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的知名火锅品牌,大部分人想起的可能是海底捞。但你知道吗,在20年前,国内就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全国连锁火锅店了,那就是小肥羊火锅。
小肥羊火锅在其巅峰时刻曾有着50亿元的年营收,其创始人张钢也是当时出名的励志企业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可以稳坐中国火锅界头把交椅的品牌。
在2008年匆匆上市后就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那么张钢是如何白手起家,创立小肥羊的呢?小肥羊又经历了什么,让其没能延续辉煌呢?
本期商将锦囊就来带大家走进小肥羊创始人张钢的故事。
草莽豪杰
1964年,张钢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张钢的父母都是钢铁工人,家境还算殷实。张钢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钢铁工人,就给他的名字里也带上了钢字。
在父母的影响下,张钢于1981年进入了包钢技校学习,只不过进入学校不久后的张钢,就在父母为他规划的路线上,有些跑偏了。
80年代是改革和创业的年代,即便远在内蒙古,商业环境也相当宽松,当地做生意的人不少。张钢从小就心思活络,眼见周围很多人都靠经商致富,自己也跃跃欲试。
于是还在上学的张钢,就在校园里做起了生意。张钢在学校里卖过衣服,善于交际的他很快就赚到了几百块钱。
要知道80年代的中国,钢铁厂的高级技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50块钱,张钢心想自己在学校里小打小闹就能赚到几百块钱,经商或许比铁饭碗更有前途。
在学校毕业后,张钢顺利地被安排了工作。但成为工人不久后的张钢就发现,时代变了,就算是钢铁工人也未必有一辈子的铁饭碗。
而无数经商致富的故事更加坚定了张钢做生意的念头。终于在1988年,张钢离开了包钢,决定投身商海。离职后的张钢就直接“重操旧业”,做起了卖衣服的生意。
由于在学校里他就接触过服装相关的销售和进货渠道,他的事业做的顺风顺水。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成了当地为数不多的万元户之一。
在1993年,张钢就已经赚到10万元了,这是他打工几十年也赚不来的钱,张钢也越发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火锅崛起
但好景不长,随着包头做服装生意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当地的市场竞争开始陡增,张钢的一个朋友就在巨变的市场环境里亏得血本无归。
张钢认为服装现在已经没法赚快钱了,并且一些大品牌的服装厂也开始在市场崛起,自己这样的小散户是没有什么前景的。于是张钢就开始不断尝试新的商机。
在1993年到1999年的这段时间里,张钢尝试过很多行业,他卖过浙江小商品、给人搭过服务器、还卖过一段时间的手机。
虽说这些尝试都让张钢赚到了一些钱,但都没能让他发展壮大。直到一次偶然的聚餐,让他开始决心进军餐饮行业。
1999年中旬,张钢和往常一样与生意伙伴一边吃饭一边谈合作,他发现当地川菜馆的火锅生意越来越好,向来敢于尝试的张钢就打算自己也开一家火锅店。
于是在1999年8月,张钢在包头市开办了第一家小肥羊火锅。与传统的火锅店不同,张钢将四川火锅与内蒙涮羊肉结合了起来,这在当时成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组合。
让他的火锅店开业不久就收获了火爆的人气。仅仅两个月后,张钢就在包头开了第二家分店,同样好评如潮。眼见做餐饮如此顺利,张钢便乘胜追击。
一口气在内蒙开了十几家火锅店。由于羊肉火锅的工艺简单,开店门槛低,他的连锁店发展的相当顺利,在2000年的时候,他的小肥羊火锅店甚至做到了3天开一家分店的速度。
但就在小肥羊发展的如此顺利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而造成意外的原因,正是小肥羊过于迅速的扩张。
死于超前
时间来到2004年,此时的小肥羊火锅在全中国攻城略地,已经有了700多家的门店。但任何企业,尤其是餐饮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不好管理。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商业环境的不同,小肥羊在全国各地的分店,逐渐出现了良莠不齐的情况,这对品牌的形象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而恰在此时,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入驻了中国,它们就给了张钢很好的灵感。在张钢看来,洋快餐轻轻松松就能有几千家分店,也不会陷入管理难题。
其秘诀正是标准化和去厨师化,将餐饮变成了一个流水线式的工业。这样一来能方便管理,二来可以省去聘请厨师的高额开销。
于是张钢便决心学习快餐品牌的经验,将自家的火锅也搞标准化。张钢制定了规矩,要求全国的小肥羊都统一标准,力求做到口味、配方和食材能够全国一致。
起初张钢的改革推行的还算顺利,小肥羊靠着标准化发展的更加迅猛,在2005年时已经有了50亿元的年营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但问题也很快接踵而至,那就是小肥羊和洋快餐相比少了相当关键的一环,那就是原料供应。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都有专门的原料甚至是半成品的稳定供应链。
让新店刚一开张就能无障碍发展,而小肥羊目前并没有能力做到这些。随后,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无论是地方店铺对总部管理的不满,还是碍于当年有限的信息流通,整个品牌无法做到协调一致等问题,小肥羊最终没能完成将自己快餐化的野望,就连品牌本身也难以为继。
就这样,一个原本有潜力一直稳坐火锅首座的品牌,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十多年后,海底捞做到了当初张钢梦寐以求的事情。
那就是将火锅快餐化。现在看来,海底捞的成功秘诀与当时张钢的很多想法如出一辙,无论是去厨师化,还是全国的统一标准和供应,都成为了海底捞的财富密码。
而如今发达的信息和冷链运输系统,也让海底捞得以克服当初小肥羊遭遇的困难。从当今的视角来看,张钢并不盲目,反而是过于超前。可惜这样一位天才的企业家,快了时代太多步。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