盼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肖华却立志“打倒军阀”、“铲除列强”。老师把他的作文贴在墙上,当作范文讲评,还直夸他目光远大,日后定非同凡响。
这一年县商会的老板们给学校捐了一批乐器,让学校组织乐队,二胡、风琴、洋鼓……肖华却看中了一把锃亮的铜号。他兴奋地拿起铜号一吹,不料竟发出“嗤”的一声,旁边的同学哄笑起来,商会会长的儿子嘲讽说:“饭都吃不饱的人,还有力气吹号?”肖华气得涨红脸,横下一条心,诚恳地请求老师:“老师,让我练吧!”老师鼓励他说:“有志者,事竟成。 ”天道酬勤,肖华苦练半年,小号吹得日渐娴熟。
这年秋天,县城几所学校联欢,肖华的号声获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把晚会推向高潮。在场的绅士老爷们相互打听: “号手是谁?”当老师讲出肖华的身世后,这些老爷们妒火中烧,很不高兴。第二天,老师难过地告诉肖华:“学校不让你吹号了……”肖华默默地交出心爱的小铜号,噙着眼泪说:“老师,我将来还要吹号。”
肖华再次吹号是在长征路上。1935年1月,肖华率少共国际师北渡乌江,为红军北上开路。天堑乌江,水急浪高,两岸峭崖陡壁。敌人封锁了渡口,夜里,十几个红军战士用竹筏偷渡过去,藏在崖底下。第二天凌晨,红军突击队分乘三只竹筏向北岸冲去,眼看快要靠近北岸,却被敌人发觉了,机枪哒哒哒扫来,子弹激起水柱一米多高。于是偷袭改为强攻。“嘀嘀嗒嗒……”南岸的冲锋号响了,先登岸的红军跳了出来……突然,号手中弹,冲锋号戛然而止。说时迟,那时快,师政委肖华敏捷地拾起锃亮的军号,嘹亮雄壮的冲锋号立刻响遍了乌江两岸,红军齐声呐喊:“冲啊……”
首长比警卫员还小
吴宗汉被派去给肖华当警卫员时,这位年轻的新战士心里很不踏实,从没见过肖华,不知道肖华的脾气。第一次见面时,他头也不敢抬。肖华见状,问道:“年纪多大啦?”“20。”“嘿!比我还大一岁,你还怕什么?”吴宗汉抬头一看,首长还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吴宗汉心想:这么年轻怎么当首长?后来,这团迷雾慢慢解开。
1928年,12岁的肖华参加了兴国暴动。他机智地把红军便衣战士引进城,还带着几个小伙子用木炭在反动分子的门上画标记,暴动队按照记号把反动分子一网打尽。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13岁的肖华作为青年团的干部参加了学习。年底,他担任了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他跑遍全县14个区,区区建立团委,乡乡建立团支部,团员从最初的几十个人发展到一千多人,还组织起少年先锋队。兴国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出这个13岁团县委书记的组织才能,引起了上级领导的注意。1 930年3月,毛泽东第二次到兴国,特地让肖华来汇报共青团工作,并留他共进午餐。毛泽东诙谐地说:“上次来兴国,陈奇涵请我吃‘四星望月’,这回我请你吃水饺。”毛泽东十分欣赏肖华的精明强干。不久,肖华便接到命令到总前委报到,成了红军队伍中出名的“红小鬼”。
1930年6月,肖华担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跟着政委罗荣桓学做红军的政治工作,他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红四军的青年组织普遍建立起来。1932年1月,肖华担任团政委,不到三个月,又被任命为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长,1 933年初任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
1933年夏,肖华主持全军青年工作会议,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扩大红军,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不久,在中央苏区掀起一股扩红高潮,很快建立了一支由共青团组成的“少共国际师”。肖华被任命为师政委。不满18岁的肖华,率领这支平均年龄18岁的年轻部队,投入了反“围剿”的激战。在闽北的拿口初试锋芒,歼灭敌周志群部300余人。在1 933年12月的团村战斗中,肖华和师长吴高群率部队突入敌阵,一举打垮敌人三个主力师。
长征途中,“少共国际师”是开路先锋,一路斩关夺隘。遵义会议后,全军整编,“少共国际师”和红一军团主力合并,肖华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
娃娃司令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肖华任343旅政委,1937年11月4日和陈光旅长指挥广阳伏击战,歼灭日军近千名。 1938年3月,他率343旅大战午城,毙伤日寇一千余名。1938年8月,肖华出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挺进“冀鲁边”。
“冀鲁边”北邻天津,南靠济南,均有日寇重兵,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和河北省主席鹿钟麟,都对“冀鲁边”虎视眈眈。肖华进入“冀鲁边”的中心区乐陵县城后,决定采取“和沈打鹿”的策略。
肖华首先亲赴惠民县,与沈鸿烈谈判。沈鸿烈曾任张作霖舰队司令和青岛市长,是个老奸巨猾的反共顽固派,听说肖华不过是22岁的“娃娃司令”,不仅轻视,还摆出一抖自己威风的架势。肖华离城15公里,他就派兵列阵示威,企图吓跑肖华。肖华进城后,他又故意避而不见,打算气走肖华。肖华早有准备,见不到“长官”先见群众。他一进城,就立即散发《给惠民各界的慰问信》,去医院慰问伤兵,到学校讲演,一时“娃娃司令”风头正劲。沈鸿烈慌忙安排见面。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经过这番较量,沈鸿烈也掩饰不住对肖华的敬佩。
