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历史悠久,非遗资源十分丰富。目前,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2个。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包含黎族双面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古舞》《黎族泥片制陶技艺》《黎族骨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入选省级名录有《黎族民间故事》《黎族民歌》(润方言民歌)《黎族渡水腰舟习俗》。列入县级名录有《黎族润方言婚礼习俗》《啦奥门庆丰收习俗》《黎族传统医药》和《黎族传统体育》等25项。被命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有127人,其中,省级6人,县级121人。
从2012年起,白沙陆续在21所中小学校建设黎锦培训基地,培训学生达11000余人次。除此之外,白沙每年还在各乡镇举办黎锦培训班,培训妇女达4000余人次。白沙还建有黎锦传习馆1个,非遗陈列馆1个,黎锦传习所3个,非遗工坊3个。2011年6月18日,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行《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该条例的制定为白沙非遗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随着白沙“非遗”陆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之后,一些弥足珍贵、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真实、完整的传承下来,使之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促进发展的力量源泉。同时,白沙“非遗”也开始逐步走出国门,特别是黎族织锦、黎族双面绣、黎族陶艺、黎族骨簪等,更是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成为白沙重要的文化品牌,白沙“非遗”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前景。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历史悠久,至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织绣技艺之一。该技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白沙县文化馆是该项目的保护单位之一。
工艺流程
纺织料用植物麻,木棉花、吉贝棉花等。麻原料先要经过捶打、搓麻、煮麻、划皮、晒干使麻纤维分离成麻丝;棉花原料则先要脱棉籽和弹松棉絮,然后进入纺染织绣四道工序:
纺——用纺轮或脚踏纺车纺线。纺轮操作方法是通过纺杆在腿上搓转,带动纺轮合成纱线,捻杆上的纱缠多了,则将纱缠成团。脚踏纺车则是通过脚踏转动轮子和纺杆合成纱线。
染——用野生的板栗树皮、苏木材、黄姜茎、枫树皮叶、谷木叶、蓝靛叶等植物原料染色。将原料捣碎放进缸里,加上染料量的2倍清水浸泡一周,再加入适量的贝壳灰和草木灰混合搅拌均匀,经过一周的发酵后取出染料用粗布滤去渣滓就可使用。
织——用腰机或脚踏织机织布。使用腰机是织者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踩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用打纬刀把纱线打紧,按构思的花纹图案织造。使用脚踏织机是利用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用踏板来控制综片的升降,使经线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开口,以织造平纹织物。
绣——在织物上以针线按构图的思路进行穿刺,织成各种特色图案。主要针法有平绣、贴布绣、挑绣、推绣、抽纱绣、珠绣、饰片绣等。最有特色的是双面绣,为白沙黎族妇女的专长。
老古舞
老古舞亦称告祖先舞,广泛分布于黎族聚居的地区,它源于黎族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2010年入选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古舞是黎族人民使用面具等道具,配用民族乐器伴奏,集体参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舞蹈。老古舞由村老主持,村民自由参加,人数不限,一般在十二人以上,有民族乐器伴奏,还使用红绳、竹子、面具和舂臼等多种道具。
黎族老古舞在当地影响非常广阔,凡人患病做噩梦或有不吉利之事发生,都要“告祖先”,求祖先保佑平安。如果没有发生特别事故也要每三年全村举行一次“告祖先”的活动,跳老古舞。老古舞传递着原始社会人类繁衍、生产和生活、宗教信仰等许多重要信息,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有重要艺术价值。老古舞以祭祀仪式为平台,追念先祖,安抚人心,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娱神又娱乐人,有助于社会和谐。
黎族骨器制作技艺
黎族骨器制作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以动物骨骼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各种用品的传统技艺。在海南黎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古老的制骨工艺,其中骨簪、骨梳为骨器中最精美的骨雕。黎族骨雕制作主要流传于白沙润方言等地区。该技艺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黎族骨雕,是一种动物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形式。刻划精致独特,花纹图案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黎族艺人的匠心和智慧。其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人形骨簪”。
