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的小田,差一点就成了拆二代。拆迁协议早就签了,就等拆迁款到账。
不过,这一等就三年。小田从天天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到现在心如死水一夜无梦,遥遥无期等下一次“馅饼”砸到头的机会。
难堪的是,那段时间太高调,朋友圈尽人皆知,小田到手上千万拆迁款。现在,仍在写字楼搬砖的小田,碰到同事借20元买杯奶茶,都不知道如何解释。
梦醒时分远比梦中残酷。拿下小田他们村旧改的开发商中国恒大,早已经宣告项目烂尾。恒大集团摇摇欲坠,再支付拆迁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小田还是太嫩。当初为了对许家印表示感激,在同学小圈子群里说,只要拆迁款一到账,就去提一辆恒驰5。
那辆路上没见到过的恒驰5,离小田也越来越远。今年4月,恒大汽车发布公告,恒驰汽车停产,预计5月恢复生产。
现在,私下里聊天,小田免不了对许老板问候两声。关于复产时间,小田嘀咕一句,恒大何时准时过?
01. “5月复产”
受恒大暴雷事件影响的人,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
恒大前几年开出大量商票,形成了商票流通市场。有一个朋友看到机会,玩起了恒大的商票买卖业务。
恒大暴雷前,迹象已经出现,但商票还不至于兑付不了。因此,恒大的大量商票低价流入市场。朋友瞅准机会,收购了一大波商票。理由很简单,恒大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可能倒了?
度娘这么说,商业票据的可靠程度依赖于发行企业的信用程度,是一种信用性票据。
现在,这些商票最坏的结果是,将成为废纸一张。恒大的信用已经破产。这位朋友,已经很久没在朋友圈露过面。
4月25日,恒大地产发布公告称,逾期商票约2480亿元。
恒大1.9万亿债务暴雷后,官司已经高达3000多起,还有大量未起诉的债主。这位朋友,犹如暴风雨中的一叶孤舟。在大海里,一滴水很容易被忽视,起诉和不起诉,结果可能差别不是很大。
5月12日,已经停牌多时的恒大港股上市公司,深夜发公告称:
恒大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以及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被广州中院执行四项事项,总计60亿元金额的尚欠分红、滞纳金、违约金及收益。
许家印第一次成为被执行人。
恒大翻盘的唯一希望——恒大汽车,在恒大集团债务缠身笼罩的阴影下,复产也变数重重,更别说带恒大走出泥淖。
不过,有时间就可能有空间。许家印当然清楚,只要恒大汽车不倒,债权人、社会和政府就对恒大汽车仍抱有希望。
4月24日晚上,中国恒大和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同时发公告称,前者将以2元的价格,收购后者47个住宅和物业的资产包。这个资产包里面包含了247.89亿元负债,都由恒大接手。恒大汽车将专注经营新能源汽车。
恒大汽车剥离债务,实际上为恒大汽车找到融资、停牌多时后重新回到资本市场扫清障碍。
缺钱是恒大汽车最紧迫的问题。4月,恒大汽车已经暂缓生产恒驰5,并“预计”2023年5月份复产。
然而复产可能比“预计”困难很多。恒大汽车的资金缺口是290亿元,相当于国内最大的车企集团上汽集团,两年的净利润。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恒大汽车过去几年造车已经花了超300亿。蔚来汽车的李斌说,没有400亿不要想着造车。不过,以许老板的行事风格,400亿也就是个入场费。
恒大汽车要真正复产,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能融到盘活汽车资产的资金,并重新确立造车思维。从事新能源汽车造车的人,都会问一句,在这个星球上,还存在这样的资金吗?
5月复产,不知道会不会成为那句流传颇广的“下周回国”的翻版。
地产圈流传着一个神话,2008年金融危机,恒大濒死,许老板忽然消失,去香港打了一个月牌,找到了金主。恒大逆风翻盘。
02. 天边的云
恒大汽车去年4月1日就停牌了。停牌时市值347亿,股价3.2港元。离最高时市值6000亿元,股价72.45港元,已经缩水了95%。
从最高到最低,仅仅间隔13个月。
即便恒大汽车处于市值巅峰时,也没能量产出一辆车。恒大汽车的经营业务,主要是恒大健康旗下的养生项目,即今年4月被剥离的资产包。
很多人看不懂恒大汽车的玩法,连恒大汽车的员工,都云里雾里,有不少人去港股“接最后一棒”。
恒大汽车股价涨到60多港元,进入最后的疯狂阶段时,一个从来不炒港股的朋友、恒大汽车的员工,终于经不住诱惑,进场了。
股民有被套在腰上的,也有被套在脖子上的,而这位朋友,被自家的股票套在了头顶。
这位朋友在恒大工作多年,终于做了恒大汽车的投资人,但仅仅三个月后盘子就崩了。他被现实啪啪打脸,无奈离开了恒大汽车。
一日投资人,终生投资人。恒大汽车投资人的“名讳”,他恐怕无法再摘掉,要持有相当长时间了。
不但如此,他还是恒大理财的购买人,连带父母的退休金,一把投了进去。有一次酒过三巡,他悠悠地说,一场恒大一场梦。在恒大拿了几年工资,没想到连本带利都还给了许老板。
恒大汽车资金缺口290亿元,融资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复牌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融资;二是引入战投,或处置现有汽车资产。
从恒大集团接手恒大汽车的债务来看,许老板对第一条路径仍抱有希望。但以目前新能源股板块的现状、电动车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恒大汽车的处境来看,许老板的算盘,恐怕很难打好。
恒大汽车仍然有一些资产,尽管研发没有形成体系,但还有汽车工厂,比如南沙工厂和收购国能汽车的天津工厂。
为了解决恒大债务问题,相关部门曾经牵线广东的两大车企,去接手恒大汽车的工厂。
不过,仔细一盘算,两大车企都摊了摊手,答复是“要不起”。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恒大汽车难言有关键技术储备,而工厂很难有溢价。盘活恒大汽车的工厂,对于恒大而言,可能是恒大集团全局性的筹码;而对于其他车企,除非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否则不如自建。
所以,如果恒大汽车能融到这笔资金,大概率不会来自汽车行业。能砸得起290亿搞新能源汽车的,现在也不多了。
三年前有不少玩家,很多就是像恒大一样的房地产企业。可惜,现在都暴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