鹿钟麟见势不妙,便收买民团孙仲文,出钱出枪,让他进攻八路军。肖华摸准机会主动出击,盐山一仗定乾坤,斩断鹿钟麟伸向边区的魔爪。边区的其他民团,无不望风归附。肖华在“冀鲁边”大刀阔斧地发展武装,一年后,他这个“娃娃司令”指挥的部队已达两万多人,建立了纵横15个县的巩固根据地。
1939年11月,肖华转战鲁西,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出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40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讨逆军。政委肖华和司令员宋任穷一起,发动两次讨伐汉奸石友三的战役,歼灭石军两万多人,把冀鲁豫和鲁西两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个月,肖华率山东的4个师经海路抢占辽东半岛,成为最早入关、进占东北的部队之一。肖华担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46年四五月,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杜聿明指挥5个师对肖华防守的本溪发动三次强攻。肖华运用当年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策略,主动放弃本溪,收拢兵力,在鞍(山)海(城)反戈一击,歼灭敌184师主力,迫使师长潘朔率部2700余人起义。毛泽东发电赞扬肖华说:“鞍山战斗打得好!”
1946年10月,杜聿明又集中8个师10万人,再次进攻辽东,与肖华较量。肖华选择杜聿明起家的老本——号称“千里驹”的整编25师开刀,主动放弃安东城,诱敌孤军冒进,在新开岭伏击,激战两天,敌军八千余人不漏一人一马,师长李正谊以下5800余人被俘,开创了东北民主联军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师的先例。连连败在肖华手下的杜聿明气得用头撞墙。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后,肖华出任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这位年轻的司令成了解放军特种兵种的创始人。
林彪眼里的“阎王”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长期从事青年工作的肖华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率领第一个友好使节团到布达佩斯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会,并当选为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尔后,应邀访问了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肖华先后出任空军政委、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干部部长、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1955年,39岁的肖华被授上将军衔,成为当时解放军最年轻的上将。“文革”期间,肖华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筹建军事博物馆展览期间,身为总政主任兼军博党委书记的肖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将一幅把林彪摆在主要位置的“井冈山会师”绘画作品剔除,林彪颇为不悦。更使林彪恼火的是,他在军内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指示,受到肖华的抵制。“文革”开始时,江青通过林彪插手军队,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并要搞一个《纪要》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庭抗礼。林彪、江青要肖华参加,肖华拒绝出席。总政主任拒绝参加部队文艺工作会议,江青大为恼火,给肖华记上了黑账。此后,她和林彪狼狈为奸,合伙整治肖华。
1966年10月,“文革”愈演愈烈,军事院校学员到国防部“造反”,肖华采取措施断然制止。林彪、江青乘机大做文章,指责肖华压制革命,打击“造反派”。从此,肖华每次到林彪那里汇报工作,林彪见面就骂。1967年1月19 日,在军委碰头会上,江青跳起来叫道:“肖华是刘志坚的黑后台。”陈伯达则称肖华“是绅士,不是战士”。
1967年1月20日凌晨,“造反派”揪走了肖华,总政大院出了“打倒肖华”的大字报。周恩来闻讯大怒,他说:“肖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当时正在上海的毛泽东立即指示说:“肖华是个好同志。”林彪、江青迫不得已放出肖华继续主持总政工作。
但林彪、江青仍不死心。1967年5月13日,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周恩来指示两派对立的部队文工团联合起来演出,肖华执行这个指示,给两派做好工作。林彪却阴险地策动两派武斗,并嫁祸肖华,连续揪斗肖华。毛泽东再次力保肖华,让肖华“书面检查,以了此案”。同年7月25日,林彪在天安门城楼对他操纵的造反派说:“你们要战斗,要突击,要彻底砸烂总政阎王殿。”被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称作“阎王”的肖华终于身陷囹圄,长达七年。林彪折戟沉沙后,有人暗示肖华向江青道歉,以免继续坐牢。肖华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错,我宁愿把牢底坐穿!”