人形骨器"是以牛骨或鹿骨为材料,经过洗刷去脂、截料,修整成型、磨制、钻孔雕刻、装饰着色等工序。以熔化的蜂蜡做封闭,形成黑、蓝、白相间的花纹图案,彰显独特的艺术魅力。
制成的骨簪一般长15-20厘米,宽15-25厘米,厚07-1厘米。除了骨簪外,黎族生活中常见的骨雕作品还有骨梳骨叉、牛角号火药筒等。
黎族泥片贴筑法制陶技艺
黎族泥片贴筑法制陶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使用泥片贴筑制成陶器的一种传统制陶方法,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之一。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的地区,现只有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尚存泥片贴筑法制陶技艺,该项目于2010年入选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从海南出土陶片分析,新石器早期年代已出现。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自学会打制石器之后的又一个杰出创造。据学者分析,黎族泥片贴筑法制陶是手捏法之后,泥条盘筑法之前的一种广泛流行的制陶技术,距今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是史前文化的子遗。
黎族原始制陶的种类有陶罐、陶盆、挑水钵、陶缸、陶碗,蒸饭(酒)器、陶壶、陶管、陶纺轮、陶锅、陶网坠、陶饼、陶珠等等。
陶器应民众的需要而产生,几千年来为民众所用,在交通闭塞的白沙地区,黎民自制自用。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黎族渡水腰舟习俗
渡水腰舟又称渡水葫芦,葫芦舟。黎族很早以前就普遍使用渡水腰舟渡水,也是黎族先民在海南岛赖以生存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海南岛的黎族是保留和使用渡水葫芦最多的民族,至今还在黎族地区使用。黎族渡水腰舟习俗主要流传于海南白沙等地,该项目2007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黎族制作葫芦舟,一般采用高50至60厘米、腹径40厘米的成熟葫芦制作。周身用藤或竹编结网套住,底部编织竹圈以便于在水中抓紧葫芦。然后在颈部开口,取出瓜瓤,颈部开口口径10至13厘米,外面套以皮盖,过河前将衣物、食物放在葫芦里,加上盖,人抱葫芦而渡便不怕衣物受潮。
葫芦舟至今黎族偶有使用。它是研究史前水上交通的“活化石”,对船只的发明也有重要影响。
黎族民间故事
白沙是黎族聚集的山区,黎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故事更是源远流长,至今流传的民间故事有几百个。黎族民间故事大体可分为神话、传说和故事三大类。
白沙民间故事丰富,主要有:《仙婆岭的传说》《马岭的传说》《甘工鸟传说》《山蜞的传说》《雷公蛇和乌龟》《白石仙婆》《二姑娘和龙子》《雷公蛋》《宝石仙女》《帕龙萨掘井》《蟾蜍求婚》《孤儿与螺女》《猎手斗鬼》《渔夫与鬼》《阿清与八哥鸟》《总管四》《帕采与黑蛇》《聪明的奴子》等。
黎族润方言民歌
黎族民歌题材广泛,音乐形象多变,风格多样。结构及演唱形式和发声方法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反映了黎族人民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和风俗习惯。黎族民歌主要是在喜庆时,如建新房、举行婚礼、节日戏会、访亲会友等场合,有男女对唱,往往唱到天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这个黎族传统节日,青年男女聚会在山间坡野,以歌为媒,交流感情。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黎族润方言婚礼舞
白沙黎族传统婚礼舞流行于白沙县润方言黎族地区。
白沙黎族传统婚礼舞再现白沙县黎族润方言的传统婚礼习俗。黎族传统婚礼舞传承历史悠久,其文化内容丰富,含有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生活习俗等。黎族传统婚礼舞的程序是:
1、铜锣报喜---大鼓舞。
2、“抢”亲哭嫁。
3、迎新娘---逗娘舞、斗牛舞。
4、喜宴---团结舞、舂米舞。
受现代生活的影响,黎族润方言地区的婚俗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婚礼舞仅存于白沙黎族自治县。保护这一具有浓郁特色的黎族传统婚礼舞很有必要。
黎族藤竹编织技艺
黎族藤竹编织技艺是黎族人民的一项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黎族就使用藤竹编织制品。藤竹制品在黎族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最常见的制品有藤衣篓、腰篓、藤萝、藤筐、藤篓、藤盒、藤簸箕、藤米筛、藤谷筛、藤摇篮、斗笠等。千余年来,藤竹编织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地区支系不同,各种成品的制作、编织花纹、形状大小也不相同,各有特点。藤竹编织工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
黎族竹木器乐
黎族竹木器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经济状态、人们生活、社会风俗关系密切,并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黎族竹木器乐和乐曲是黎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鼻箫、口弓、喇咧、噼、洞勺、哔哒、树叶、竹笛、独木鼓、叮咚等乐器在国内并不多见,许多乐曲也是本民族独具的,它丰富了祖国器乐的宝库,呈现出祖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树皮布制作技艺
