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陶瓷信息网的书面允许,禁止转载本文及改编数据,否则视为侵权。
7月底至8月初,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陶业长征——全国瓷砖产能调查”走进福建产区。据统计汇总,福建陶瓷砖产品结构在过去两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拳头产品”外墙砖品类持续萎缩的大背景下,福建产区加速转型之路, 地铺石、罗马柱、750×1500mm等产品成为过去两年福建陶瓷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
形象展示 图文无关
福建地铺石、罗马柱艺术砖 生产线已有上百条
作为全国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随着外墙砖市场的持续萎缩和利润持续走低,福建外墙砖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其中地铺石、厚砖、厚板仍是转产的主要方向。
早在2020年,经过短短两三年的高歌猛进,福建专业生产地铺石的生产线就已达45条。 而截至到2022年8月,福建产区专业生产地铺石的生产线增至69条,并且还有不少外墙砖、仿古砖生产线均有混烧地铺石,实际有生产地铺石的生产线合计达到了80条以上。
2020年以前,福建产区的地铺石生产线绝大多数由外墙砖生产线直接简单技改而成,单线日产能仅有5000~7000平方米,有的生产线甚至更低。而2021年以来,包括彩霸、贝雅特、祥达、广达、天星在内的多家福建企业均有新建日产能超1万㎡大产能地铺石生产线,最大日产能达1.5万㎡。
▲今年1月2日,由德力泰承建的贝雅特年产450万m²地铺石宽体窑点火。
地铺石一类产品在其他产区虽然也有生产,但缺乏福建的规模优势,这与福建拥有水头这一国际石材集散中心、福建陶瓷人广阔的销售网络,以及多年来凭借外墙砖在工程领域深耕等因素分不开。
目前, 福建产区地铺石规格涵盖300×300mm、300×600mm、300×900mm、600×900mm、600×1200mm甚至750×1500mm等多种规格,12mm、15mm、18mm、20mm、25mm、30mm等多种厚度,以及丰富的产品工艺效果。 同一产区之间,不同厂家相互配套,丰富全面的规格、厚度、花色,可以满足复杂多样的工地订单需求,形成了其他产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同时,福建地铺石的绝对优势,也吸引了广东多家知名品牌在福建贴牌该类产品,用于工程和出口。
罗马柱艺术砖,是继地铺石后,近两年福建外墙砖企业探索的又一新方向。据广达陶瓷负责人吴新裕介绍,罗马柱艺术砖早在4年前就已经兴起,但这两年形成了一股风潮。
据统计, 2022年7月底8月初,福建产区正在生产罗马柱艺术砖及配件的生产线有15条。与此同时,多条外墙砖生产线均有混烧罗马柱艺术砖,因此福建有生产罗马柱艺术砖的生产线合计在20条左右。
罗马柱艺术砖,实质上是与外墙中板、外墙薄板一样,是一种新型的外墙砖产品,是在传统的外墙彩码砖利润大幅萎缩至不到1元/㎡,能源、原材料成本波动上涨就容易出现亏损的背景下,外墙砖企业探索出的利润型外墙砖产品。
相对于石材罗马柱,罗马柱艺术砖成本低,产品效果更丰富,受到了农村市场的热捧,同时还带动了普通外墙砖的销售。
2022年福建地铺石生产线减少 “未来产能不会出现太大增长”
据统计,截止目前福建产区地铺石、罗马柱、750×1500mm生产线合计已达120条左右,加之福建最大品类——仿古砖的创新,成为福建外墙砖衰落后,产区发展的有力支撑。
不过,当地多位陶瓷企业负责人亦坦言:“每一类产品,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做。”
其中,地铺石由于产能的猛增,价格相对于2018~2019年前后刚起步时已经腰斩。不仅如此,2022年福建地铺石生产线实际上有所减少,其原因却并非只是利润降低。
“我们去年还有3条窑烧地铺石,今年只剩1条半,其余的生产仿古砖了。” 一家规模较大的地铺石生产厂家负责人告诉《陶瓷信息》, 实际上地铺石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但是由于作为工程渠道为主的产品,需要垫资、账期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风险大、利润低,因此目前福建地铺石产能不会再有太大的增长。
而罗马柱艺术砖,无疑是目前福建利润型的新产品,但生产线数量却不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主要针对有限的农村市场,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相对于地铺石,罗马柱艺术砖生产有一定难度。前期模具开发成本高、不同配件之间存在对色问题,后续需要重新培育市场。因此,要把罗马柱艺术砖生产、销售体系做成熟需要一定的成本,也难以复制。
相比之下,全国主流的750×1500mm规格,在福建产区的发展显得更加艰难。有福建当地陶瓷企业透露,现在福建产区750×1500mm的出货率也就50%~60%,不是价格的问题,主要是市场的问题。
由于全国各大产区陶企大规模改产750×1500mm仿古砖、抛釉砖,目前750×1500mm竞争异常激烈,而福建相对周边的江西和广东,产品差异化和生产成本都没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