肖华 - 失踪之谜
1930年,毛主席将14岁的肖华交给红四军政委罗荣桓时说:“这孩子日后会有大出息。”于是,肖华便从兴国的“赤患”成长为少共国际师政委;从冀鲁边区的“娃娃司令”锤炼成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因为年轻,使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具有了某种传奇色彩。当一部《长征组歌》唱遍神州大地的时候,人们又认识了一个诗人肖华。然而,“文革”中,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却神秘地失踪了。七年过去了,他又在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肖华的失踪成了一个谜。
肖华结怨江青叶群“文革”中惨遭报复
肖华尽管对毛主席十分崇敬,但对他身边的江青一直保持着距离。原来,战争年代肖华在江青的家乡工作时,就了解到江青品行不好。“文革”前,江青一直想到总政兼职,并找肖华谈过,肖华没有答应。50年代,一位中央领导人的夫人向肖华反映叶群的男女作风问题。从那时起,肖华成了叶群的一块心病。“文革”开始后,林彪的权力急剧膨胀,叶群以“左”派面貌频频亮相。那些可能对自己政治生命构成“威胁”的人,成了她报复的对象。于是,在对待肖华的态度上,江青和叶群有了共同语言。两个女人议论肖华时,曾恶狠狠地说:“人家欺负咱们,咱俩联合起来,你的仇我报,我的仇你报。”
“文革”初期,林彪、江青向肖华频频发难,指使造反派对肖华抄家和多次批斗。叶剑英、徐向前等几位老帅为肖华伸张正义,与陈伯达、江青之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毛主席也明确表示保护肖华。周总理为了保护肖华,维护军队的稳定,在1967年3月3日,召开了总政系统及军队院校造反派参加的6000人大会。会上,总理专门批评了造反派揪斗肖华、冲击军队的恶劣行径,然后,讲了肖华的革命经历,从早晨9点一直讲到中午12点。周总理愤慨地说:“你们在座的没有一个比我了解肖华,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连衣服都穿不好时,我就认识他。他是毛主席调来的,毛主席信任他,培养他,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就是毛主席。他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南征北战几十年,总是处于斗争的第一线,哪里困难哪里去。这样一个好同志,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党呢?你们会唱《长征组歌》吗?你们能写出来吗?对毛主席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写不出来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是传神之笔,《长征组歌》每一段我都会唱,你们为什么不准唱?你们凭什么说《长征组歌》是大毒草?”
6000人大会之后,稳定没几天的形势又开始了无政府状态。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受林彪、叶群的唆使,组织造反派继续对肖华进行批斗。肖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工作了两个月。此间,林彪、江青一伙又在策划一个大动作。罪恶之剑在一步步向肖华逼近。
5月13日,在林彪、江青的挑动下,分属两派的军队和地方造反派为文艺演出由谁参加的问题,大打出手,死伤多人。肖华果断地平息了这场武斗。而林彪、江青一伙却翻云覆雨,挑动造反派,把这次事件嫁祸到肖华头上,叶群指使造反派把批判肖华的大字报贴到天安门广场。周总理见情况不妙,立即让肖华夫妇搬到山上。还未来得及动身,造反派的几十辆汽车就包围了肖华的家。肖华被批斗一个多月,身患肝炎的他被折磨得精疲力竭。他不得已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毛主席很快指示:造反派不要再搞了,肖华身体本来不好,让他休息几天,若真有问题。“书面检查,以此了案”。然而,事情并未了结,一个置肖华于死地的阴谋正在加紧策划。
林彪一道黑令肖华神秘失踪
文革初期,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要肖华参加。“四人帮”得知后,布置一伙人截住肖华的车,致使肖华未能参加。1967年7月25日,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他们操纵的人,指示说:要彻底砸烂总政阎王殿。自此,肖华被连续批斗。八月,在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操纵下,一大批造反派疯狂地冲进总政大院,把标语贴满墙壁。其中一则标语尤令人注意:“毛主席说,肖华是扶不起的天子”(粉碎“四人帮”后,肖华的夫人王新兰曾向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毛主席是否说过此话?工作人员都未听说)。
1967年12月,在林彪、江青一伙的操纵下,造反派炮制了一份《关于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肖华的罪行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分别上报毛泽东、林彪、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在这份充满诬陷、不实之词的报告中,他们罗列了肖华的“六大罪状”,对于“总政阎王殿”的问题,他们是这样说的:“总政治部长期被彭德怀、黄克诚、谭政、罗瑞卿、肖华所把持,经过他们苦心经营,变成了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资产阶级独立王国,一个刘、邓设在我军的黑分店。”
