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度小满犯了三个错误

时间:2022-07-09 13:52:30 热议 我要投稿

文丨吴大郎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今年4月起,河南多家村镇银行“雷声震天”。据多家媒体报道,包括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在内的4家银行无法取款,涉及金额已多达400亿,牵涉的用户数量超过40万。

很多人因此倾家荡产,却在无望的追债路上背负着“贪心”、“愚蠢”的骂名,更在维权中遭到刁难:赋红码、被监控、写保证书……

直到6月18日,以吕奕为首的犯罪团伙终于被许昌警方调查。作为该事件的幕后黑手,吕奕名下的新财富公司多年来专注于渗透村镇银行,盗取储户资金犯罪。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村镇银行何德何能吸收到如此多的钱?答案直接指向了互联网公司旗下的三方平台,度小满则是其中一家。

比如在度小满的官微下,有很多讨伐者声称,如果不是度小满的信任背书,他们根本就不会选择购买这些不知名村镇银行的存款产品。

度小满是否有错?

有人说,度小满只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当知道存款产品的利率高于一般银行时,其实就要有心理准备了,他们声讨度小满只是为了掩盖自身的贪婪、愚蠢。

然而,仔细观察储户平台的钱如何流入犯罪团伙口袋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坚定地认为:度小满错了。

度小满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错在为问题银行导流。

黑猫有关度小满的投诉中,有这样一位典型受害人。

投诉者称4月18日,他像往日一样打开度小满app,发现购买的禹州“新财富自由”系列四期的提现通道突然关闭。他迅速联系客服,得到的回复是相关银行系统升级,请等待。

对于向来敏感的金融产品持有者来说,平台如此回应,一定是出事了。霎时间,全国各地的储户们组建了QQ群,群文件显示2900人登记的信息已经超12亿。

他们气愤的点在于,明明当初在平台白纸黑字签的是存款产品而不是理财产品,平台也承诺50万以内100%包赔,为什么到头来银行的违法行为,要储户来承担。

这正是度小满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当然也是几乎所有第三方平台的通病,实质性的储蓄变投资,造成许多人踩雷。这也是储户们认为度小满这样的三方平台也必须承担一定责任的原因。

理财投资和存款产品是不同的。投资是有风险的,要有投资者的经验、要对资产进行评级。但是存款,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存银行,默认保本。

实际情况则表明,禹州新财富这些所谓的存款产品就是假存款,真投资。

那么具体操作上,储户的钱是怎么从度小满流到新财富口袋里的?据大猫财经梳理,度小满等互联网平台为银行吸收存款后,新财富集团作为隐形股东,在银行内部用符合监管的手续,做了一套假的系统,用自营的小程序,和第三方平台对接,然后把钱转到了一些不入账的平台。

在这件事上,度小满所扮演的角色,动机其实也很简单,它为银行吸储,银行自然也会给予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回报。

而在村镇银行的眼里,自己与大银行的吸储能力不可相提并论,但是自从度小满这样的互金平台出现之后,差异几乎被磨平了。

第二,错在对风险“视而不见”

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银行之所以得逞,是以高息作为诱饵,那么度小满这种互联网渠道,纵容高息揽储的行为是否合规?

如果说储户“贪婪”对高息产品不够警惕,那么作为专业金融平台,度小满对于高息存款产品的风险,又做了什么?

其实金融监管政策已经相当严厉。

早在2021年1月15日,央行就下发通知,明确提出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的存款业务;还禁止银行进行跨区域揽储。

当时,央行稳定局局长孙天琪发文批评道:平台已成为银行网点服务的线上延伸,这类平台没有相关业务的金融牌照,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实质是“无照驾驶”开展金融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也就是说互联网揽储被监管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平台一开始就不应该与这些问题银行合作。

一个细节是,很多外地储户表示,如果不是度小满等平台,他们不会相隔千里把钱存到一个他们不认识的村镇银行,其中度小满不仅有渠道的作用,也有储户对度小满这样的大平台的信任。

但实际上度小满不可能照做,因为这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也几乎是它唯一的出路。

此话怎讲?度小满这类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法律上,被定义为专门从事信贷信息撮合的专业中介,并不是交易主体本身,不承担交易主体责任。

也就是不自设资金池,如果是这样一种简简单单的信息中介,为借贷双方“点对点”匹配,自然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但对于度小满来说,只当信息中介的运营效率和收益回报太低。要么像那些p2p平台一样,自建资金池,先放款再将债权打包错配给投资人,以这种方式批量生产业务,扩大经营,也就是典型的“老鼠会”;要么与问题银行合作,做他们的代理人。

这意味着度小满成了以平台自身信用作担保的信用中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这也凸显了很多第三方互金平台的矛盾之处——官方定位不许,而现实要求必须去做。

在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中,度小满以信用中介的身份和正规银行竞争,比后者提供更高的利率,这种生存之道就是在藐视监管,无异于火中取栗。

第三,错在迷信大数据。

在探讨原因之前,先来一窥度小满经营全貌。

度小满支付在2010年成立之初,李彦宏一直是监事,但是4月此事一经曝出,李彦宏就立刻退出。

背后隐含了李彦宏的不信任,原因很简单:除了河南事件,网贷新规、征信管理办法陆续出台,以及教育和医美两大业务被铁拳击垮,桩桩件件都击中了度小满的要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度小满一直对于大数据金融的迷信。

具备百度技术基因的度小满,深信金融行业的发展已离不开科技赋能。在2017年就开始推出云帆开放平台,为企业提供包括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服务。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目前的技术对于跨平台用户还难以建立全面的用户画像,维度和样本量也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从度小满早期经营情况来看,旗下的有钱花这种消费借贷作为主营,已经见顶。下一步发力方向是小微企业借贷。

的确,近两年小微贷款的市场渐渐红火,可是小微企业作为长尾端客户,本身具备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也是大数据难以施展拳脚的地方。

所谓信息不对称,即小微企业往往是规模小、创立时间短、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各项数据欠透明,这道门槛正是传统银行望而却步的原因。那么同样的,大数据平台在风控环节的表现也不会好到哪去。

即便技术到位,如果严格按照大数据限制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借贷需求,本身就与“低门槛更快捷”的互联网借贷初衷相违背。

因此,听上去好听的大数据在越是长尾、越是芜杂的小微市场,越显得捉襟见肘。

回到河南村镇银行事件,虽然这不属于度小满的借贷业务,但是没经过严格的审核机制,就能让问题银行骗到存款,度小满作为撮合的媒介,就属于严重的风控事故。

将如此多理财投资产品放到自家平台上,却没有健全的审核能力,请问度小满的大数据资产体现在哪里?如果个个都像禹州村镇银行那般,度小满还有信誉可言吗?

金融科技从严监管已是大趋势,未来不管是直接助贷还是间接助贷,度小满的产品都面临挥之不去的“合规”困扰。

而现下的数据来看,度小满作为B、A、T三巨头之一,贷款量级已经被和A、T两家公司远远甩在身后了。

当然了,我们并不关心度小满前途,因为它犯下的三个错误,触犯了公众的原则和底线。

而接下来舆论关注的是,度小满要不要承担责任,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