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裁缝的乐趣。
文/姜雪芬
大部分80、90后的童年回忆里,家里都有一台缝纫机,妈妈、外婆或者奶奶一边手摇,一边脚踩,发出“咔嗒咔哒”的机械声,家里谁的衣服坏了,或是想换床新被子,缝纫机总能派上大用场。
如今,缝纫机在家庭场景中已经鲜少出现,变成了上个世纪的回忆,而缝纫机的形态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越变越小,价格随之降低,让那些仍然享受DIY乐趣的人们,可以轻松拥有手作的乐趣。
郭丽就是其中一员。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最大的乐趣就是做裁缝,“只有坐在缝纫机前的时光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她还在网上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同类,和 “裁缝家”们分享手作的乐趣,开了网店卖手持缝纫机,一年卖出3000多个,收获了天南海北的“缝友”,甚至连海外客户也来下单。
省钱神器
郭丽是个上班族,朝九晚六,在互联网公司做项目管理。工作近十年,她看着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大项目诞生,成就感十足。但也有遗憾:从立项到上线,要平衡多方诉求,看似在职场所向披靡,其实打拼多年,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
下班后,她喜欢待在自己几平方米的缝纫机工作室里,发挥天马行空的创意,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一年多来,她的作品不少:把长裤改成短裤、做了沙发套、给娃娃缝制名字贴、还给汽车做了遮阳小窗帘。
郭丽小时候没有直接接触过缝纫机,父母并不擅长手工,都是直接给她买衣服。但她自己喜欢手作,长大后,经常自己做发卡、帘子等小物件。去年,她在种草平台浏览缝纫机时,发现现在的缝纫机变时髦了!
印象中,缝纫机都是老古董,厚重的踏板,体积大,放在房子里很占地方。但眼前的缝纫机体积小,手持的,相比老式缝纫机更便宜。
在豆瓣“自学成裁”小组里,聚集了十几万像郭丽这样的江湖裁缝家。和老一辈踩着笨重的老式缝纫机“缝缝补补又三年”不同,他们只需要一台小小的手持缝纫机,甚至是像订书机一样只有几厘米大的迷你型缝纫机,就能做出让人惊叹的连衣裙、吊带、宠物衣服、发带……
谈到他们入坑手持缝纫机的理由,很多人调侃是“为了省钱”。很多人发帖子分享自己的“省钱攻略”:家人的裤子破了,拿到店里去补了几个地方,花了上百元;自己是手残党,做针线活连亲妈都嫌弃,基本上坏的衣服都要送去修衣店,锁个边、定个扣子都要十几块,真是肉疼,入手缝纫机后,这些钱都省了。
修改衣服的需求细碎又频繁,既不便宜,且不方便。而一台手持缝纫机的价格才几十元,并且可以多次使用,相对到外面改衣服,性价比高。
郭丽发现这些小型缝纫机都是国内产的,早前在国外流行。国外人工费高,人们习惯自己动手修改衣服,厂家此前主要做国外市场。
她找到了生产厂家,买了台式、手持、迷你等多款缝纫机,学了一个多月,熟悉了使用方法后,想着既然那么多人都有这个需求,干脆就在网上开店,给缝友们推荐好用的缝纫机。
手作的快乐
芳华6代手持缝纫机是店里的爆品。郭丽分享,单一线圈容易跳线,这款产品有两个线圈,双线缝纫,自动打结。当时网上专门卖这种缝纫机的商家不多,产品一上架,当天就卖出去几十个。
缝友们之间似乎有种默契,不会急着催单。不同于其他网店,郭丽给网店设置了自动回复,因为她白天要上班,没有时间打理店铺,晚上下班后,再一一回复缝友们的咨询,发现他们都在静静等回复。
有的缝友说要做横幅,要买工厂专用的;有的说要做婚纱,要缝制特殊面料。很多缝友关心能织多厚的布料。为了弄清楚答案,半夜12点,老公和娃都睡了,她还在用缝纫机做测试,把日常用到的几十种面料都试了一遍,还拍下测试面料的视频,传到店里。
除了交流面料,她和缝友们还分享手作的乐趣,交流怎么给宝宝做枕套、手袋,怎么做窗帘,怎么改衣服,互相学习。
她发现,相对于“省钱”,年轻的野生裁缝家更享受创造作品的乐趣。甚至男生也来买缝纫机,说自己喜欢修改衣服,准备拿运动裤、T恤练手;有人分享自己生活在乡村,但是心里有个设计师的梦想,想以后走上时尚T台。
年轻人的脑洞常常让她惊奇。缝友当中,娃衣手作圈的买家占比高,他们买缝纫机用来给各种娃娃做衣服。看着他们发来的娃娃定装美照,她说:看着不复杂,衣服不需要特别难的锁边,直线定在一起,可他们做出来那么精致,以至于她一度想开一家娃衣店。
每月,店里能卖出300多个手持缝纫机,一年下来,她认识几千个新缝友,收到上百个缝友们的“大作”。
安全感
1790年,英国木工Thomas Sainty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缝纫机,此后逐渐出现脚踏式、电动机驱动式等多动能的缝纫机。
据智妍咨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出口国,2021年,中国工业缝纫机出口量为477.1万台,创下近几年新高,同比增长22%。但与此同时,很多人直观感受到,家用缝纫机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70后网友回忆,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穿的衣服是妈妈用缝纫机做出来的,不会做的会到裁缝店找师傅做。那时候一台家用缝纫机价格约在100元,“那可是一大笔钱,我爸上班月薪才10元,能买得起缝纫机的都是有钱人”。作为必备品,缝纫机还荣登了当时结婚流行的“大三件”(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
时代发展,生活用品琳琅满目,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在网上、线下店随时能买到新衣服,离“缝缝补补”的日子渐行渐远。但在国外,家用缝纫机普及率依然高。网友分析,日本女性就业率低,从事家务劳动,家用缝纫机一直畅销。在日本、欧美等国家甚至有缝纫机手工课程,根据小学、初中、高中,设置相应的课程难度,教授技能。
在一些缝纫机从业者看来,中国的家用缝纫机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被改造成迷你型的家用缝纫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成了现代人的省钱神器,还是解压神器,在网上,大家乐此不疲地晒自己的手作。
郭丽感受到,今年中国整个迷你缝纫机市场也在升温。销量高的网店,一个月能卖出500多个手持缝纫机。甚至有海外买家来店里下单。
不过她还是会提醒缝友们不要冲动消费:缝纫机不是万能的,几十元的产品毕竟和专业的缝纫机不一样,可以当作玩具,缝制一些小物件,但它不能解决所有衣服的问题,也不能靠它做成衣,因为在功能上有局限性,比如凉快面料的裤子就不好做;弹性特别大的面料、纱布面料也不好做;对于丝绸类的面料,技术不好的也不建议使用。
但这不影响手作带来快乐,郭丽开这个小店只是一份业余的爱好,一年下来,她虽然没算过到底赚了多少钱,但知道“肯定是赚钱的”,生活相对多了一份保障。
每收获一个新作品,就能解锁一项新技能。评论区有宝妈分享,把自己不穿的连衣裙改成了宝宝穿的小裙子,时髦感十足。看着一件件大作,她也翻出了自己的衣服,加入“时尚爆改”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