1968年初,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把肖华极其秘密地关押在离总政不远的一个叫做松树胡同的小院里。从此,肖华“失踪”了。
关押肖华的小屋只有5平米,小屋的窗户用铁板钉死了,屋里吊着一只日夜通明的100瓦灯泡,一个枪口从门上的小孔伸进来。看守规定肖华睡觉必须脸迎着灯光和枪口。由于肖华“态度顽横,拒不交待问题”,常被打得遍体鳞伤。肖华的食谱是:早饭,半个窝头、一碗玉米面糊;中饭,一个窝头、一碗菜汤;晚饭与午饭同。七年之间,天天如此。肖华获释时,全身浮肿,毛孔出血,望之令人沧然。
肖华失踪王新兰苦苦寻夫
林彪、江青也没放过肖华的夫人王新兰。在肖华被抓的前5个月,王新兰就被抓走了。这位从小参加红军的女战士被关了三年,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与磨难。后来未作任何结论,又莫名其妙地放了。她出狱后就开始打听肖华的下落。因为当时社会上传言肖华已不在人世了,有的说被秘密处决了,有的说自杀了,有的说病死了。后来王新兰在一张小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张春桥说:“林副统帅说过,肖华三反分子这个案子,什么人也翻不了。”王新兰由此判断,丈夫还活着,而且还在抗拒着强加在他头上的罪名。为了丈夫,王新兰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为丈夫伸诉。她找到王震,王震通过叶剑英把信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批示:“王新兰说肖华不是三反分子,请中央政治局讨论。”但由于当时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这封信也不了了之,王新兰陷人漫长的等待之中。
1971年春,总政的一个老水暖工轻轻地敲开了王新兰的门,把他在松树胡同修管道时见到肖华的事告诉王新兰。他还活着!王新兰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9月13日,林彪折戟沉沙温都尔汗,使王新兰看到了希望,但是肖华依然没有消息。
两年过去了,王新兰苦苦等待着。由于心力交瘁,她的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在医院,王新兰给周总理写了一封要求见肖华的信。总理很快批示让他们见面。王新兰和孩子们被带到一间会议室。“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他们别后5年的第一次见面。神情有些呆滞的肖华见到家人,目光中闪过一丝惊异,但又立即恢复了原先的样子。几个孩子见活泼开朗的父亲成了这副模样,忍不住哭了起来。王新兰怕肖华看到自己的眼泪,背过身默默流泪。
专案组的人一直坐在旁边,一家人什么话也不敢说。气氛相当沉重。肖华只是不停地说,“我很好,你们不要担心……”肖华的儿子肖云借搀扶父亲上厕所的机会,把事先写在手心的“林彪死了”的字偷偷给父亲看,肖华一怔,目光亮了一下。在探望结束时,肖华突然对王新兰说:“新兰,你自己要多保重!”一句话没说完,王新兰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下来。
肖华重见天日为民鞠躬尽瘁
肖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失踪”了七年,终于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1974年9月,在庆祝建国25周年前夕,中央派人将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人员名单送毛主席审定。毛主席仔细看了一遍名单,什么话也没说,退了回去。过了几天,经修改的名单又送到主席面前,主席看后又退了回去,依然什么话也没说。9月29日,第三次将名单送来后,毛主席看了半天,拿起笔,亲手添上了肖华、刘志坚两个人的名字。“四人帮”慌了,指示专案组立即释放肖华,并为肖华赶制军装。专案组来通知肖华出去时,肖华显得异常平静。肖华抗拒出去,他说:“当初你们为什么抓我?现在为什么放我?我要一个文字结论。”造反派乱了阵脚。原来,肖华和总政一大批领导被打倒关押,完全是林、江两个反革命集团联合“砸烂总政阎王殿”的直接结果。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毛泽东竟然想起了已被关押七年的肖华,而肖华偏偏不出去。他们担心毛泽东再过问,无奈之中,开车来接王新兰。
王新兰见肖华穿了八年的军装已经烂成一条条的,忍不住落泪。她关心的是丈夫早点离开这里,回到那个虽然破旧但不失温暖的家。她劝丈夫:“主席让我们回去就回去,是是非非怎么说得清,孩子们都在家等着你呢。”肖华怔了半天,终于叹了一口气,说:“好吧。”9月30日,肖华出席了国庆招待会。周恩来感慨万分地握着肖华的手,久久不放,却没有说出一句话。
国庆节那天,“失踪”了七年的肖华又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听说肖华出狱了,年近90的朱德让康克清打电话,说想见肖华。肖华夫妇来到朱德家,朱老总一手拉一个看了又看,连连说,“回来了就好。”朱德指着满屋子的书说:肖华啊,你被抄了家,什么都没有了,你平时爱学习,就把这些书拉走吧。肖华说不出话,使劲摇了摇头,落下了眼泪。
