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名远扬的“苹果税”,终于在韩国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当地时间6月30日,苹果公司表示, 在韩国App Store独家发布iPhone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可以要求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而不是使用苹果的「应用内购买」。
苹果此前曾针对单一国家的一类应用,“开放”第三方支付。 但在一国范围内,允许开发者和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尚属首次。
这一动作,或将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第三方支付放开了
但苹果税还在
2017年,苹果正式提出虚拟货币打赏为应用内购买,必须走苹果渠道,苹果从中提取30%收成。
如此流氓的行为,被业内戏称为“苹果税”。
这一直是各大开发者心底里最痛的刺之一。 比如一款手 游,玩家氪金 648元 ,在安卓(官服)平台开发商就真真正正收到了648元。
而在苹果这边, 其中有(648*30%=)1 94.4元被苹果吞了,剩下的453.6元才能到开发者手里。
对消费者来说,使用苹果产品购买虚拟物品也会更贵。
比如20一个月的会员,官网和安卓定价都是20元,到了苹果,为了平衡这30%的苹果税,就需要涨价,从20涨到26。有的还会耍一些小套路,比如月费30,你要连续包月才能便宜到25。
逼得很多用户专门去官网,或换个手机购买相关会员。
包括欧盟等多地,一直要求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方式,但苹果一直十分强硬坚守自家的苹果税,不松口。
去年8月31日,韩国监管机构通过了一项反垄断新规,要求苹果和谷歌允许开发者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分发的应用中,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
一开始,苹果对该决定提出上诉,但最终同意遵守相关法律。
就在大家为绕过高额抽成鼓掌狂欢时,苹果的规定泼了盆冷水过来。
根据苹果的文件,它要求利用新政策的应用程序,每月向苹果报告所有的销售情况,并支付26%的佣金。
而且,对用户而言,使用第三方支付,将无法同时使用App Store的某些功能,例如“购买前询问”的等。
此外,当用户通过其他购买方式购买App及相关服务时,苹果将无法协助用户进行退款、查阅购买的历史记录、订阅管理等行为。
苹果通过出让4%的抽成,解决了法律上的压力,同时将所有需要承担的责任都给甩了出去。
一个字,绝!
目前共有四家韩国支付提供商获得苹果认证,包括KCP、Inicis、Toss和 NICE。
越反抗,苹果税越低
长期以来,苹果通过应用内购买抽成,从开发者手中分走了大块蛋糕。
仅2021年,App Store便获得了690亿美元的销售额,利润率甚至高于硬件销售。
向苹果倾斜的利益天平另一端,是不满积蓄的应用开发商,摩擦已多次发生,垄断的质疑呼声渐大。
其中最受关注的案例是两年前,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因不满分成比例,在游戏《堡垒之夜》上绕开App Store,为用户提供了更便宜的直接付款渠道来购买游戏内的物品。
这苹果肯定忍不了,以违反其支付规则为由,将该游戏从应用商店下架。并在几天后停用了Epic所有开发者账号,切断其iOS/Mac开发工具权限。
就在《堡垒之夜》遭下架的当天,Epic向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起诉苹果。
此外,Epic还联合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约会软件Tinder母公司Match集团等13家应用开发商,成立了一家叫“应用公平联盟”的非营利组织。
除了开发商,为苹果税买单的用户,也加入了讨伐的队伍。
2021年2月2日,上海一苹果用户“高鑫”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为由,将苹果公司、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苹果公司赔偿10万元。
三个月后,苹果又在英国遭遇集体诉讼,导火索同样是“苹果税”。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美国、欧盟、俄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
迫于压力,2020年11月,苹果宣布App Store小型企业计划,年营收100万美元以下的开发者抽成比例将降低至15%。
而这次苹果在韩国放开支付方式,尽管它在规则上耍了个滑头,但也在打破垄断的路上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果未来其他国家针对苹果,也出台类似的反垄断法,或许第三方支付将逐渐在全球放开。
那时,我们用iPhone购买各种会员时,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价格也会更便宜更接近安卓手机。
• END•