树皮布是人类最早能称之为布的服饰,是服饰从无纺布到有纺布发展过程的有力证据。在海南岛,树皮布是黎族传统服饰的鼻祖,在黎族纺织发展史上居于重要位置。树皮布是以树皮为原料,经过石拍或用木槌打制成。制作树皮布的树种主要是箭毒树(即“见血封喉”)、厚皮树和构树等。经过扒树皮、修整、浸泡、脱胶、敲打、漂洗、晒干、拍打等多道工序,最后将制成的树皮布料剪裁开,再用麻线缝制成树皮被、枕头、树皮垫、树皮衣服、裤、树皮帽子及织机腰带等生活用品。由于其经久耐用,制作的工艺品精美,树皮布现仍为白沙边远地区黎族人民所使用,且成为黎族一大特色手工艺品。
黎族芭蕉布制作技艺
从出土文物和史籍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制作芭蕉布的记载。黎族芭蕉布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白沙黎族自治县润方言区域。黎族芭蕉布以芭蕉为底料,提取纤维制作成布。芭蕉布体现了黎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有民族学、民俗学的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
酿酒制作技艺
酒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主要的饮品之一。而黎族酒文化,不仅是了解和研究黎族整体文化的一个切入口,而且是黎族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如歌舞劝酒、盟誓血酒,均可作为民俗旅游内容的构成部分。黎族酿酒主要有果酒和粮食酒,如糯米甜酒、太和烧酒即蒸馏白酒等。现代还衍生出很多种酒,如玉米酒、芭蕉酒、南瓜酒、番薯酒、木薯酒、山果酒等。
酸鱼酸肉制作技艺
黎族酸鱼酸肉又名鱼茶肉茶,是白沙黎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味酸甜而芳香,上口柔软且稍韧,食之气爽神清,五内透通,是黎族人喜闻乐见的风味食品。鱼茶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多种氨基酸、丰富的蛋白质等物质,具有帮助消化和吸收,缓解老年人血管硬化之功效。肉茶多为蒸食,蒸过后的肉茶其味极其香浓,味道独特而肉细嫩、油而不腻、入口绵香、食后胃口大开,神清气爽。目前,白沙酸鱼酸肉已经普及海南各个市县,并远销大陆。
黎族“啦奥门”庆丰收习俗
“啦奥门”黎语是庆丰收吃新米的意思。“啦奥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该习俗内容丰富,含有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生活习俗等,是一项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间传统民俗活动。“啦奥门”庆丰收习俗最早起源于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一带黎族村落,该古老的民俗一直延续至今。
“啦奥门”是白沙黎族自治县黎族祖先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创造出来的稻作文化,是黎族人民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啦奥门”庆丰收习俗体现白沙黎族的社会生活,充分展示民间生产生活方式,及传统舞蹈、民歌、民乐等传统文化特点。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睦和民族的团结,符合现代农村文明建设的需要。
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
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使用刳空、打磨等方法将整块木料制成各种器具的技艺。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白沙、保亭等地。
黎族打柴舞
黎族打柴舞也叫“跳竹竿”,原称“跳柴”和“打柴”,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黎语"转刹",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由于打柴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分,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
苗族团结舞
苗族团结舞流传在白沙、琼中、东方、乐东等市县的苗族聚居地,是苗族民间祭祀、喜庆时跳的一种舞蹈。反映苗族世世代代团结奋斗,勇敢顽强的精神。
苗族招龙舞
苗族招龙舞苗语读音“抖公”,主要流传在白沙、琼中、东方、乐东等市县的苗族聚居地,是苗族民间的一种祭祀舞蹈。据流传,在苗族远古时,生产和生活中都要祭祀神龙,求龙、拜龙,请龙神降水给人畜饮用,请龙神引水上山给人间生产需要,为了祭祀龙神,便跳起了招龙舞。
黎族传统体育
黎族传统体育是海南黎族人民在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传统体育运动活动。射箭、粉枪射击、弹弓、"顶牛"(顶膝盖)、"拉乌龟"、打狗归坡、打花棍、卡咯(跳竹竿)、盖冽(串藤圈)和钱铃双刀等,是黎族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
黎族传统医药
黎族传统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是黎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有效疗法。黎医黎药多用本地盛产的中草药。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服疗法
2、佩药疗法
3、外敷疗法
4、刮痧疗法
5、酒疗法
6、拔罐疗法
7、热熨疗法
8、食物疗法
此外,还有药垫疗法、药枕疗法、浴足疗法等。
来源:海南白沙旅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