京西宾馆,来看望肖华的人络绎不绝。许世友一见肖华,就失声痛哭:“肖主任,你冤枉啊!”
1977年4月,粉碎“四人帮”不久,中央任命肖华为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并兼任甘肃省委书记。肖华在大西北一干就是七年,为那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了不朽的业绩。1983年6月,肖华当选为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他写了一首自勉的诗:“南征北战,饱尝风霜。青春献给民族解放,壮年织进祖国锦绣新装。老骥奋发,雄心激荡。四化征程搏风击浪,余辉焕发同样是满天霞光!!”
肖华 - 个人荣誉
1、14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6岁人少共国际师政委,向来有“娃娃司令”之说。
2、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是党的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届、第五届人大代表。
3、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肖华 - 人物评价
作为“红小鬼”的肖华,驰骋疆场,叱咤风云,战功赫赫;作为“神童”的肖华,才华横溢,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他先后出版诗集《长征组歌》、《铁流之歌》和回忆录《艰苦岁月》。《长征组歌》成功地再现了万里长征历史画卷,生动地讴歌了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历久不衰,享誉中外。
同一个肖华,周总理叫他“红小鬼”,毛主席称他“好同志”,而林彪、江青一伙却畏之为“阎王”。
1985年8月12日,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肖华在弥留之际仍对身边的人喃喃地说:“这么多年,是党把我培养大的,可我为党和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前来医院看望他的胡耀邦俯在他耳边大声说:“你为党、为人民奋斗了几十年,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肖华 - 个人作品
1、《长征组歌》
肖华参加长征时才十八岁,过草地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师政委;1964年9月任总政治部主任。1964年4月,肖华同志患肝炎到杭州疗养。他忆起那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经常夜不能寐,往往夜里从床上爬起来奋笔疾书,写诗作词,激情和泪水湿透了纸背。
为了创作《长征组歌》,肖华同志在杭州西湖水畔的一座小楼里,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研读了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体重减轻了好多斤。几个月后终于写出了《长征组歌》初稿,又反复征求意见,于1964年11月中旬基本定稿。
1965年1至4月,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四位作曲家合作完成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谱曲。战友文工团经过两个多月的排练,于1965年“八一”建军节正式在北京上演,连演了三十多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70年,“一月风暴”骤起,肖华同志被“打倒”,《长征组歌》也被诬蔑。
1967年3月3日晚上,周总理出席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六千人的大会,他慷慨而激动地说:“肖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是传神之笔嘛!《长征组歌》我都会唱,我们为什么不唱呢?……”他用《长征组歌》保护了肖华同志。
2、《铁流之歌》
这里汇集的是一个革命老战士从心底流出的诗和歌。诗言志,歌咏言。反映革命战争的诗歌在本诗集中有重要篇幅。这些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诗的感情充沛,描写抒情,都很真切,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此外,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铁流之歌》的又一个描写领域。肖华同志的诗歌奔放明快,充满激情。
此外还有《怎样进行战时政治工作》、《艰苦岁月》等。
肖华 - 相关词条
中国共产党 革命 将军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红军 诗歌
肖华 -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40665.htm
2、http://news.qq.com/a/20071218/003828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